为学生成长护航
——《普通高中导师制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沈 毅 刘亚萍(执笔) 余杭高级中学
【内容提要】我校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1996年开始“准导师制”工作,2001年成立导师制研究与实践工作组,2003年为配合新课程选课制度实施、改变教学与德育相分离现状、全面关爱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浙江省教科院专家指导下进入课题研究。
我们的研究首先厘清了“导师”的若干理论问题,并明确了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职责、导师工作的四大基本原则、七大运行制度,但我们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导师制的具体操作方式。多年的研究,我们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导师制运行机制,提炼了导师制度工作的多种形式。导师制的推行,提高了家长、社区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还开启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和发展的新途径。
【关 键 词】 普通高中 导师制 学生成长 操作
一、研究背景
自1996年开始,我校围绕提高高考升学率(导学)、提高竞赛获奖率、发展学生党员、开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等,学校即开始名为“导师制”的实践。这一阶段功利性强,停留于工作的探索,没有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去作系统地研究与实践。因此,我们名之曰“准导师制阶段”(1996年-2001年7两性氢氧化物月)。
2001年7月,我校高考成绩实现重大突破。为更好地迎接新课程,贯彻新课程核心精神,让学生获得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我校导师制工作开始进入导师制研究和实践阶段。
2003年,我校根据改变教学与德育相分离现状、全面关爱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因应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配合新课程选课制度实施,在王健敏博士指导下进入系统的课题研究状态。导师制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高等教育导师制的实践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在各国研究生教育中广泛运用。事实证明,这一制
度是行之有效的,培养了众多具有创新精神、成就卓越的人才。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继牛津和剑桥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采用导师制。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
随着各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也开始在本科教育实行“导师制”。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也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
(二)中等教育导师制的推行
随着高等教育导师制的推行,一些国家也在中等教育的某些特殊领域采用。如英、美等国在中学职业指导过程中采用导师制,一些私立寄宿制小学尤其是进行宗教教育的学校对学生的生活指导也采用导师制,还有针对研究性学习项目或天才学生加深学习的导师制等。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内有重点中学也尝试运行导师制,如上海市建平中学、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江苏南京市第一中学、北京八十中等。
综上所述,导师制是开展优质教育、管理,造就高层次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高中导师制”虽然在国内可能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实证经验,但导师制所具有的一系列功能
向人们预示着无限广阔的前景。因而,在条件具备的高中试行这一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导师”概念的界定
我们的研究厘清导师的若干理论问题,将“导师”界定为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给予学生以学业引领、生活咨询、品行指导、心理辅助和人生规划的教师;同时,也明确了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职责。
三、导师制工作的一般操作
导师制的相关研究表明,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是否必要,而在于如何开展。我们的研究正是定位于“如何”。为此,我们提出了导师工作的基本原则、运行制度和导师制工作的多种变式,使得导师制工作能够顺利操作,这也正是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
我的中国心 串词(一)导师工作的四大基本原则
我校导师制实践伊始,提出导师制“双向选择”、“尊重了解”、“全面关爱”、“因材施教”四大操
作原则,实践中不断修正,提出更切合导师制工作的四大原则:(1)尊重差异,实在创新;(2)关注过程,精在细节;(3)按需引导,以人为本;(4)全面关爱,重在发展。
(二)导师和学生关系的建立
王利锋这种关系的建立,主要通过确定导师队伍、确定学生对象 、报名和年级平衡和签订师生职责协议书四个步骤来完成。
(三)七大运行制度
(1)谈心汇报制度: 口头、书信、周记、等形式
(2)家长联络制度:将导师制情况通报学生家长知晓,并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和协作,提高导师制的实效;并采用电访或家访,了解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以给予切实的指导。
(3)活动交流制度:不限于个别指导,根据需要,可以组织座谈会、讨论会、联谊会、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总结表彰会等。
(4)分析会诊制度:根据一些情况作好分析工作,会诊可以由导师、班主任、年级组长、
学校领导提起,年级委员会或学校组织进行,邀请有关导师、班主任、学校领导和校外专家进行。
(5)手册记录制度:《导师工作手册》(电子版、传统版)
(6)档案袋制度:从关注学生成长、积累工作资料、评定导师实绩、评价学生成长等方面建立档案袋制度。档案袋分导师档案袋和袋两种。
(7)绩效评价制度:实施导师制需要有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质性的评价机制,这种制度主要有导师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处理方面。
(四)导师制工作的多种变式
多年的研究,我们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导师制运行机制——导师制的操作模型和操作流程,提炼了导师制度工作的多种形式,既有协议下的固定导师制,即导师制操作的一般形式(套餐、正餐),更有党员“三联系”制、高三优辅制、生活老师个别指导制、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导师制、小学科导师制、综合实践活动导师制等多种形式(自助餐、机动餐)。
(1)党员“三联系”制
即每个党员联系一个班级、两名众、三名学生,每月一次思想交流,每学期1-2次活动。做好学生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教师和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员自身的先进性。教工党总支部每学期对党员对子进行考核。
(2)高三优辅制
从200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学校就将导师制引入高三优秀学生辅导。高三优秀学生导师制度,促成了大批优秀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的理想发挥,同时也丰富了导师制度的形式,如今已经成为高三年级导师制活动的重要形式。
(3)生活老师个别指导制
我校学生有2/3以上住校,生活指导教师担负着住校生学习外生活的指导任务。对需要特别帮辅的学生——家庭困难的、生活能力较弱的、遇到心理困惑的,学校政教处、班主任可以及时与生活指导教师取得联系,让生活指导教师给这些学生提供特别的生活指导。
(4)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导师制
要发挥学生会的功能,培育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锻炼学生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离不开学校职能部门教师的指导。为此,我们引入导师制度,采用了两种方式:部门指导制度和社团指导制度。
(5)小学科导师制
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由于学科特点,他们在常规的导师制活动中难以发挥作用,但在兴趣活动、相关竞赛中,小学科教师同样能起“导师”作用。为此,我们引入导师制,对指导教师提出“导师”职责要求,并进行“导师工作考核”。近几年来,我校在田径运动、无线电测向运动、简易机器人锦标赛中连获佳绩,是与引入“导师制”、注重技能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关注和培养分不开的。
(6人工智能现状)综合实践活动导师制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增设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方面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早在新课程实施前,就积极探索将导师制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组建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导师队伍,如研究性学习导师、社区服务导师和社会实践活动导师。
四、导师制实践的成效及不足
我校从1996年开始“准导师制”实践,经由2001年开始工作组研究、2003年6月开始“导师制”课题组研究,到如今,已过十年,导师制活动逐步走上正常化、规范化轨道,除了厘清导师的基本理论问题,实践层面也取得了运行机制、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德育工作、导师制资源积累等显著成绩。
(一) 形成导师制运行的科学机制
在导师制运行中,我们建立了导师制的操作模型和流程:
该模型,外围表示高中导师制实施的环境:学校具有“准导师制的历史”(定势)、面对新“导师制的目标规定”(全面导育),要适应“高中新课程”,要改变教学与德育相分离,就应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导师资源。内框表示导师制开展的过程四环节的操作流程:准备(开放性师生档案袋、职责规范系统、工作手册、导学关系协议)-建立(自愿推荐、双向选择、学导协议签订)-发展(谈心、汇报、笔谈、记录、分析、调整)-评价(导师自我评价、导师工作评价和导师制机制评价)-反馈。在每一阶段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有表述,让参与者(研究者、工作者)心中有数,是导师制管理的“工作地图”。该流程确保了导师制度执行工作的连贯性,也适用于其他学校的推广运用。
(二)初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机制
通过这种机制,德育不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了,真正做到“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逐步构建成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与成长指导是同步的、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同时,“导师”成为矛盾的“减压阀”,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导师制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师生的共同发展包括:
(1)结对学生心态的变化。通过给予学业的激励、生活的关怀、品行的提醒、人生的启发、心理的慰抚的等,使他们获得“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
(2)结对导师心态的变化。教师心态的变化不仅在撰写“个人简介”上,还在“学生选择导师”上。此外,结对以后,导师有了自己的“准子女”,给予结对学生的不再仅仅是学业关注,特别是不再担任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关注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结对学生上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3)教学相长实现真实内涵。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更加了解和信任教师,不仅从学业上获得进步,更是在人格上受到影响。而学生的信赖也会使教师更加努力地完善自身,学生的问题成为教师思考的课题,学生的监督促使教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四)学校管理走向新的整合
我校的导师制,在五年的“准导师制”和五年“导师制”工作之后,学校管理正走向新的整合,
新的整合为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提供的比较理想的“通常期待的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有活力的人格”。新的整合至少包括:导师制和校本培训的整合;导师制和教师评价的整合;导师制和教育定位的整合;教学和德育的整合;教育合力有了新的拓展。
(五)积累了一定的高中导师制资源
(1)建立了导师资源库。该资源库两个部分:校内导师资源库和校外导师资源库。
(2)开发并印刷了《导师工作手册》;开辟了师生交流的活动室(辅导室),为导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提供比较理想的场所。
(3)开辟了师生交流的活动室(辅导室),为导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提供比较理想的场所。学校现有五个导师制活动室,能满足基本导师与受导小组活动交流的需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