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倡导,学界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民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纷纷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但一直以来,传统文化课程多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存在,或者渗透融合在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中,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2017 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就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即稳步扎实地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并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育,特别是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出更高的
要求。
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因为课程只有落
实到课堂,被学生接受进而转化成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意味着课程建设的整体实现。
传统文化教育独有的特点,使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圣贤文化,强调以德为本、德智?p 修。孔子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告诫弟子学会做人比单纯学习知识更重要。但同时孔子也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根本目的,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从而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价值得以实现。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与生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区别于西方式逻辑推理和外求实验法的,是一种‘内求法',是教师引领、学生同步在身心内部实践体悟,进而外显为用的路径。” [1] 这就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生命的实践、心灵的实证,不断反求诸己、躬身践行,通过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成长,体会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与价值。最后,由于传统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断裂,当今社会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不少误解和迷思,所以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
教师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海景课程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有效、持续地发展,有赖于课程体系的独立与完备。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教育行政层面的统一规划与推进,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2]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其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复杂情境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
力”和“态度”的综合。因此,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应指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课程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复杂情境所需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应立足传统文化教育的宗旨与价值。
1.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即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
“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与中心任务,这与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养成、重视涵养君子品格的精神主旨是一致的。教育部2014 年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特别提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就需要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始终明确这一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牢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精髓,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得以彰显,作用得以发挥。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圣贤君子”的高尚人格,重塑人的精神世界。而要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深刻、长远的变化,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道德实践的示范者与引领者,正所谓“师严而后道尊”。为师者先善其德,自觉地以古圣先贤为榜样,加强道德修养,并在实践中切实关注学生的道德养成与人格塑造,以一颗仁爱之心呵护学生的成长,用自身的行动和品格实施“不言之教”。
2.知行合一
“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传统文化注重生命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至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答友人问书》)通过知与行的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互参互证、不断深化,得以改变错知错行、浅知浅行的状态,并达致深知深行、真知真行的境界。
“知行合一”不仅是古圣先贤立身处世、治学教学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原则和方法。再加上传统文化正处于复兴之初,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存在诸多误区。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来更新自己的观念,付诸行动,继续检验和改进观念,从而在“知”和“行”的深切互动中,逐步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只有教师真正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观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3.文化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本国文化的价值,注重提升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某种文化的认同程度,是个体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3] 。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指教师应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具有肯定和认同的态度,愿意不断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从而获
得、保持和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获得自觉的文化意识。程颐曰:“唯其深喻,是以笃好。”(《论语解?里仁》)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叶公好龙”,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需要通过持久而深入的学习、积累和践行,不断深化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若想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生命,首先要让传统文化浸润教师的生命。只有教师真切地认同传统文化,并用自己的生命状态昭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才能真正喜爱并认同传统文化,进而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精髓。
三、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提升的原则与路径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完成度及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因而要确保传统文化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的传统文化专业素养必须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1.立足“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注重教师师德的涵养与培育
送水果楼宇烈先生曾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是“高扬明道正谊,强调人的道德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4] 。要实现传统文化导师制
“立德?淙恕钡暮诵募壑担?教师首先要确保自身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的不断增强与完善。因此,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的提升,要从涵养师德这一目标出发,培育教师良好的道德风范。
以往谈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侧重知识技能的发展,较为忽视教师心灵自我的成长以及教育信念、情怀的培养。传统文化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借由传统文化本质精神的传递,唤醒教师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感,加强对教师的心灵关怀与生命观照,促进师德
的有效转化与提升。八年级下册英语
梁山好汉宋江传2.遵循“知行合一”的理念,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模式弘扬传统文化,贵在知行合一。传统文化强调生命践行、心灵实证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觉察,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修正、自我提高的内在机制,促进自身知识和行
为的同步发展,完成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因此,要有意识地创新传统文化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模式。例如,在工作和生活中,引导教师进行日常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论语?学而》),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教师生命的自我更新与成长;构建教师传统文化的学习共同体,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学记》)。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可以加深友伴间砥砺夹持的作用,互相鞭策,互相鼓励,共同成长。
在传统文化专业教师培训中,应避免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授,导之以正,激扬高远,唤起教师心中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心灵的体验与交流,尤其是要让教师发声,通过同伴间的深度精神交流,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提高。
3.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为目的,完善传统文化素养课程体系
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与课程建设,都对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养提出迫切要求,这就需要在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考虑设置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为目的的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力求改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明显不足,重知识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