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教材分析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的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教学难点是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中国近代社会,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样,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更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运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同时又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感知历史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归纳出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回应英语分析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
学习和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戊戌变法对于中国进步的作用与意义。 
课前准备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维新派的改革能走多远?这次改革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产?
二、进入新课
(一)维新派
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1895极度贪婪年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等
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5年的北京发生了一件无法创建目录或文件大事,请看资料: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8省在京应
试的举人集会,他们推举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万余言的上皇帝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情激愤。“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3、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马的故事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二)百日维新  课件展示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18986月,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
2、变法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4、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安全教育观后感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虽然历时短暂,
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探究  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三)京师大学堂
1、开办时间 :学校创办于18987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办学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到。
3 19125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三、本课小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