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性质与对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规定,本考试是以《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历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水平的依据,是本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凡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历史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科目的测试。
考试结果以A、B、C、D和F五个等第形式报道,其中D为合格,F为不合格。
二、考试能力目标
(一)考试能力目标和具体要求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基本的历史科学素养,包括: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历史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具体要求如下:
Ⅰ记忆与领悟
1.1将历史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1.2辨认历史事实发生的位置。
1.3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
1.4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1.5分析历史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
Ⅱ.探究与阐释
Ⅱ.6区分历史事实与虚构情节。
Ⅱ.7辨别客观性表述与主观性认识
Ⅱ.8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Ⅱ.9将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包括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等方面。)下解释。
Ⅱ.10比较不同的人物、制度、思想、文化等。
III.组织与交流
III.11使用历史的语汇组织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
III.12运用多种技巧(包括描述、叙述和阐述。)交流历史知识与历史领悟。
(二)等第能力描述
A等第
历史课程学业水平达到A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能力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l)学生能够准确地将历史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2)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出历史事实发生的位置。
(3)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实。
(4)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5)学生能够深入地分析历史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
(6)学生能够准确地区分历史事实与虚构情节。
(7)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客观性表述与主观性认识。
(8)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9)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
(10)学生能够对不同的人物、制度、思想、文化等进行比较。
(11)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历史的语汇组织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
(12)学生能运川描述、叙述和阐述的技巧交流历史知识与历史领悟。
B等第
历史课程学业水平达到B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能力目标的毛个方而都能比较好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l)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将历史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2)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辨认出历史事实发生的位置。
(3)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实。
(4)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5)学生能够准确地分析历史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
(6)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区分历史事实与虚构情节。
(7)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客观性表述与主观性认识。
(8)学生能够完整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9)学生基本能将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
(10)学生大致能够对不同的人物、制度、思想、文化等进行比较。
(11)学生能够适当地使用历史的语汇组织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
(12)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和叙述的技巧交流历史知识与历史领悟。
C等第
(略)
D等第
(略)
E等第
(略)
三、考试内容
根据《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并参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印的《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确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如下。
(一)世界古代史
主题
学习要点
学习水平
古代东方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A
楔形文字
A
《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B
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A
我们仨读书笔记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A
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A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象形文字和纸草
A
古代印度
种姓制度
B
佛教的创始、经典、传播
A
古代美洲
美洲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
A
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
A
古代希腊罗马
全民核酸检测古代希腊城邦
制度
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
A
城邦的特征
A
古典时代
A
雅典民主政治
C
希腊古典文化
《荷马史诗》
A
哲学与史学
A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国的开始
A
罗马帝国
A
基督教的创始、经典
A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A
罗马法体系
“十二铜表法”
A
“公民法”
A
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B
古代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创始、经典
A
中世纪
西欧
封建制度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确立的时间
A
“采邑改革”及其影响
A
庄园的特征
A
城市的复兴
城市的自治
A
等级君主制
B
(一)中国古代史
主题
学习要点
学习
水平
从史前时期到王朝
中华文明
的摇篮
原始农耕
A
炎黄传说
A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与核心区域
A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礼记·礼运》中的夏朝
A
二里头遗址
A
商朝与
青铜文化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B
方国联盟
A
青铜器与甲骨文
A
从周王朝
到秦帝国的崛起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西周的建立
A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A
礼乐制度
A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B
百家争鸣
B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战国七雄
A
商鞅变法
A
帝国的建立
A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B
秦末农民起义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B
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A
西汉的建立
A
从两汉到
南北朝的
分合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秦制
A
布衣将相之局
A
文景之治
A
汉武帝时代
汉武加强皇帝集权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对西域疆土的拓展
A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建立
A
柔道政策
A
豪强地主
A
割据与分立
赤壁之战
A
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A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
A
南方经济的发展
A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B
隋的创制和唐的
鼎盛
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朝建立
A
唐朝的建立
A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
B
科举制
B
贞观之治与
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A
唐蕃关系
A
开元盛世
A
中外文化
交流
丝绸之路
A
遣唐使
A
两宋的
繁荣与元的统一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北宋建立
A
文官体制
B
科举制的完善
A
多民族政权
的并
北宋、辽、西夏鼎立的局势
A
靖康之变南宋建立
A
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海上丝绸之路
A
辉煌的
科学技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A
火药武器发明使用及其佤语影响
A
《梦溪笔谈》
A
元朝的统一
行省制度
B
宣政院
A
澎湖巡检司
A
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明朝的建立
A
内阁制度
B
厂卫机构
A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清的建立
A
清军入关与明朝灭亡
A
康乾盛世
军机处的设立
B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A
社会经济繁荣的诸种表现
A
《四库全书》
A
A
明清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的特点
A
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A
从海禁到闭关
B
早期的
西学东渐
《几何原本》的翻译
A
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
B
(三)世界近现代史
主题
学习要点
学习水平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B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代表人物和内容
A
马丁·路德
A
宗教改革的意义
B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革命
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
A
批判君主专制
C
宣扬自由平等
C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山西高考分数查询
A
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B
《合众国宪法》与联邦制度的确立
B
法国大革命
法国革命的爆发
A
《人权宣言》
B
《法国民法典》
A
工业社会的来临
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孕育
B
蒸汽机
A
“世界工厂”
A
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C
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
B
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
“血汗工厂”
A
社会立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