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对柳永及其词的分析
    柳永是北宋初期词坛一名著名庶族词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在市井歌楼广为传唱的词作。他大量吸收蕴藏在民间的艺术养分,创作词曲,扩大了词境,发展了词体,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而且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关键词  宋玉悲感    柳永  非雅非俗                 
前言
原地小步跑柳永(987-1053?)本人是因为不得中进士,才放浪形骸的。所以他说:“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鹤冲天·黄金榜上》),宋仁宗说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因此“奉旨填词”。
柳永性情浪荡,行为风流,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并不显得那么不近情理,所以柳永不避讳
自己与歌妓的密切关系,而且,他的这些词也能被社会甚至皇帝本人赏识。真正有争议的是柳永的文品。在一个文化社会,文词是显示自己的社会形象的主要方式。对文品的看重可能更甚于人品。流连风月和终生沉沦是柳永一生。
一、宋玉悲感柳永羁旅行役词
  羁旅行役词和歌妓词是柳永《乐章集》的两大主要题材类型。前者常常出现悲秋情绪,后者屡屡出现云雨意象。写作悲秋题材与云雨意象的鼻祖是战国时代宋玉,且柳永常常以宋玉自况,集中多次出现宋玉字眼。因此,可以认为柳永因独特的身世遭遇,使其对宋玉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深深地认同宋玉,有着宋玉情结
柳永在几度进士考试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希望能谋取一官半职。南宋陈振孙所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由于“未名未禄”,必须去“奔命竞利”,于是“游宦成羁旅”,“谙尽宦游滋味”(《安公子》)。而长期在外宦游,又“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六么令》)。但“利名牵役”,又不得不与佳人离别:“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定风波》)
七夕祝福短语
《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诗,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稍后的苏轼,即是沿着这种抒情自-1 –
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
(一)“宋玉悲感”
宪政主义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这首《戚氏》词,是柳永自制的新调之一。从词中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草烟光残照里来看,当写于湖北江陵,当时柳永外放荆南,已经年过五十,只做个相当于县令的小官。
《戚氏》是柳永的名作之一。同时代的王灼其所著的《碧鸡漫志》中转引过
《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的赞语。拿《戚氏》和《离骚》相比,说明说它声情并茂、凄怨感人,堪称一曲旷世的凄凉之歌。临水与登山,向来是古代文人怀念远方,不愿离别的悲伤时刻,作者由当前场景想到宋玉,将羁旅情愁、身世之感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在“远道迢递”,忆及“宋玉悲感”之后,十分轻松地就回到了眼前的景况,柳永开阔的胸怀得以体现出来。面对漫漫人生路,柳永走在无限厌恶却又不能也不会放弃的
仕途之路上,一面痛恨“名利牵绊”,一面沉醉歌楼妓馆。作者早已厌倦官场功名和富贵生活。
(二)“狂”的心里反射
柳记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后写的《鹤冲天》,就预示了这一创作方向: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词尽情地抒发了他名落孙山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 柳永以俗艳文化代表的身份,进入以正统文化自律、自居的官僚阶层,会对两种文化的既定分野形成威胁,会使官僚阶层的社会形象更加糟糕。仁宗虽然喜爱柳词,但作为
皇帝,则不能容许柳永进入自己的官僚阶层,并希望他继续保持俗艳文化的代言人地位,所以不能让他做官或做大官。 
柳永和当朝宰相晏殊之间的冲突,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晏殊并不是不能容忍柳永的词,他只是不能容忍它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品格。因此,以这样的文化品格要成为官员或重要官员当然是不可以的。而柳永没有认识到这一
个重要的问题,所以蹉跎官场,虽然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小官,但也实在是与自己的文-2-
才相差甚远,聊胜于无而已,所以只能终生愤愤不平。
(三)华美的凄凉
在他浮华艳丽的情词背后,隐藏着一张模糊不清的面庞,没有人看得清他的表情,就这样隐者,藏着,流连于青楼楚馆,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他也就这样自得其乐地写着,帝都的壮丽,城市的繁华,三秋的桂子,十里的荷花,酒楼歌馆的莺歌燕舞,那些华美的词章,记录了他的一生,记录了他灯红酒绿,羁旅漂泊,
人们看到的,是风流不羁的柳三变是一生功名的柳屯田。人们看不到的,是他浮沉官场的矛盾,是他举榜后的失意与逃避,是他七十年来感情生活的空虚与空白,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伤心,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易未老他求了一生,逃了一生,醒了一生,醉了一生,无妻无子,孤独终老。
曲艺杂坛才子诗人柳永一生既是华美又是凄凉的。就好像一个白发老人诉说着一个传奇。柳永本应金榜题名,顿时文采惊艳众人,但皇帝觉得他太傲,与世俗格格不入,便直接将他做官的美好前程抹杀。所以才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自称。
二、“美人才子,合是相知”柳永情词
柳永的成就也不得不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把他推到这个顶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柳永失意时,唯一陪在他身边的就是她们。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他的情词大部分体现才子佳人的柔美爱情,用他的诗句“美人才子,合是相知”再恰当不过了。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柳词的深情
  如果说柳永在人们内心世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情诗,那他的《蝶恋花》是最值得一提的。且看其《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
这是柳永一首很出名的怀人词。看似写“春愁”实乃“相思”也,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透出点点消息,到最后才一句点破,巧妙地把自己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这首词上阙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只一句伫倚危楼,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幅剪纸那样呈现出来。“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这幅剪影画面立刻在我们心中活跃起来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从心中涌出。从下一句“草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尽还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心中最亲爱的人。
    “草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孤单凄凉之感油然而生。一种极为凄美的景,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彩,为下一句抒情做下铺垫。“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沉默不语。词的下阙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最终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柳永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笔下流传千古的名句,深情宛然可绘。千红一
哭,万艳同悲。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情感渴求。
(二)“美人才子,合是相知”入屠苏柳永情词所反映的人生理想
在宋代,歌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体,对于词的传播与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而柳永在中国词的创作史上是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的,因此歌妓对柳永词的创作自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柳永把她们当做真正的朋友,歌妓们才乐于和他唱和。柳永欣赏的不仅是她们的体态和容貌,更多的是她们的才华和品格。如同众多歌妓所看重的,也并不是柳永的金钱,而是他的才华。正是在这种平等、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柳永第一次提出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美人才子,合是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