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采博取,遵路识真
——以《前赤壁赋》为例谈语言建构运用
松江四中  钱叶雷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有关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界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研讨,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来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怎样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可以说,响应积极,成果丰富。但是,大家常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论现近才提出,但只要进行语文的学习,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早就在路上。今天仅就苏轼《前赤壁赋》,来谈谈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的观点是广采博取,推陈出新是苏轼《前赤壁赋》一文给我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好的启示。
我们都很清楚,《前赤壁赋》是一篇赋体文章。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通常
要求字句整饬,讲究对偶对仗,有的甚至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音调要谐和。但是,尽管《前赤壁赋》承袭了主客问答的辞赋结构形式,但他却摆脱了赋体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不拘句法、结构自由、韵律灵活中,既保持赋的形体,又富含诗味的浓郁,并与散文迥然有别。
首先,从语言的运用来说。在句式的选用上,《前赤壁赋》骈散结合,整散结合,长短结合,韵散结合,化传统为现代,化死板为灵动,化驰才使情而生拼硬湊,而变为纯任自然的真情流露。仅就这语言繁复与变化,自然与灵动,这种多手法综合运用来表达情意,就足以使本文摇曳生姿,不同寻常。
《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句为多,很有四六文味道。同是写景,上面是偶句八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就把初至赤壁之下的那种神清气爽的情境全然再现。接着,月亮升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再写景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好一派能让人想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场景啊!于是面对布满水汽的江面,他纵一苇之“扁舟”,越过茫茫的江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大量运用整句,语言结构整饬,端庄大方。
而在写曹操攻占荆州,夺取江陵的时候,他又这样写道:当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苦心孤诣造句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把曹操攻破荆州,夺取江陵,亲率八十万大军直捣东吴的场面,写得多么有气势呀。且将一个雄才大略的一代英雄曹操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是整句,它却有别,三字偶句,四字排比句,综合运用;更何况再来个整散结合,“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既整饬有力,又灵动晓畅。
《前赤壁赋》以整句为主,但又偶杂散句,特别是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多用散句,这样就做到了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所缚。总之,变化多端,唯表情达意为目的。
声韵方面,《前赤壁赋》第一自然段与杜牧《阿房宫赋》第一自然段相比,更突出了形式服务内容的目的。杜赋用韵,几乎每句押韵。如毕、一,兀、出,里、日,融、墙,楼、阁,回、啄、角、涡……多的每句押韵,少的也差不多隔句押,换韵比较频繁,对押韵的追求那可是不遗余力啊。而看苏赋用韵,《前赤壁赋》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小片段。如第一段的”“”“,第二段的”“苏轼前赤壁赋”“”“,第四段的鹿”“2021湖南分数线什么时候出”“”“”“,以及末段的”“”“”“等。总的来说,虽然它换韵也较快,但是用韵的密度与变化完全是根据表情达意需要而定,既保持赋的形体,又富含浓郁的诗味。
第二,《前赤壁赋》的行文手法也是继承中有改造,发展中有创新。如果认真比较,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前赤壁赋》的行文手法很大程序承袭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下面以开头为例。
如何吹笛子推广
时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人物事件地点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目的)贤毕至,少长咸集。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景物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行为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景物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行为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感受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在两文的第一段,行文结构大体相同。那就是按顺序依次介绍了时间,人物,事件,地点。在此之后,就描绘所到之处的景象以及此景引起观览者的自觉不自觉的行为,以及面对此景内心生发的感受。
但是,同中有异。写时间,《兰亭集序》用了三句十二字,而《前赤壁赋》只用了两句八字。接着,写人物事件地点。《兰亭集序》用了三句十七字(“修禊事也”四字写此行的目的,不能算),而《前赤壁赋》只用了两句十二字。交代人物,《兰亭集序》为了骈偶而用了“贤毕至,少长咸集”八字。《前赤壁赋》写时间,两句顶三句;讲述事件,由人物而事件,符合人们的认知;它仅用二十字就清晰地交待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兰亭集序》在写同等文字的情况下,连谁将来集会都还没讲清楚!
相较于王羲之,苏轼的文笔明显更加简洁、凝练,流畅、自然。可以说,苏轼用《前赤壁赋》一文,给我们上了一节培养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的生动一课。借鉴,借鉴,这才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培养的一大法宝!
《前赤壁赋》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之后,接着就去描绘所到之处的景象以及此景引起的观览者的自觉不自觉的行为,这和《兰亭集序》几乎同出一辙,但是,苏轼在
此又作了一个小小的改进。他不是在此之后象《兰亭集序》直接进入自己感受的抒发,而是通过时间的流动,又描绘出了月光下赤壁的美丽山水月景象,以及此景引发的无拘无束和放纵心情的行为,“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之后,他才写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样,在描写景物和人的行为方面,苏轼的文章层次就比《兰亭集序》多一个层次,景象、行为丰富而富于变化。可见,苏轼之所以伟大,又不仅仅是借鉴。他常常在借鉴之后加以创新,加以创造,最终给人耳目一新,有时甚至有“和作似乎原唱,而原唱反倒像是和作” 之感。他善于广采博取,融会贯通,将传统的写作中好的方面,进行接纳,消化,吸收,融合,然后变为自己的东西。广采博取,推陈出新,才造就了苏轼这位文坛巨擘、旷世奇才。
第三,《前赤壁赋》注意结构层次与照应。构思上,本文采用悲喜起伏、层层深入的线索结构。这看似简单,但是作者依然细针密线,非常考究。在承接第二自然段客人“倚歌而和之后,第三自然段,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层次,呈现了引发这种悲情的两个原因:历史之叹,现实自感。眼前赤壁江山是“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之地,因而难免让人思绪万千,特别是想到英雄人物曹操。即使这样一位英雄曾经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
他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终于生发了深层的历史之叹:江山依旧,英雄不在。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关照现实。宦海浮沉,自己人到中年,华发早生,竟还是事业无成、生命难保,因而自然流露了人在天地之间,生命的渺小与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真的希望自己能够挟飞仙,抱明月,自由而长生,但这一切只能成为永远不可实现的梦想。因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写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面对客人的起伏情感,第四节,作者也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的回答。一是人在天地之间,生命短暂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待人生的功业问题。对于个人来说,生命的存在,这才是最真实的问题。因而,必须注重加以解决。作者从哲学的高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那就是,如果从“变”的角度看,天地宇宙都和人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而生命一直是流转变化的。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宇宙都和人一样,人生也是永恒的。认识和比较两个事物,我们必须用相同的标准,只有在这同一个标准之下,我们得出结论才有比较人意义和价值。因此,不能对天地用“不变”的标准而对“人”用变的标准,反之亦然。这样,“人生短暂,天地永恒”的认识有必要加上条件的限制,那就是从“变”的角度来说,人生是短暂的;从“不变”的角度来说,宇宙是永恒的。而从“变”的角度来说,宇宙是是短暂的,从“不变
”的角度来说,人生也是永恒的。
而对于个人的建功立业来说,这本就受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的问题,并非个人一方面的因素就能左右的。因而,与其苦闷于自己所难以控制的人事限制,还不如好好享受自己能及时左右的自然山水景。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至此,作者借主客问答,从一个立场说服了另一个立场的自己,由苦闷转为解脱的思想过程,从而从哲理的高度对生命的认识进行了一次思辨,完成了思想上由苦闷悲伤到乐观旷达的转变。有针对,有条理,说理条理清晰,明白晓畅。
除了以上几点,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的培养角度来说,《前赤壁赋》还有其他诸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如赋体的运用创新, 写景、 抒情、 说理水融的手法等等。这方面文章已不少,不再多说。
大宗物料
《前赤壁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无需赘述。这样的一篇好文章,如果疏于他为了达到这样的艺术成就而练就的一门独门秘籍却不能去好好学习与深究,这对我们培养学生
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方面无疑将是巨大的损失。通过深入理解,我们窥斑见豹,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广大同学也能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学习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的方法与手段。相信挖掘这些经验,一定会是授人渔的好事。
有人谈写文章该有思路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样的,对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的培养来说,我想套用前人的话,那就是要培养本有路,遵路识斯真:广采博取,融会贯通,推陈出新,顺着这路走下去,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的养成必将走上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