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关于苏轼《前⾚壁赋》中所蕴含的⼈⽣哲理
关于苏轼《前⾚壁赋》中所蕴含的⼈⽣哲理
  苏轼的《前⾚壁赋》千古佳作,⽂中作者⽤⽣动的笔触描写了夜游⾚壁时⽔光、⼭⾊、明⽉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那么苏轼《前⾚壁赋》中所蕴含的⼈⽣哲理呢?欢迎⼤家阅读下⽂学习相关的知识。
  ⼀、⼈⽣的有限性与⽆限性
  ⽂中写道:“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驾⼀叶之扁⾈,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哀吾⽣之须臾,羡长江之⽆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长终。”作者借客之⼝说出
⼈的⼀⽣和浩瀚的宇宙相⽐是短暂的、渺⼩的,这种有限性不禁使⼈引发悲伤之感,即“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是短暂的,从⼈出⽣的第⼀天起就预⽰着⼀步⼀步⾛向死亡,这是每个⼈都⽆法摆脱的命运,⽂中作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客亦知夫⽔与⽉乎?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盖将⾃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苏轼的这⼀辩证思想显然受到庄⼦思想的影响,《庄⼦·德充符》中有“⾃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也。”即从不变的⾓度看,“⼈⽣代代⽆穷已”,⼈⽣是⽆穷尽的。但这⾥有个问题,从个体⽣命的⾓度看,⼈⽣是有限的,不可逆的,短暂的,苏轼的看法显然不能否定⼈⽣短暂这⼀事实,只能是⾃我慰藉的⼀种说辞罢了。那么既然⼈⽣是短暂的,是不是就应当悲伤绝望呢?其实,⼈⽣固然短暂,但就因为其短暂⽽宝贵,假使⼈能够长⽣不⽼,同⽇⽉天地同为永恒的存在,那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变得了然⽆趣。相反,⼈⽣是短暂的,在有限的时空中⼈们去追求和创造,才能获得有意义的⼈⽣。所以,⼈⽣是短暂⽽宝贵的,因短暂⽽宝贵。
  ⼆、⼈⽣有⽆意义
  ⽂中借“客我”之⼝说到历史⼈物曹操:“‘⽉明星稀,乌鹊南飞’,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东望武昌,⼭川相缪,郁乎苍苍,此⾮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千⾥,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世之雄了,⽽今安在哉?”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物,不管你曾经⽴下多⼤的功绩,到头来还是随滔滔江⽔永远逝去,⽽⾃⾝也会成为花下之尘。这⾥鲁迅的介绍
提出了⼀个⼈⽣有⽆意义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胡⼭林在《⽂学与⼈⽣》⼀书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书中说:“从终极视⾓看,⼈⽣是⽆意义的;从社会视⾓看,⼈⽣是有意义的。把⼈放到宇宙⼤背景下加以审视(即终极视⾓),⼈和其他动物⼀样,⽆⾮⼀个⽣命⽽已,实在微不⾜道。况且,⼈总是要死的,⼈⼀死,⽣前的百般辉煌万般荣耀都化为虚⽆,还谈什么意义?!……社会视⾓是现实视⾓、世俗视⾓、⽇常视⾓,把眼光从遥远的宇宙、终极收回来投向现实的⼈的⽣存世界,我们就会发现⼈⽣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怀⼀个⽬标(或⽈理想、梦想、希望、愿望……)并为之努⼒奋⽃,通过努⼒⽣存地更好些。‘⽬标’代表着⼈的欲望,是⼈活着的内在动⼒,实现⽬标,满⾜欲望,这就是⼈⽣的价值和意义。”
  书中从终极视⾓和社会视⾓两个⽅⾯讨论了⼈⽣意义问题,应该说是深刻⽽睿智的,它明确解答了⼈⽣有⽆意义的问题,即⼈⽣既⽆意义⼜有意义,关键是审视⼈⽣的⾓度和对待它的态度,态度对了,每个⼈都可以拥有⼀个有意义的⼈⽣。
  三、⼈⽣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
  ⽂中“客”说到曹操“破荆州、下江陵”,⽴下了不朽的功业,“客”即“客我”,是作者⽭盾思想中的⼀个⽅⾯。作者从客的⾓度流露出对建功⽴业的英雄⼈物的仰慕之情,他也渴望像古代的英雄⼈物那样建⽴不朽功业,但是⼀想到⾃⼰被贬黄州的现实,不禁产⽣巨⼤的情感落差,那些所谓的丰功伟绩对作者
合肥特小吃来说似乎遥不可及。追求功名的梦想⽆法实现,何以排遣⼼中的苦闷之情呢?⽂中苏⼦这样回答:“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吾之所有,虽⼀毫⽽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禁,⽤之不竭:是造物主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表露出淡泊名利的思想。这⾥提出了⼀个⼈⽣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的问题,追求功利是儒家所倡导的思想,追求“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想;淡泊名利是道家所倡导的.出世思想,追求⼀种精神上的⾃由和超越,如庄⼦在《逍遥游》中说:“神⼈⽆功,圣⼈⽆名。”意思是神⼈是⽆意于功绩的,圣⼈是不要名位的。看来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是⼈⽣的⼀对⽭盾,到底该如何取舍呢?苏轼的回答是以主抑客,赞同淡泊名利的⼈⽣态度,但是结合作者被贬黄州的背景,可以看出作者内⼼也是⽭盾的,他既有积极进取、建功⽴业的伟⼤抱负,⼜有在贬谪之余看破世事、淡泊名利的归隐情怀。这⼀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取舍呢?在这个问题上,冯友兰先⽣的⼈⽣境界说可以给我们⼀些启⽰:⼈⽣境界就是⼀个⼈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个⼈的⼈⽣态度,包括这个⼈对宇宙⼈⽣的了解和对⾃⼰⾏为的⼀种⾃觉,包括这个⼈的情感、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是浓缩⼀个⼈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冯友兰把⼈⽣境界由低到⾼分成四个品味,分别是⾃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同时⼈⽣有三个层⾯:⽇常⽣活的层⾯、⼯作事业的层⾯、诗意的层⾯,其中前两个层⾯是功利的层⾯,第三个层⾯是⾮功利的层⾯。⼈⽣境界体现于⼈⽣的各个层⾯,每个⼈的⼈⽣都包含这三个层⾯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个⼈的⼈⽣既有⽣活、事业的功利的层⾯,⼜有审美、诗意的⾮功利的层⾯,关键是如何统⼀的问题。⼈⽣在功利与⾮功利两在层⾯上应有⼀个合理的安排,不能
单⽅⾯⾛极端,只追求功利的⼈整天忙忙碌碌,⽣活会变得毫⽆诗意,了然⽆趣;只求淡泊名利的⼈没有⽬标,只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与⾃由,难免陷⼊消沉,两者之间应有⼀个恰当的⽐例安排,两者兼顾⽽⼜有机地统⼀在⼀起。由此,冯友兰的学说为解决这⼀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法。其实结合⽂章可以发现,苏轼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是⽭盾的,但是他既没有丢弃⾃⼰建功⽴业的理想,也没有⼀味淡泊名利,⽽是在⾃⼰⼈⽣处于低⾕时在两者之间到了⼀种相对的平衡,以求精神解脱,这与冯友兰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似乎是相通的。
  四、⾯对⼈⽣苦难的态度
  ⽂章的写作背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狱,在狱中,苏轼的⾁体和精神均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度将死,后来经多⽅营救,终于保住了性命,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到黄州后因⽣活窘迫,需亲⾃垦荒种地养活⾃⼰。苏轼经历了⼈⽣最⼤的⼀次挫折和苦难,他来到这座荒凉的⼩镇上,沉思⾃⼰遭受的苦难,在⽆尽的痛苦中舔舐⾃⼰⼼灵的伤⼝,正是在这种⼼境中,作者夜游⾚壁,触景⽣情,写下了这篇⽂章。也就是说,这篇⽂章是作者⾯对苦难遭遇的内⼼情感的⾃然表露,在这种表露中饱含了作者对⼈⽣苦难的思考。⽂中的“客我”追忆历史⼈物的成败,慨叹⾃⾝的渺⼩和⼈⽣的短暂,实际上反映出作者贬谪中的苦闷⼼情;⽂中“主我”的回答则以眼前流⽔与明⽉作对⽐,阐明宇宙⼈⽣变与不变的道理,指出应享受眼前的美景,显⽰出旷达的情怀,悲哀的感情得以解脱。由此可见,在⽭盾与痛苦中,苏轼最终想通了,从苦难中解脱了出来,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胡⼭林在《⽂学与⼈⽣》⼀书中对这个问题进⾏了研究,归纳为四个⽅⾯:⼀是在世界观、⼈⽣观
层⾯,佛道两家帮了苏轼的忙;⼆是儒家以道⾃任思想是苏轼坚强的精神⽀柱;三是⾼⼈雅⼠的⼈格风范,让苏轼到了榜样和同道;四是善处忧患的⼈⽣智慧。笔者认为这四个⽅⾯概括得相当全⾯,可以采信。就《⾚壁赋》这篇⽂章⽽⾔,苏轼对苦难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两个⽅⾯,⼀是儒、道、佛思想的兼容互补,⼆是善处忧患的⼈⽣智慧。
灵芝口服液
  ⾸先,儒家思想是苏轼的主要思想,同时他还深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前⽂所述的⼈⽣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问题、⼈⽣有⽆意义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不同主张。在⽂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吾之所有,虽⼀毫⽽莫取。”表露的是佛教⽆欲⽆求的思想,佛教认为⼈⽣痛苦的根源是⼈有欲望,克制并消除欲望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在作者⾝上同时存在儒、道、佛三种思想,这三种思想相互作⽤,排斥掉了各⾃消极的成分,留下各⾃的积极成分进⾏兼容互补,共同作⽤,在这种作⽤下,作者既坚守儒家以道⾃任的精神节操,⼜追求道家的精神⾃由与佛教“物我两忘、⾝⼼皆空”的超脱境界,达到了⼀种相对的⼼理平衡,在这种⼼理平衡中,个⼈荣辱得失变远了,变淡了,这样,苦难也就被化解和超越了。
  其次,善处忧患的⼈⽣智慧在⽂中表现为苏轼看待事物的辩证⽅法。作者以流⽔和明⽉作⽐,阐明⼈⽣宇宙变与不变的道理,说明看待事物不应偏执⼀⾯,⽽应当换个⾓度,从正反两⽅⾯去把握,才能
得到更为合理的结论。既然⽉亮有圆有缺,是⾃然之理,那么对于⼈⽣中的苦难来说,从⼀个⾓度看固然不幸,从另⼀个⾓度看则是⼈⽣中的真实存在,有幸福就会有苦难,没有苦难也就没有幸福,这样⼀想,作者对⾃⼰的苦难遭遇也就想通了,坦然接受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儒、道、佛三种思想互补作为思想武器,加上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式,勇敢⾯对苦难,最终化解并超越了苦难,不失为⼈⽣苦难问题的好的解决办法。
今天过得好不好  总的来说,《⾚壁赋》中蕴含的这四个⼈⽣问题都由作者被贬黄州的遭遇所引发,由作者的悲伤苦闷⼼情所统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苏轼在逆境中苦闷、彷徨寻求精神解脱的⼼路历程,同时也从中体验到了深刻的⼈⽣哲理,这对每个⼈⽆疑都具有极⼤的启发意义。
卡通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