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驼就石的成语故事
古代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他想剥掉骆驼皮但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他一会儿上楼磨刀,一会儿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为了就近磨刀,他并没有把磨刀石搬下来,却费尽力气将死骆驼挂到楼上去剥。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悬驼就石
成语拼音:xuán tuó jiù shí
成语解释: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典故出处:《法苑珠林》卷六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
成语例句:
率兽食人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搞得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孟子到各国游说放弃战争施行仁政。孟子对梁惠王说:“你厨房内有肥肉,马厩里有壮马,老百姓却面有饥,野地里到处是白骨,这等于率兽食人。国家要富强必须要爱护人们。”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率兽食人
成语拼音:shuài shòu shí rén
成语解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典故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成语例句: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当局者迷的成语故事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不料,右丞相张说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现在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篡的本子,使用到现在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整理修订的本子呢?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认为,本子应该改换一下。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释疑》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先是客人问:《礼记》这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篡、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竟哪个好?”主人口答说:“戴圣编篡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注解、互相矛盾之处很多,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整理,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客人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反倒糊涂,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当局者迷
成语拼音:dāng jú zhě mí
成语解释: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典故出处:宋 辛弃疾《恋绣衾 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成语例句:希望我们大家互相勉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工作与学习五》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
靡靡之音的成语故事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听了会沉湎声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而亡。
whowhom
游戏音乐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靡靡之音
成语拼音:mǐ m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靡靡:颓废萎靡。使人萎靡、颓唐的声音。形容颓废、萎靡或的音乐。
典故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十过》:“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成语例句: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狐鸣篝中的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抓去当兵,因大雨耽误了行程,只好起来造反。造反前陈胜请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在白绸子写“陈胜王”塞入鱼腹,半夜在古庙用竹笼罩上篝火,学狐狸叫“陈胜王”,为起来造势,第二天就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狐鸣篝中
成语拼音:hú míng gōu zhōng
成语解释:见“狐鸣鱼书”。
典故出处:清·邹容《革命军》第一章:“此自秦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诛,魏史当涂。”
成语例句:
夺胎换骨的成语故事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夺胎换骨
成语拼音:duó tāi huàn gǔ
成语解释:夺别人之胎以转生;换己之凡骨为仙骨。本道家语。后比喻学习前人文学艺术的立意和技巧以创新。也比喻重新做人。
总觉得饿
典故出处: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 换骨夺胎法》引黄庭坚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成语例句: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清 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诗)
恨海难填的成语故事
神话传说,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水淹死,她的灵魂于是化成一只作精卫鸟,经常飞到西山去叼小石头和小树枝扔进东海,发誓要填平东海为自己报仇,她就这样一直飞来飞去,但最终也没有将东海填平,人们说恨海难填。[典故]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释义]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恨海难填
成语拼音:hèn hǎi nán tián
成语解释: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典故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成语例句:
沧海横流的成语故事
西晋末年,匈奴等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天下战乱纷纷,洛阳失陷,王尼带上儿子离乡背井到江南躲避祸乱,一路颠沛流离,他喟然长叹:“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到江夏投奔荆州刺史王澄,王澄不久死去,他们也活活饿死。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沧海横流
成语拼音:cāng hǎi héng liú
正常奶粉挂壁图片
闻一多的故事
成语解释: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
典故出处:《晋书 王尼传》:“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成语例句: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郭沫若《满江红》词)
再作冯妇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晋国勇士冯妇敢赤手空拳打老虎,后来他宣布再也不打老虎从此专心读书。一天他与朋友去郊外玩,看见很多人在围攻一只老虎,但不敢上前。冯妇走上前去抓住老虎一摔就把老虎摔死了,他的朋友说:“你又重操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