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分析
学生吴渊
指导教师石征讲师
年级2013级本科
专业音乐
系别音乐系
唐山师范学院音乐
2017年3月
             
郑重声明
心急如焚
竹影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石征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标题    1
中文摘要    1
一、《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    1
与时俱进论文(一)创作背景    1
(二)《春江花月夜》作者简介    1
二、《春江花月夜》的结构分析    1
三、《春江花月夜》的演奏技巧    2
(一)轮指技法    2
(二)快四点技法    2
(三)摇指技法    2
(四)滑音的演奏技巧    3
(五)泛音的演奏技巧    3
四、《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处理    3
参考文献    4
致谢    5
外文页    6
论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分析
吴渊
摘要筝曲《春江花月夜》作为古筝经典曲目中的代表作品,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热爱。作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曲调恬静淡远,以其幽婉深邃的意境审美效果和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一幅清幽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实为少有的旷世佳作。作品深受喜爱,广为流传,在筝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从《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和情感处理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筝曲演奏技巧情感处理湖用英语怎么说
我国是具备数千年发展历史以及众多民族文化的古国,中华文明发展时间很长,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令人惊羡的音乐文化,上述音乐中汇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和感情,是我国传统曲目,也是国内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古典曲《春江花月夜》作为我国著名的十大经典名曲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承担发展的重任,把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播以及发展下去。乐曲《春江花月夜》具
备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声音庄重,凭借自身深藏的意境美以及明显的艺术表现力也展现出我国音乐的特以及整体生命力。作品深受喜爱,很多音乐家对其进行了改编,使之成为古筝经典名曲。
《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
(一)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本身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曲调是陈后主编撰的。唐代初期张若虚选用“春江花月夜”这个旧题,以新的风格、手法,借自然美景来抒发真挚的情感,将视觉与美学融入其中,给人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且开创了田园山水诗的全新境界。闻一多学者称作“诗中之诗,顶峰中的顶峰”。
和其文学部分的发展相比,乐曲《春江花月夜》身为我国音乐发展历史中的经典作品,可谓我国古典音乐之冠冕。其之前的曲名就是《夕阳箫鼓》,是知名度很高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但是在明清就丧失了,在鞠士林(1820年前)和吴畹卿(1875)的手稿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早期的乐谱,1895年李芳园在编写《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添加了此曲
目,名字就是《浔阳琵琶》。大概在1925年,上海新式音乐社团“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以及郑觐文把上述曲目编撰成民族管弦乐曲,且依照《琵琶记》里面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将其叫做《春江花月夜》。解放后,又经过很多人的整理修改,使乐曲更加完美,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后也发展成了古筝名曲。
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形式有很多种,古筝独奏也有好多个版本,其中以邱大成与项斯华二位先生改编的演奏谱流传最为广。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邱大成先生改编演奏的筝谱。
(二)《春江花月夜》作者简介
节约用电邱大成,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授、器乐系副主任。我国当代知名古筝演奏家,音乐学者。他也担当中国音乐家协会成员等众多职务。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很高,除了到世界各地演出、讲学之外,还创作、改编了不少古筝乐曲。此处,《赶场》、《绣荷包》、《春江花月夜》等著名曲目,得到了大众以及演奏人员的认可。是我国具备高知名度的古筝演奏家以及分析学者。
《春江花月夜》的结构分析
《春江花月夜》综合乐曲重点包含引子,主题部分,主题多次变奏和尾声。乐曲采用了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从而使其结构更加紧密,更能推进音乐的发展,同时也巧妙的运用了“换头合尾”这种我国民间音乐中的创作手法,从而使每一个乐段的终止都在同一个C商做终止句,从不同的角度和意境来深刻、细腻的揭示乐曲的主题内容,全曲因此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画面感,宛若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水画。
乐曲首先是引子部分,随后进入音乐主题“江楼钟鼓”,然后紧接着开始主题的第一次变奏“月上东山”,第二次变奏“风回曲水”,第三次变奏“花影层台”,第四次变奏“水云深迹”,第五次变奏“渔歌唱晚”,第六次变奏“回澜拍岸”,第七次变奏“桡鸣远籁”,第八次变奏就是整个曲目的高潮“欸乃归舟”,旋律从慢转快,从弱转强,持续深化,持续递进,然后逐渐情绪高峰,之后音乐在顶峰中断,然后复原到最初的状态,之后进入尾声。
从结构层面分析,《春江花月夜》也可划分成三个段落,从引子到第五乐段就是整体主题展现部分,第六段就是第二段落,是在前一部分的前提上过度产生的,第七段到尾声是最后的部分,各部分关系非常紧密,互相影响,不只展现出春江的波澜不惊、夜的静寂、月的朦胧,又营造了清幽淡远的意境氛围。
三、《春江花月夜》的演奏技巧
(一)轮指技法
轮指是古筝技法中难度指数很高的部分,由四根手指在相同琴弦上根据特定的指序接连拨弦,分为正反轮指。前者指序表示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指,后者就是从大指到无名指。
在乐曲的引子部分,由低音区轮指的连奏开始,由慢渐快,由远及近,渐行渐远,宛若鼓声一般咚咚作响,空旷的钟鼓声在静谧的春江上空回荡。手指的颗粒性要清楚,弹奏要坚定有力。
在练习时,首先手要保持半握空拳的状态,肩膀、手臂要放松,手背要平,尽量让各手指与琴弦的距离保持一致,之后培训的时候速度需要维持在特定的状态,不能过快,要确保每根手指的单独性以及力量的均衡,力度合适,动作不能过大,手指必须糅合。多加练习无名指。
(二)快四点技法
快四点包含“勾托”、“抹托”。上述技法的特诊就是速度快,其对弹奏时中指演奏力度有更高的要求。
在乐曲68-74小节的快四点技法演奏时期,有关人员不仅要维持相应的速度,此外动作需要干脆利落,也需要关注到力度的转变,让最终的节奏更加紧张有序、蜿蜒顺畅。
(三)摇指技法
摇指表示在现实演奏中的关键技法,表示大指或食指连续的向里、向外持续拨弦,来提升音的连续性。它使“点”连成了“线”,在一根琴弦上反复、快速的弹拨琴弦,从而达到长音的效果,使古筝这一乐器富有了歌唱性。训练的时候大臂需要自然垂落,小臂展现出水平局面,手指放松展现半握拳状,声音连续,力度匀称,指尖入弦,不能入弦过深入,拇指根关节必须挺立。
《春江花月夜》经典曲目的摇指大部分是长摇,长摇对摇指力度、密度、连续性、管控性有更高的标准。演奏人员的身体、手型需要维持在自在轻松的局面。右手大指连续做托、劈快速拨弦动作使这首乐曲更加具有抒情效果。在乐曲的高潮部分“桡鸣远籁”乐段出现了3
4拍的大篇幅长摇,要求演奏者对摇指的控制能力很强,旋律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层层递进,最后激烈的把旋律推向高潮,从而达到情绪的顶峰。
(四)滑音的演奏技巧
古筝讲究一个字“韵”,“韵”使古筝有了人情味,韵味的技巧包括按音、刮奏、滑音、揉音等,这是古筝区别于其他乐器的最大点,然而韵不足则筝无魂。滑音就是古筝演奏技法中具备独有特点的技法,其是古筝音比较吸引人的关键原因。
滑音划分成上滑音以及下滑音两个类型。上滑音是右手提前弹拨,之后左手在琴弦左侧距离筝码十五厘米的弦上,通过腕部动力压弦,左手按弦需要根据要求的时值按到所需要的音高,让音出现从低到高持续提升的效果,等到余音消失之后或下个音弹响之后左手放松。下滑音与之相反,左手先按右手再弹。
在演奏这部作品时,左手的按弦一定要快速、准确,谱例标记的音高是多少,左手就一定要按到多少。在收手的时候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掺带其他杂音。根据情感的表达需要加入颤音,颤音主要起到润饰主旋律的作用,不能过重但速度要快。弹奏的声音要柔软、圆润,避免生硬,这样才能使乐曲《春江花月夜》的音更为动人,意境颇为深邃。
(五)泛音的演奏技法
泛音奏法表示左手小指浮按在发音弦段上的二分之一的地方,右手弹弦出现的音就是泛音。演奏泛音的时候需要维持好左手浮按的方位,弹奏结束以后左手需要立即远离琴弦,双手需要互相合作,左手虚按在琴弦中,右手需要保持力量。
在此曲目中的51-52小节出现泛音,在正式演奏的时候,左手需要保证很高的速度、精准的寻按弦方位,右手需要具备力量,音需要饱满。
《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处理
《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旋律古朴简单、柔和流畅的节奏,用微妙的创作手法展现出悠远的意境,并且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处也添加了众多哲学以及美学内涵,突出中正温和、典雅清秀的古典美和尊重自然、崇拜山水的自然美。综合乐曲的旋律主旨就是变奏方式持续出现,伴随音乐的持续发展,从慢到快、蜿蜒起伏,其所叙述的意境也出现变动,就像自然中的景一般清秀、温和。
《春江花月夜》这首作品的演奏难度不是太大,篇幅也不算大,但是呢,它对音、触弦
有一定的要求,对作品意境的想象与表达也有很高的要求。演奏者一定要仔细把握它的意境。
乐曲的引子,凸显打击乐的节奏型,全面的叙述出黄昏时期江楼钟鼓声从远到近、持续飘远,钟鼓声在沉静的春江上荡漾。演奏时,注意节奏的把握,以及音的颗粒性,触弦要干净利落。后面的乐段表现了晶莹剔透的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弥漫,大地裹上灰。月上东山过后,是较为自由的乐段,表现了月光下花影层叠、竹影婆娑富有动感的生动的画面,远处飘来了歌声,悠扬的旋律在安静的月里飘荡,那份惬意和悠然令人陶醉,水波浩荡的江面上春潮涌动,江水撞击着堤岸浪花翻卷,诸如玉碎。后面的乐段跟渔舟唱晚的情境非常接近,这段表现一叶扁舟从水天相接处慢慢划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快,船桨在水面上激起浪花,小舟在江面上颠簸起伏,人和大自然完全的融合在一起。最后以非常静态的手法,描写了夜来人静,万物聚集,只有春江上一缕明月在俯瞰春江花月夜。
音乐的艺术美与诗歌的艺术美有着各自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意境之美的共通性,两者有着充分的借鉴,但文字更具有明确的示意性,常常会对音乐意义的解读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
想要把握这首乐曲所描绘的意境,就先要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首同名古诗的意境相结合。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秀丽、美好风景的描绘,赞美了祖国的大好山河,抒发了一丝淡淡的离别之伤感。此曲目将春江花月夜当做外部环境,重点查看宇宙、风景以及生活的哲学范围,凸显了人情和风情、生命和自然的全面沟通,融合成全面的审美化境。仔细研读,细细品味。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融入到演奏中去,从而巧妙地表达乐曲的意境。
在综合乐曲的表演中,我们需要把对技巧的使用以及了解、对古诗的解析、对人生的体会自主的结合到表演中,全面充分的表现节奏美感,充分展现月夜春江的自然风景,表述江南水乡的独有魅力。
一次成功的演奏,要求演奏者进入角、进入情境,演奏者要深受同感,激烈、深情、自由等各种情绪要溢于言表。对于与之相关的演奏人员怎样了解感情、怎样管控感情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只关注到表演方式而轻视情怀,也不能中关注表达感情而丧失对技术手法的管控,了解好合适的度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