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作业的几点反思(两篇)
辩论赛策划书关于初中化学作业的几点反思
如果说课堂是我们给学生传授知识的第一战场,那么,作业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二战场。众所周知,作业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但是,有时因为作业布置不当,或批改不当,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综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业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布置作业
参与拼音(1)布置作业要学会舍得。
教师往往以为布置作业越多越全面,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越全面,越牢固。但是往往由于各科作业量普遍过多,学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应付作业,身心疲惫,难免要敷衍应付。更有甚者直接抄袭他人作业,这样的作业怎么会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呢?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该学科比较排斥。所以,我认为教师布置作业应该学会有所取舍。比如初中化学学科书面家庭作业每天应不超过30分钟。这就需要我们精挑细选,为学生准备好每一道题。教
师首先对于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了如指掌,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逐个有效地击破每个知识点,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题海”练习。对一些作业中的老面孔,偏题,难题要学会舍,这样的作业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榄菜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常言道,十个手指有长有短。学生的学习也有好有差,层次性较明显,因此,作业布置不宜“一刀切”,要确保后进生愿意吃,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的饱。习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基础的题目,难度最小,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这样后进生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不愿做。第二层次为基础知识的变性应用。难度适中,让中等生吃得饱。最后选择少量的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探索,钻研。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体会探究的乐趣,即优等生吃的饱。像溶解度部分,我们布置作业时可以借鉴以下案例:
1、30℃时,2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14.5克硝酸钾,求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2、t℃时,将272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氯化钠固体72克,求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3、t℃时,将一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等分成两等份,一份蒸发掉20克水;另一份加入7.2克氯化钠固体,都能得到同温下的饱和溶液,求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对于后进生来说,溶解度的计算要求学会从题目中到相应的数据,利用溶解度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相应的作业布置为完成计算题1、2,其中第2题比第1题要求略高一些,让后进生在完成的同时得到一种成就感。
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上述2题的基础上增加一题3,本题需要学生知道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并从中到一份饱和溶液来完成溶解度的计算,可以通过思考、讨论来完成习题。
2、及时,认真批改作业
(1)作业有一定的时效性。及时,精确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状况,还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订正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感在人的实践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及时订正错误。督促
学生完成作业,使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认为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从而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乐于学习。
(2)多使用鼓励性批语。
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对与错,满篇的“√”和“×”,毫无生机。有些同学的作业本上到处都是大红叉,有时另加冷冰冰的“差”或“重做”,让容易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我们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妨这样做:对了就划上大大的对号;如果错了就轻轻在做错的地方画一个“○”,每次作业成绩按照不同等级评定。这样学生拿到作业后会对自己的作业质量一目了然,对于错误点也能自行作出分析。另外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相应的评语,使他们真正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努力的方向。教师在给学生下评语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好”字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那些作业做得不太好的学生下评语时,我们尽量其闪光点。比如,我们可以说他们字写得不错,作业格式清楚等。合适的评语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关心和期待,从而自发地进行作业订正。
野草集3、作业评价与订正
作业讲评是指教师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尤其是对作业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评述。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预先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可以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讲评;对于个别同学的个别错误可以针对个人讲评或课下交流。作业讲评可以促使学生及时订正作业,以防个别偷懒的学生以“不懂”为藉口而不订正作业,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知识面,发展思维,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讲评过的作业应及时订正。教师可以把订正也视作一项“作业”,并为了避免学生为了不订正而去抄作业等现象,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明白作业做错是非常正常的。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订正的作用,使学生在关注订正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错误背后的原因。并能想方设法把不明白、不清楚、不仔细的地方弄懂和改进。对于一部分后进生在订正作业时可能遇到困难,可以采取与一部分优秀学生结对,一帮一完成,共同进步。
感恩老师演讲稿4、进行二次批改是作业订正的有力保障
教师在全班面前进行作业讲评,却不能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完全准确无误地完成作业订正,肯定会出现有学生错听、漏听、听不懂的现象,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订正有必要进行二次批改,不仅能及时、重点纠正学生订正中的书写错误,更能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进行二次讲解,提高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5.让家长参与作业的完成,批改。初中生完成作业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这段时间内孩子是否认真完成,还是敷衍了事,教师很难把握。确实有些孩子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自觉完成作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经过八年的学习,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参与作业的管理。我曾经尝试过用博客与家长沟通。首先让家长明确今天有哪些作业需要完成,家长可以协助检查,这样就避免学生第二天到校抄袭作业。有一些家长甚至可以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是否正确,第一时间对孩子的作业进行订正。这样一对一的订正效果更好。第二天将答案公布出来,便于家长督促孩子订正作业。这样加强了对作业的管理。事实证明,有家长及时监督的孩子成绩更加优秀一些。
作业时我们的第二战场,如何在这个战场中赢得胜利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真正使作业有效性提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指导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于少年时期,巩固于青年时期。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收到良好的教育,他将来会善待人生,善待社会;一个学生如果在初中阶段遭
到不公平的对待,他将来会对社会发泄、报复。正因为这样,在初中学生这个未完全董事、又胆大包天、却已学会撒谎、抵赖、狡辩手段的时期,是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龄,把他们教育成堂堂正正的人,是我们初中教育者肩负的沉重的责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要求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引领“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实现从以往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如何把新的课程观、质量观、人生观、评价观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去,转化为我们的现实行为,这种思想上深刻的洗礼,非一朝一夕之举,而要靠我们教师在学习中领会,靠在实践中感悟,靠在经验中提高,靠在教学中扬弃。
在我近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中体会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教育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成长为学会学习和形成良好品德、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严把教学的三大基础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在三大环节中教师要放弃“自我”,始终贯穿“为了学生发展”这个主题,心里装着每个学生去工作。
我的体会是:
一、想着学生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目标不再是让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而是怎样引导学生感兴趣,进而去学习、去探究。每堂课都有一个“高潮”——使学生认知结构与教材的知识结构最佳结合。“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是整堂课能否迅速投入的关键。随着电脑的普及,教学资源的共享,创设的方案可谓多种多样。
我在备《酸的化学通性》这一单元时,分析这单元的特点:这是初中化学知识网络结构的开始,知识点多,实验多,化学反应类型多,物质间的反应多。以往学生学到这里总感到内容太多、太复杂,记不住,知识点混乱,造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教师再拿出许多时间复习,学生拿出大量时间练习,才能有所突破。因此再备课时,首先分析学生特点,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但综合、归纳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还非常弱。所以这单元内容采取逐渐引入→加深记忆→理解掌握三步,三课时。在设计第一课时教案中,先画了一张“迷宫图”,图中是本节课涉及到学生最熟悉的几种物质,告诉学生这堂课的最终目地就是让学生变成“酸”走出迷宫。然后准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最基础、现象明显的几个酸的通性典型实验,记录现象,得出最直接的结论,能否反应。最后归纳酸的几条化
学通性,去完成走“迷宫图”。这堂课的设计打破了学生感到知识点多,难记忆的屏障,不自觉地主动投入到我要了解,我要掌握这些知识。为下一课时知识的加深、理解铺垫了一个好的开端。
对于习题课,学生一般都不愿上,枯燥、乏味、单调,大多数教师也不重视习题课的备课,认为只要会做,能讲给学生就行了。其实不然,习题课处理的“精、粗”,关系到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理性升华,能力培养,并且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衡量。关键问题是教师的重视程度,要把习题变成动态知识。每套习题重点、难点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套习题在学生练习中,哪方面容易出错,哪方面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出错的地方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地、有兴趣的去再分析、再讨论,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自动订正。
在有一次习题课的备课中对我的印象很深刻。记得有一道关于几种常见物质的鉴别题,包含的化学知识很简单(班里80%学生都已掌握)但是错误率竟高达90%!备课时我意识到这堂课的“高潮”有了。我把这道题当作开场白,我说今天碰到一道好题,就象我们平时读书一样碰到一篇赏心悦目的文章,非常激动——出题人太有水平了!把我们熟悉的知识点、
题型小变换了一下,让我们最有把握的知识点却使90% 学生丢了分!可想而知,同学们这堂课会怎样!进而“推波”每天同学们自己一道好题改在错题本上。
>初中化学知识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