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官⾄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黄鹤楼》,据说李⽩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下⾯是为⼤家带来的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黄鹤楼/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译⽂
昔⽇的仙⼈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去再也没有返回这⾥,千万年来只有⽩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烟波渺渺更使⼈烦愁!
注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江,⾯对⼤江彼岸的龟⼭。
2.悠悠:飘荡的样⼦。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宴宾客,有⼈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
⾸联
诗⼈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驾鹤杳⽆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中布上了⼀层怅然若失的底⾊,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
小孩英语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然画⾯因⽩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受此景象的感染,诗⼈的⼼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鹤去楼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天荒、海枯⽯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本句具有⼀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岁⽉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写乡关难归的⽆限愁思铺垫,因⽽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不逢时、岁不待⼈的⽆尽感伤。“⽩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
空悠悠”使⼈看到空间的⼴袤,那么“千载”则使⼈看到了时间的⽆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了乡愁。
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转,由写传说中的仙⼈、黄鹤及黄鹤楼,转⽽写诗⼈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隔⽔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个空明、悠远的画⾯,为引发诗⼈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太阳落⼭,⿊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要归乡,然⽽天下游⼦的故乡⼜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迷蒙,眼底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种隐隐的泪花和⼼系天下苍⽣的⼴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对此情此景,谁⼈不⽣乡愁也⽆由。诗作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暮时分诗⼈登临黄鹤楼的⼼情,同时⼜
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
李宇春的图片 赏析⼀
初中英语教学计划
这⾸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情,诗兴⼤作,脱⼝⽽出,⼀泻千⾥。既⾃然宏丽,⼜饶有风⾻。诗虽不协律,但⾳节浏亮⽽不拗⼝。真是信⼿⽽就,⼀⽓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登此楼,⽬睹此诗,⼤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七⾔律诗,当以此为第⼀。⾜见诗贵⾃然,纵使格律诗也⽆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七律,⼈称,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魄宏⼤,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动,⼀如⼝语,不能不令⼈叹为观⽌。这⼀⾸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个⼈,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脸上贴⾦。《唐诗三百⾸》是后⼈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房《唐才⼦传》记李⽩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说此说或出于后⼈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全部⼦虚乌有,李⽩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头就有两⾸:⼀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故⼈西辞黄鹤楼,烟花三⽉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
笛》:“⼀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笛,江城五⽉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
然皆另有所托,并⾮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李⽩之⾔,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说:“唐⼈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来,崔颢的《黄鹤楼》名⽓就更⼤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
五经是什么 以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引⼊远古,⼜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然景⾊交融在⼀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诗历来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七律之⾸。
传说李⽩壮年时到处游⼭玩⽔,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赏析⼆
这⾸诗前写景,后抒情,⼀⽓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代“诗仙”之称的李⽩,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还是暂时⽌笔为好。为此,李⽩还遗憾得叹⽓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名蛇⼭)⽽得名。传说古代仙⼈⼦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云费⽂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发开去。仙⼈跨鹤,本属虚⽆,现以⽆作有,说它“⼀去不复返”,就有岁⽉不再、古⼈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这⼏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们常有的感受,⽓概苍莽,感情真挚。
栖息的近义词是什么 前⼈有“⽂以⽓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说出,⼀⽓旋转,顺势⽽下,绝⽆半点滞碍。“黄鹤”⼆字再三出现,却因其⽓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挥五弦,⽬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忌,诗⼈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乎全⽤仄声;第四句⼜⽤“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也曾写过。是诗⼈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教⼈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崔颢是依据诗以⽴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唱⼊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散调变格,后半⾸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
草绿树并由此⽽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七律,⽽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势是从头⼀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联要紧承⾸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联),要如骊龙之珠,抱⽽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体。杨载⼜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五、六句应有突变,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黄鹤,杳然已去,给⼈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变⽽为晴川草树,历历在⽬,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对⽐,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势因此⽽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化,取得极⼤成功,它被⼈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登楼时,也诗兴⼤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的感怀:“⼀拳捶碎黄鹤楼,⼀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讥笑李⽩:“黄鹤楼依然⽆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上天哭诉⽟帝,才⼜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亭,名⽈李⽩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
游之所。实际上,李⽩热爱黄鹤楼,到了⽆以复加的程度,他⾼亢激昂,连呼“⼀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川⼈⽂,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