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人教版《生物学》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3章的内容。本节是第1章“动物的主要”和第2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延伸,与7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脉相承,并为第6单元第2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
基础点:学生对生态系统和个别动物(如蜜蜂)帮助植物传粉有一定的了解。
障碍点:课前问卷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作为消费者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并无多大的作用,相反还会坐享其成。
突破点:运用实物、图文和数据等资料,指导学生从生物圈尺度分析、探究动物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对分课堂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难点:动物体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BBC视频导入
播放BBC纪录片《神奇的一天》预告片。
导入新课
认真观看视频,惊叹于动物的神奇。
以高清拍摄的动物视频导入本节课,展示了动物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梦见被蛇咬了手回顾: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
分析物质循环的过程。让学生用箭头将物质循环的过程补充完整。
讨论: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会不会停止?如果不停止能否正常运行?
回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
学生在学案上画出物质循环的具体过程,并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学生讨论回答不会停止,但是会减慢。分析得出动物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利用学生之前的旧知识,得出新知识。
通过自己动手画物质循环的过程,构建物质循环的概念。
宝宝呕吐腹泻
通过层级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得出动物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初二生物
展示草原生态系统。
提问:该生态系统有几条食物链?
提问:以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为例,当春季雨水充沛,兔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追问:会无限增加吗?为什么?  引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画一画:将兔的数量变化在学案上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利用投影仪展示。
分析得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资料分析:
我国呼伦贝尔草原曾组织大规模的猎狼行动,野兔数量的增加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提问: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男人上路
数控专业就业前景狼数量的减少为什么会加速操场退化。
思考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学生回答出哪几条食物链。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兔子数量会增加。
经过思考后得出受天敌和食物来源的影响,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加。
学生画好之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可能会出现兔的数量一开始是0、波动之后数量稳定不变等情况,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解决。
从案例的反面思考动物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学生思考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会破坏食物链,破坏生态系统。
通过3个问题串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树立保护动物的正确情感。
学生自己动手画兔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在错误中摸索。加深对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
  理论结合实际,联系社会,关注社会问题。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视频:播放蜂鸟吸食花蜜的视频
  提问:蜂鸟在吸食花蜜时,帮助植物完成了哪项过程?
  提问:动物除了可以帮助植物传粉,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回答:传粉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松鼠等动物可以帮助学生传播种子。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得出动物对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作用。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小结本节内容。
总结本节课重要内容。
有利于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
拓展延伸
    播放仿生视频,请同学们分享一下其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观看视频,相互交流。
将科学与技术和知识联系起来,渗透STS教育。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流畅连贯,过渡语自然。同时本节课设计了许多问题串,这些问题串有一定的梯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物教学离不开鲜活的生活。大量生动资料的运用,不仅帮助学生形成对探究问题的直观认识,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物学。如BBC2017年与中国合作出品的《地球·神奇的一天》电影、蜂鸟吸食花蜜、呼伦贝尔草原猎杀狼等事例。
生的理性思维特点
七、板书设计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促进物质循环
2、维持生态平衡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初二的学生,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中的其他动物,对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还不够系统与完善。本节课的基础点为学生对生态系统和个别动物(如蜜蜂)帮助植物传粉有一定的了解。存在的障碍点课前问卷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作为消费者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并无多大的作用,相反还会坐享其成。突破点为运用实物、图文和数据等资料,指导学生从生物圈尺度分析、探究动物的作用。
本节课面向全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不会很好地理解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课后检测练习效果分析
本节课重点突出,很好的地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BBC《地球神奇的一天》的播放,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对于重点的处理,教师
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物质循环的过程,构建物质循环的概念。通过层级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得出动物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很好地突破了重点,学生真正理解了物质循环的过程。
而对于难点,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投影展示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课后习题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掌握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相关方面的习题,学生一定会越来越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