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1.会写“蜡、烛、伸”等7个字,会写“忽然、地板、烛光、温和、赶紧、痛苦、清晨”7个词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2.朗读课文,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通过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充分表达自己多角度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
(1)开火车认读词语。
火柴 围裙 可怜 哪怕 暖和 火焰 蜡烛 亮光
忽然 地板 烛光 温和 赶紧 痛苦 清晨
(2)听写词语,同桌改错。(火柴、围裙、可怜、哪怕、暖和、火焰、蜡烛、亮光)
2.看图说话,回顾“可怜”。
(1)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看着这幅图画,咱们回顾一下小女孩的处境,用几句话说一说,并在这几句话的开头和结尾用上“可怜的小女孩”。
(2)出示结局,导入新课。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质疑: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了,可是为什么嘴角带着微笑呢?
消除脸部皱纹预设:小女孩死前曾经看到过许多美丽的幻象。
二、研读幻象,读懂愿望
1.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初步了解内容。
导语:让我们走进小女孩看到的幻象,想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交流第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什么时,可能有难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读中辨析,得出看到的是“和奶奶一起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根据学生概括,相机出示课件)
2.研读第一次擦燃火柴,习得阅读方法。
(1)读第5自然段,出文中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读一读。(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学生出后把描写幻象的部分打上加粗的红波浪线)
(2)朗读感悟,读懂愿望。
①指导学生根据语义,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出恰当的重音,感受火光的奇异、火炉的精致、炉火的旺盛。
②联系课文中小女孩的处境,说一说: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看到这样的火炉,你是什么心情?又会怎么做?
预设:抽出火柴时,那么紧张,火柴划着了又是那么激动,看到火柴发出奇异的光,又是那么惊奇,感受到温暖是那么兴奋。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体会的心情读带感叹号的句子。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③读后引导: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一根小小的火柴有这样的光亮吗?真的能带来这样的温暖吗?为什么小女孩会有这样的幻想呢?聪明的你,能读懂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吗?
(3)小结学法。
①引导交流: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一次擦燃火柴部分的?
②教师小结:先出擦燃火柴后看到的幻象,再读出幻象的美丽,最后在读中体会出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3.迁移学法,读懂其余四次愿望。
(1)学生按教师要求自主研读。
出火柴擦燃后看到的幻象,画上波浪线。
自主朗读,读出幻象的美丽、奇异。
小组内讨论:透过小女孩的幻象,你看到了她怎样的愿望?完成图表。
(2)交流阅读成果。
①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应的句子,学生朗读展示。
②利用填写的图表,交流幻象背后的愿望。
这一环节首先从整体入手,概括提炼出5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然后以第一次擦燃火柴为例,通过朗读感受幻象的神奇,从而感受到小女孩内心的渴望。让学生掌握学法后,自主阅读,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回读课文,再悟愿望
1.整体阅读,发现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变化。
教师引导:小小的火柴,多么神奇,带给我们小女孩那样美丽的幻象,让我们感受故事中的想象多么丰富、奇妙。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到那些描写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读一读,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关注擦燃火柴的变化,再悟强烈愿望背后的“可怜”。
(1)阅读后发现小女孩擦燃火柴的行为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交流。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识别图片文字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导语:从不敢到犹豫,从犹豫不决到一根接着一根,从一根一根到擦燃一大把火柴,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小女孩这样做呢?
(2)把现实与幻象形成对比(幻象源于现实):现实的寒冷、饥饿、痛苦、孤独等与幻象对比更能体会小女孩的悲惨。
引导:每一次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看到的是什么?
(3)教师小结。
一根小小的火柴,不过萤火之光,可对于小女孩来说,却是如此温暖,如此美好,如此幸福,一旦靠近,便再也控制不住想要紧紧抓住,可是眼前的幻象一次次破灭,希望一次次落空,所以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直到最后,不顾一切,想要留住慈爱的奶奶,留
住这世上曾经唯一疼爱过她的奶奶。
(4)入境体会。
引导:我们看到了小女孩对幸福如此强烈的渴望,同时,我们的心也为之轻轻颤抖,是什么使我们的心为之颤抖呢?(学生交流)
一个多么可怜的小女孩!
一个多么悲惨的小女孩!
金水宝说明书一个多么孤单的小女孩!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美妙的幻象与内心的渴望都不过是作者描写的表象,作者经由这个表象要传达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如何对话?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的行为就是对话的入口。因此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关注火柴的变化,拎出擦燃火柴的句子,集中感受小女孩的渴望,同时对比朗读美妙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
最后把自己放进文本中去,让学生深切感受小女孩的可怜、悲惨和孤单,对小女孩产生深切的同情。
四、探索主题,走向童话
1.研读“微笑”。上海财税网
(1)学生自主朗读第10自然段。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导语:小小的火柴,一次次擦燃,一次次熄灭,美丽的幻象一次次出现,一次次破灭,同学们,小女孩擦燃的仅仅是火柴吗?破灭的仅仅是幻象吗?
引导: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深深打动了你?小女孩为何微笑?
没有温暖,没有食物,没有关爱,在这样悲惨的处境里,小女孩有过抱怨吗?有过哀痛吗?在擦燃火柴的过程里,她心里只有什么?
预设:只有希望、只有温暖、只有光明、只有幸福。
引导:这希望、这温暖、这光明、这幸福是谁给予的呢?仅仅是火柴吗?仅仅是幻象吗?
小结:是小女孩一颗向往美好的心啊!心怀美好,追求美好,哪怕处境悲惨,也能让小女孩嘴角带笑,哪怕冻死街头,也会幸福安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