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休闲发展史
一.西方休闲发展史
1、原始社会的休闲
在原始社会中,不存在有意识的休闲和选择性的休闲,在这个时期,休闲没有形成独立的社会形态,劳动和休闲是相互伴随的,两者间的界限很模糊。
2、工业革命前的古代休闲: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休闲:背景:典型的奴隶社会
古希腊:
•休闲观念:注重精神层面的诉求
•休闲活动:政治、哲学、教养活动、学问、美术、趣味活动、宗教文化仪式、竞技大会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学术简历
古罗马:
•休闲观念:重视休闲的感官体验与享受,趋向于物质化
•休闲活动:观看斗剑、赛马、角斗;洗澡、赌博
总结:古希腊、罗马时代休闲与劳动对立,休闲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权。
(2)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休闲:欧洲中世纪——休闲的黑暗时代
•背景:以封建土地关系为基础和天主教控制力较强的时代
•休闲观念:重视辛勤的劳动和冥想,祈求拯救的冥想是休闲的最高境界。
•休闲活动:宗教仪式、周日活动、以及在教会广场及村落公用广场举行的仪式
•参与阶层:统治阶级(封建领主与骑士集团);城市市民阶层
文艺复兴时期——玩乐的黄金时代
•背景:中产阶级勃发兴起的时代
•休闲观念:人文主义思潮;文化消费繁盛;平民休闲的自由
•休闲活动:以智力和艺术追求为中心的沙龙活动;乡村漫步游憩;游学游历
•参与阶层:统治阶级(封建领主、贵族)城市中产阶级、平民
3.工业革命后的近代休闲
工业革命对休闲活动的影响:
•工作的性质、场所和人们的居住地改变——人丧失了完整性
•社会结构改变,尖锐的劳资矛盾——工人的休闲成为社会性问题
•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影响催生了新的休闲方式——理性消遣运动
小结:工业革命不仅丰富了休闲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休闲摆脱了阶级的困扰,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选择。
理性消遣运动:是工业革命时期,由中产阶级倡导推动的一场休闲方式的变革运动。其内
容多与教育、乡村休闲、户外运动、观赏研究自然、阅读等有关,强调用知识、自我提高和健康等更持久的高雅休闲替代那些仅有瞬间快乐的娱乐方式,其实质是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延伸到工人阶级,对工人阶级进行教育和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4.现代“大众休闲”
19世纪90年代(1874年)后8小时工作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后,北美开始普遍推行双休日。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财富增加逐渐惠及到了工人阶级,大量休闲活动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的消费范围。 20世纪30年代,政府、老板、工会都致力于公众休闲活动,愈来愈多的休闲领域被商业化。从此,休闲活动不再是富有阶层的专利,更多的大众参与推翻了贵族们对休闲的独占。
休闲观念的变化:
•工业革命早期:休闲主要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恢复体力、调整心态以便重新投入工作。
•20世纪上半叶:人们更趋向于从休闲中寻人生的意义,把休闲理解为人们选择的一种能发挥其禀赋特长,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活动。
二、中国休闲史
1、中国古代休闲史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结构,农业耕作文明决定了我国古代休闲娱乐活动对自然天时、农业耕作周期的依赖。
休闲思想与休闲活动的二重性特征:
•思想上,古代休闲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一直被主流思想排斥鄙夷。
•活动上,人人具备休闲娱乐活动的能力,活动内容丰富。
•中国古代休闲集中于农业节庆,休假制度完备。
北宋休闲(北宋文人的休闲方式)
艺术类:琴、书、画的创作表演和欣赏
收藏类:表现文人雅趣的古玩、字画收藏
饮趣类:品茗、饮酒,具有闲适和聚会交友特征
类:以娱乐为目的,不进行比赛
游憩类:郊外寺庙道观和名胜处的观赏、游玩
禅修类:个人的人生修养体验,非专门的修道
狎妓类:有文化包装,并与艺术相伴相生的活动
怡情类:豢养宠物、养花观鱼
诗社集会:寄兴适情赋咏
运动类:马球、蹴鞠,不以竞技和盈利为目的
晚明休闲:1、阳明心学及其促成的晚明“崇奢重适”的生活风尚
2、李渔与《闲情偶寄》:◆李渔的多重身份:通俗文学家、杰出的导演和戏曲理论家、文化商人 ◆《闲情偶寄》的价值
中国古代从理论层面探讨并论述休闲活动的第一书。一部寄“有益世道之心的微言大义”于“闲情”的“庄论”。
中国古代休假制度:汉代“吏五日得一下沐,日至吏以令休。”
•唐代:官吏每10天休息一次;元旦、冬至各休7天;寒食、清明4天;中秋、夏至、腊日各3天;正月7日、15日等20个日子各休一天。
•宋代:1年有76天假
•明代:增加春节5天,元宵节10天。山东一本线
2、中国近代休闲史
战争后中国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期,我国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受西方影响,在经济转型的同时,也经历了一场由农耕时代向近代工业社会演变的休闲革命。
•休闲活动已被看做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手段。
嫌疑人x的献身txt•休闲活动不只是简单的经济消费形式,已经成为人们与社会沟通,与他人交往的社会途径。
正应力计算公式•休闲消费开始摈弃崇尚节俭的农耕文化观念束缚,按照近代商品经济社会的逻辑运行,奢侈、铺展逐渐被视为休闲消费时尚的标志。
•休闲活动方式出现了大众化、商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中外休闲比较
1、中西方休闲思想差异
•中国传统的休闲思想往往同个人的修身养性结合在一起,注重人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古代西方的休闲理论则常常与个人的幸福快乐交织在一起,强调借助于休闲活动,寻求浓烈和刺激的感官享受,并通过具有极大发展张力的活动形式,充实和完善以自我为主体的人格意识。
2、中西方休闲活动形态差异
中西方休闲活动形态最根本的差异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活动形式的“静与动”、活动方式的“个体与体”。
中国传统休闲思想的本质特征:
强调休闲活动对人格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与人的德行升华相联系。
•突出休闲活动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性。
•主张人文比拟精神在休闲活动中的象征性。
•倡导休闲活动的愉悦性。
第二节:休闲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一、休闲的概念
1、基于时间的定义•
观点:休闲是指从一天24小时的绝对限制中扣除生活必需时间和工作时间后所剩余的自由
时间,即人们在完成了劳动和其他义务活动之余所拥有的时间。
•优点:容易量化,采用频率很高
•弊病:时间的分类有着明显的相互重叠现象,对所有活动进行的时间精确分类是很难做到。
2、基于活动的定义
观点:将休闲看作是在自由时间内的活动或体验,这种活动主要包括休养生息、自我娱乐、增加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团等。
•优点:便于操作、量化
•弊病:休闲活动项目选择是“主观的”
所选休闲活动项目多为积极的制度化的休闲方式
休闲是自由时间的活动,这种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娱乐和休息等普通活动,一种是发展智
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高级活动。休闲既包括积极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某些消极被动的消遣活动。但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
--------------马克思
“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而自发性地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杜马哲迪尔
休闲三层次:
•放松:放松乃休闲之始,因为人需要克服疲劳;
•娱乐:提供休闲的转移功能,使人们脱离自我以及所关注的事情,娱乐使我们超然忘我;
•个人发展:个性发展是休闲最为持久的组成部分,它使我们作为个体得以扩展,使视野开阔,生命更有意义。
3、基于态度的定义
观点:将休闲活动看做一种心态或生存状态,即认为休闲就是一种个人的感受体会。
•价值:将休闲与自由联系起来
•弊病:割断了休闲与外在社会化活动间的联系
基于个人态度的休闲界定非常主观、泛化
4、基于制度的定义
观点:从制度角度来定义休闲,其要旨在于揭示休闲的本质与工作、婚姻、教育、政治、经济等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价值:将休闲视作社会背景和社会制度中产生的现象
•弊病:忽略了个体的休闲经历与本能因素
二、休闲的特征
从活动方式看:
1、解脱性:休闲是生存以外的活动,它具有将人从形式的、制度的社会义务和约束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的特性。
2、自由性:休闲是自发的活动,是人们根据个人的个性、兴趣、需求自愿选择的乐于参与的各种活动,是主动的,没有强迫性。
从活动目的看:
3、趣味性:休闲是为了获得纯粹的快乐而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要具有乐趣、轻松与消遣的特性,能够使参与者愿意付出热情,并感到愉快和满足。
4、发展建设性:休闲活动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它能使人身体强健、理智清醒、道德高尚,并能张扬人的个性、显示人的雄心,放飞人的梦想。
三、休闲的功能
1、休闲的生理修复与健康功能
•工作带来的压力是使人疲惫,丧失健康的主要原因。
•积极地休闲是人们完成由传统的医疗健康走向现代的身心健康的推进器。
•积极地休闲要求人们要:“多休息、 多接触、多活动”
2、休闲的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指人们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体习惯的过程。
(1)休闲对人社会化的影响:
•休闲影响人的社会行为规范 •休闲培养人的社会地位的认同感有关春节的资料
•休闲塑造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
(2)家庭休闲功能及其演变
•家庭结构改变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逐步走向一体化
(3)社会体组织的休闲功能
社会体是“具有一种同样的身份和某种一致感情的两个或更多的人,他们不仅经常交流,还共同具有某种目标和对各自行为的期待。”
•工具性及培训功能 •表意性及培养具有责任感的合作精神的功能
3、休闲的经济功能
(1)休闲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2)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
(3)增加就业 (4)促进公平分配 (5)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休闲消费增加就业:
•休闲消费的发展是建立在工作时间缩短的基础上的,在连续生产的技术条件下,工作时间的缩短将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休闲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同样多的消费支出条件下,休闲消费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增加。
•休闲业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休闲消费的增长还会引发其他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
休闲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因为休闲消费属于较高级的需求消费,它的兴起必然会带来供给结构的一系列变化,从而催生一些新的产业和部门,使得一国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最终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
•休闲消费的发展提高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使其结构向理想的“三二一”结构演变。关于元宵节的资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