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灵魂
据媒体报道,余秋雨当年的成名作《文化苦旅》经本人新写重编后出版。我还没有看到新版书,但我对此书长达二十年的争议一直是比较关注的,这确实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个很“奇葩”的文化现象。如何评价这些年来对此书的争议,如何看待这部文化名著二十年来的遭遇?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关联着中国文化改革开放历程和现状的问题,有必要加以评说。
费城故事简介
每当看到多年来一直摆在我书架上端的《文化苦旅》,我总是难忘它当年所引起的轰动。这本1992年出版的散文集子,它虽然只是出自当时还并非专业文化学者之手、部头也并不大,但却是80年代一度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热”的一项成果。作者大胆冲破多年来笼罩中国文化界的僵化陈腐思想观念的束缚(可谓“苦旅”),第一次以大文化的视角和新鲜的文化观念解读历史人物和事件,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因此,此书一出即走红全国,并远销港台、海外,长期高居畅销书榜首,其中《苏东坡突围》烩灸人口,《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一些优秀篇章被选入了教材,影响了众多乃至几代文化人。余秋雨也一
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文化英雄”。
然而历史也真是喜欢悲喜交集,一种奇怪的文化现象出现了。余秋雨的这部作品一方面在读者中引起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一方面却在民间文化人士中引发强烈而持久的争论。就在《文化苦旅》出版伊始好评如潮后不久,媒体上各种非议、批判就接踵而至。二十年来针对这部作品以及作者本人的批评文章不计其数,甚至还有人出版了专门的书籍来大张挞伐,如《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现象再批判》等等。而当网络舆论时兴之后,余秋雨则莫名其妙的成为各类粉丝讨厌的家伙,谩骂和口水几乎将他淹没。昔日的“文化英雄”简直成了一匹路人喊打的落水狗,这着实不能不令人感叹嘘嘘。
对于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余秋雨本人在新版序言里说这是“二十年来由 ‘联欢’和 ‘联谤’组成的文化二元结构”,其实有些言不及义。我则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文化现象,是跟这二十年来中国的文化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直而言之,《文化苦旅》的遭遇正好折射出我们这些年来文化生态上弊端和畸形。
青春奋斗物语
回想这二十多年来,文化开放的口号没有少喊,文化的思潮不停涌动,文化的观念已经多元,文化现象斑驳陆离,那么,为什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反而不受待见呢?为什么它“苦旅”的成果既没能得到主流文化的权威肯定、它的文化思考也没有得到文化界人士的普遍响应和继续深入?为什么它散发的文化精神没有能够发扬光大、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会越旅越苦?
霜冷长河首先,我认为这跟这些年来文化思想创新的锐气挫失有关。早在2006年,我就曾经在评论凤凰卫视开办《秋雨时分》文化节目时说过,批判者对《文化苦旅》文字内容挑错和批评也许并非完全出于恶意和非难,其中确实有一些经不起咬文嚼字的笔误甚至文化常识错误;不过也应该看到,这种属于“大写意”的文章,虽然从“工笔”的角度看难免存在许多“细节”问题,但这些细节问题是不能掩盖其新锐的思想锋芒和人文态度的,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其文化创新意义的。那么为什么批判者会断然蔑视和否定这部作品的文化创新意义,而且在新闻、文化界得不到舆论制衡,一度出现一边倒的舆论倾向呢?这只能说明在这一时期,整个思想文化界创新的锐气减弱了,开放的气度狭隘了,80年代出现的那种“文化热”的风头之劲已经不复存在了。
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回顾分析这二十多年来文化思想的变迁和现状,就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在这种文化氛围和生态下,其实不只是《文化苦旅》这样的作品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整个文化界也少有思想观点新颖的作品和文章出现。包括余秋雨本人,实际上也再没能继续他的文化苦旅,他后来发表的文章和文集,包括《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等,都失去了当初的锐气。这种文化氛围和生态,确实如同余秋雨所说、“未必是中国文化的真正魂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化苦旅》二十年来的遭遇不仅是一部作品一个学者个人的遭遇,也是文化气候和生态变化的反映,这是值得所有文化人以及整个文化界认真反思的。
至于余秋雨这位昔日的“文化英雄”之所以背时倒运,其实也是这二十多年来文化风气的败坏造成的。我并不否认余秋雨个人在文品人品上确有疵瑕,但是恶意攻击他的缺点错误、甚至翻他在中的历史老账、抡起政治大棒,给他扣上“虚假”、“余孽”等帽子显然是有失公道的。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我们不能因人废言,否定他的文化创新精神,让整个文化都沉入酱缸;二是不能因为他出头冒尖成为“文化英雄”,就刻意把他拖下水,文化人都互相纠缠成一篓鳝鱼。我认为人们如此对待余秋雨其文其人,正是说明这些年来文化界风气不正。
毋庸讳言,90年代以后,多元的文化观念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文化界思想混乱,经济活动也把许多文化人商品化了。中国自古就有的文人相轻、文人无行沉渣泛起,突出的表现就是恶性争名逐利,互相打压踩踏,谁冒尖就起而攻之,谁也别想成为大师。这就是余秋雨哀叹自己“不具备任何权力背景,而成为攻击焦点”的社会原因。这样一来,不仅余秋雨树大遭风,更严重的是真正的文化创新难于得到好评和公认,冒尖的人才往往惨遭埋没难于出头,整个文化生态显得保守压抑,僵化沉闷,失去了应有的生机。而更可悲的是,这种现状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人自己造成的,包括余秋雨自己,谁也不能只怨天尤人。
10月11日休息吗我认为,这也许就是二十年来,《文化苦旅》之所以越旅越苦的根本原因。
如今,余秋雨对旧版《文化苦旅》进行了大幅度增修,据说删掉旧版37篇文章中的13篇,新增文章17篇,其中入选教材的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老实说,我对新版是否好于旧版,能否保持发扬旧版的文化反思和创新精神持怀疑态度。更何况他在修改中“将一个原有的文化反思篇章用新颖的悬疑笔法,脱化成一个意蕴繁复的戏剧故事”,还进行了大胆想象和适时的“穿越”,这不
明明是因为有难言之隐、在故意玩弄避实就虚的花招吗?事实上,在整个文化生态都还有待于从根本上改善的情况下,改版《文化苦旅》是很难有新的突破和进展的。
不过,在历经三年的增删改写修订中,余秋雨对自己文化苦旅的“游子”经历还是有所感悟的。他说“在读了很多很多书,经历了很多很多灾难之后,我终于蓦然醒悟,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是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从此,我的脚步再也不会蹈空凌云,我的文笔再也不会高谈阔论,我的思绪再也不会离开莽原苍生。”但愿真如他所言,“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或许我们的文化改革开放和复兴强国的进程不再成为苦旅。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
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