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
  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
  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
  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
  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鲜明特点。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
  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
  (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
  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
  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
第一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掌握“五四”文学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
  讲授内容:
  1、 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
  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1、文学革命的准备:
  (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
  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
  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
  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
  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
  e、域外小说翻译
  (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
  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b、文学市场的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 
第二章 鲁迅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理解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情感焦虑。掌握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传统与“独语体”散文和“闲话风”散文。
  讲授内容:
  1、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2、小说创作:《呐喊》、《彷徨》及《故事新编》。
  3、 散文创作:《野草》、《朝花夕拾》。
  4、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重点:作为文化先驱的鲁迅和作为文体家的鲁迅。
  难点:鲁迅作品的文化品格。
  一、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1、从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说起。
  余杰:对于英国人来说,在英国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也永远说不清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者对于现当代的中国来说,似乎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楚的鲁迅。很多所谓“专家”对鲁迅的研究、对鲁迅的讨论,与其说是在研究鲁迅本人及其思想,不如说是在通过“鲁迅”这一旗帜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立场。每一次关于鲁迅的激烈争论,其实都是当下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为当下的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刺激性的思路。
  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大概有这样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第一种:作家王蒙这样说,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一场地震”。在他的文章中还说:“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好吗?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是非常伟大的事情,如果有五十个鲁迅,我的天!”
第三章 二十年代的小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五四”及二十年代小说的整体风貌。理解“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掌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文体特点。
  讲授内容: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1、“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2、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3、“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型叙述小说。
  4、通俗小说。
  重点:主观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
  难点:“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小说从传统的“小道”走出来,登上大雅之堂
  2、小说肩负沉重的社会使命
  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紧接着第二年,他的《孔乙己》,《药》等名著也相继问世."五四"小说就此拉开了序幕.
冉冉上升
  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在清代,正统的士大夫文体中仍拒用小说的词汇和典故。但到了清末民初,小说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移动已然开始。从知识读者的阅读情况分析,人们已发现经史不如八股,八股不如小说。1902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为把小说与维新革命相联系,竭力强调小说的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今日欲改良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梁启超:《论小说与治之关系》),由此发起的"新小说"创作,成绩虽然不大,却对进一步提高小说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章 郭沫若的创作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郭沫若的创作。理解郭沫若《女神》所体现的“五四”时代精神。掌握《女神》开一代诗风的历史贡献及郭沫若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
  讲授内容:
  1、《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及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和形式。
  2、从《星空》、《瓶》到《前茅》、《恢复》。
  3、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重点: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开创性;《女神》自由体诗歌的形式特征。
金子怎么辨别真假  难点:《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及形式特征。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的《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
报》等刊物。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第五章 二十年代的诗歌
  教学目标:让学生让学生了解“五四”白话诗运动及其早期白话诗的诗体特征。理解“五四”诗人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及“纯诗”概念对新诗形式建设的意义。掌握初期象征诗、新格律诗的诗体特征及前期新月派诗人针对新诗诗体建设所做的“规范化”努力。
  讲授内容:
动物的名字
  1、“五四”新诗运动与早期白话诗。
  2、郭沫若之外,冯雪峰、潘莫华、应修人、汪静之、冰心、宗白华、冯至等人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3、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诗人针对新诗诗体建设所做的“规范化”努力。
  4、“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重点:前期新月派诗人的新格律理论及其艺术实践。
中国当代作家  难点:由新诗格律化实验而引发的新诗诗体建设的方向问题。
  一、“五四”新诗运动
  (一)晚清"诗界革命"的局限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人手。--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梁启超把"诗界革命"的目标定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这样,晚清的"诗界革命"就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根本变化的新诗,在当时并未出现。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的倾向。这也构气馁怎么读
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晚清诗界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摹仿风气中。
中国当代文学史部分
第一讲:文学进入“当代”
  一、当代文学的前世
  1、革命文学:1928年,由共产党员作家组成的太阳社创办了由蒋光慈、钱杏邨主持的《太阳》月刊,同时,刚从日本回国的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主持的《文化批判》创刊,这些刊物在上海共同倡导“革命文学”。新文学阵营出现“分裂”。为后来左联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2、左翼文学:1930年3月2日,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冯雪峰出席了成立大会。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周扬等人都先后参加了左联。左联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周扬还引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这一创作方法影响深远,延续到当代。左联的组织形式也为当代作家的组织形式提供了借鉴。
武则天和李世民的关系
  3、抗日根据地文学:抗日战争时期,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的抗日根据地文学,出现了成为当代文学样板的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作品。除了意识形态方面自觉配合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之外,这些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自觉追求以及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利用。
  4、解放区文学: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根据地发展成为解放区,孙犁的小说逐渐成熟,丁玲实现了其小说创作的转型,赵树理为首的山西作家已经形成雏形,《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奠定了革命传奇小说的基础,《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成为当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范本。刘白羽的战争小说为当代史诗型战争小说提供了模范。1949年5月,由周扬主编、新华书店出版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就是由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学作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