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重点】
诗歌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以《饮酒其五》《春望》为例
“知人论世”是比较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输入法修复
这就要求我们在赏读诗歌时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状况有所了解,尤其是教材中的重点作者。
例如,在赏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时,我们应该首先了解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饮酒》组诗创作的背景,方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早年生活: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在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因此,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仕宦生涯: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
隐居生活:陶渊明自从辞官彭泽县令,他便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陶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饮酒》二十首即为陶渊明隐居田园时所作,我们来看一下《饮酒》(其五)全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居住在热闹的现实社会中,缘何没有听到车马的喧闹呢?作者自问自答,因为“心远”,陶渊明在思想上绝弃荣华富贵之念,这与他人生经历中“无为五斗米折腰”的经历密切相关。心志高远,所以地偏,此句写出作者悠然自得之感、超凡脱俗之志。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说过——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界。凡人与圣人没有不同的居所,都住在一起,没有环境的不同,只有人们的内心不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为诗评家所赞颂,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这样评价: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以说,陶渊明在诗中达到了物我相忘的无我之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二句写出了作者所见之景,夕阳西下,山笼罩在余辉中,鸟儿自由自在,成结队地飞回巢穴,大自然如此恬静美好,作者的心境也与自然融为一体。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美好的大自然中有我的志趣,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真意”为何?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真意”即作者的自然之趣、归隐田园的恬淡闲适之情。
我们在赏析杜甫的《春望》一诗时,也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杜甫的人生经历主要分为四部分。
年少优游时期:杜甫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望岳》便创作于这段时间,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
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困守长安时期: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
战乱流离时期: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肃宗,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千古名作《春望》。
刘墉作品
蜀中漂泊时期: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官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杜甫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
舟中长逝: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
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从杜甫一生的经历及诗歌创作来看,“忧国忧民”这一主线始终贯穿始终。而《春望》正写于安史之乱时,杜甫挥笔写下沦陷了的长安的悲惨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强烈的忧国思亲之情。春夜喜雨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小学英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言情小说大全
首联写出作者长安沦陷后的萧条景象。颔联是杜甫著名的两句诗,我们需要结合背景来理解。“感时”即感伤安史之乱时动荡时局,“恨别”指作者一家人离散之苦,此时的杜甫离别家人只身北上投奔唐肃宗,无奈被叛军俘虏。这两句一般解释是,作者因感时恨别,见了花儿就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不论哪种观点,此时此景,
作者感伤时局、思家念亲的情感是一致的。
颈联“烽火连三月”写出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仍连续不断。“家书抵万金”,写出了与家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作者为何“白头”?结合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因“国破”、“感时”、“恨别”而白头。作者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时“忧国思亲”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道歉信格式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提出了评价前人的原则性意见:“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要而言之,评价古人,要做到“知人论世”。诗歌鉴赏亦是如此,我们要做到“知人论世”方能发掘诗歌中的精要所在。
在赏析《<;饮酒>其五》《春望》时,我们必须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方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因此,我们在学习、鉴赏诗歌时要努力通背景简介及课外资料,尽量把握名家的人生经历及名作的创作背景,这样我们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