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一、导入
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
这,是一张轮椅,一张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轮椅。它代表着一种沧桑、一种磨难。
这,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绝不平凡的人。从这张相片我们可以看出,他拥有一种乐观、一种豁达。
中国作协专业作家。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恰恰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二、文章两个部分,分别讲什么?
我与地坛
我与母亲
三、分析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自读第一部分,思考前两个问题
● “我”为什么要去地坛?
● “我”在地坛中追寻什么?
● 地坛给了“我”哪些启示?
(一) 作者为什么要去地坛?
1、 作者说我与地坛之间有着一种缘分
●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两种说法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身,延及我家。二者的变化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
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后来,作者双腿残废,哪儿也不能去,只能去离家最近的地坛。
2、 这种缘分不仅仅指“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而是精神上的相通。地坛是他的精神家园、灵魂栖息地。所在就像作者说的: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不到工作,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文章第一小节中写道:“……一座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 “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一个世界”指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中的“我”残废了双腿,失魂落魄;“另一个世界”是指地坛。
“我”: 一个残废的人 废人 失魂落魄
地坛:一座废弃的古园 野地 荒芜冷落
这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和一座被人遗弃的古园,两者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史铁生截瘫后,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身体里只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每周要做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
3、地坛让作者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看清生命
●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认识自己。
教师守则抓住意象:
琉璃 朱红 高墙 玉砌雕栏 ——人工的雕琢
老柏树 野草荒藤 太阳 ——本真的模样
(二)“我”在地坛中追寻什么?
1.我为什么要出生? 无须思考
2.我该不该? 顺其自然
3.我应该怎么去活?
(三)地坛给了“我”哪些启示?
再读课文,听一听地坛的述说。
地坛其实不会说,地坛只会向我们展示它自身。
文章哪些部分在集中笔力描述地坛,从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正如作者所说,这个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在这里,作者写园中的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我”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到了答案: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现在来回答作者在地坛中的追寻:
1.我为什么要出生? 无须思考
2.我该不该? 顺其自然
3.我应该怎么去活? 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地活着
关于“我应该怎么去活”,让我们再来看看地坛:
●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譬如……;譬如……;譬如……;譬如……;譬如……。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落日 雨燕 孩子的脚印 古柏 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落叶
世上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见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作者曾经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瞒珊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解释。
(四)小结
地坛: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但并不衰败 肆意雕琢但不能改变
我:怀念母亲的句子一个残废的青年
失魂落魄 珍爱生命 双腿残废 精神不变
(五)延伸
呈现两幅图画:千手观音 生命之翼
四、练习
1、关于地坛“概貌”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语)
躯体残废但并不颓废
2、关于地坛“内涵”
荒芜的陈迹 处处散发着生命的火花
月华沉梦 时时闪耀着灵性的光辉
3、关于“感悟”
①“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抚摸着中国的土地”(戴望舒诗句)
我用我截瘫的腿脚,丈量着地坛的方圆
②“黑夜给了我一双黑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光明”(顾城句)
命运给了我一具残疾的躯体,我却用它来支撑信仰
4、关于“我” 与地坛之“关系”
我是地坛十五年来静静的守望人
地坛是我十五年来默默的见证者
5、关于“生死大义”
“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作者语)
对死亡的看淡意味着对生命的呵护
五、我与母亲
自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我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为什么?
我在地坛的时候,母亲在做什么?
母亲盼望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我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母亲已经不在了”?
(一)读1-3段,思考:我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想阻止我去地坛,又不敢阻止;
想问一些事情,又不敢问;
怕我出事情想跟着去地坛,又不敢跟去;
想让我到一条出路,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能否到
母亲理解儿子,尊重儿子,维护着他的自尊,送他去地坛,但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以无法不为儿子担忧;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好好地活着,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自己的路,希望儿子能到一条走向幸福的路,但又没有成功的把握。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
体会这些句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
我所随的,是自己的不幸,而母亲则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的痛苦,所以,母亲是活得最苦的。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二)我在地坛的时候,母亲在做什么?
母亲所能做的,就是“帮”我上地坛,在家里担心我,有时候到地坛来我。
(1)“帮”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2)在家里担心“我”: 心神不定 坐卧难宁 痛苦与惊恐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
(3)到地坛来我:悄悄地 缓缓地 茫然又急迫
读第8段,体会这些句子:
她来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步履茫然又急迫
(三)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
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文章第9节中讲到,母亲盼望我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到底是什么吗
一条自立、自强的幸福之路。
(四)我对母亲
葬花辞(1) “我”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从“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到理解母亲,报答母亲,告慰母亲,怀念母亲。
小年的由来第7段,作者多次提到“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内心的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我”时的焦灼与茫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