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1.教材分析
“部编本”语文教材,注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编、内容安排等方面。其中传统文化篇目增加是明显的表现,增幅达80%,占所有选篇的30%,三年级上学期已经进入了简单文言文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古诗文有多元的育人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
本单元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元。本单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守株待兔》是一篇言简义丰的文言文,《陶罐和铁罐》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凸显人物形象。《鹿角和鹿腿》鹿在遇险之际的顿悟。《池子和河流》这篇寓言故事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本单元的语言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可以说是以前学习寓言的延伸,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中,联系生活实际体悟蕴含在故事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是本单元的第一篇寓言故事,也是一篇文言文,选自《韩非子·五蠹》。它以精练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但农夫再也没有捡到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废了,农业也被宋国人笑话。文章语言凝练,意义深远,却不失形象生动,本文是学习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延伸,需要进一步构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结构。
本课的教学中,链接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结构,一步步搭建读的阶梯,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质疑、组内探究、组际交互,开放课堂,捕捉课堂资源的生成,在多向互动中让学生理解本文大意,体会文章寓意,并体会寓言故事来自于生活和蕴藏道理的体裁特点。在“用结构”方面,组织学生能尝试运用已知的学习“工具”,亲身体验知识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结构。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过去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己阅读课文,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具备良好的质疑能力。在小组合作
学习方面,已经形成组内自主讨论学习,部分学生能认真倾听并补充发言。但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仍有部分学生课堂上参与度不高,生生之间倾听与评价的能力较弱。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狐假虎威》、《亡羊补牢》、《我要的是葫芦》等寓言故事。课外阅读方面,孩子们对寓言故事很熟悉,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买椟还珠》、《龟兔赛跑》等,对《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情节不陌生,该故事以文言文形式出现进行学习,对学生而言是头一次。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寓言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的特点,但联系生活实际,体悟故事带给自己启发的能力仍不足。
三年级上册学生已接触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经历过文言文的学习过程,初步了解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可以初步运用读—解—悟进行结构化学习,了解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连词成句等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但对古文古诗词这一类的古代文体的学习,更多是停留在在读准字音,对节奏韵味的体会没有个性化。部分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有限,理解文本的能力较弱,清晰表述对文本大意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在大问题引领下,通过多向互动,合作探究,聚焦资源生成,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内化学生方法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类结构思维策略。
教学目标:
1. 以读促解,多种方式读文,解决字词障碍点。
2.运用已有学习经验构建新知,读懂文言文大意,活用学习结构。
立冬诗词十首3.多向互动,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读懂文言文,并能在层层深入学习中,由文及己,悟出文章蕴含道理。
教学难点: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习得能力,悟出道理。
教具准备: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寓言故事的成语,回忆学习寓言的方法:读(读准读通)——解(理解文本)——悟(感悟道理)。
2.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设计理念】链接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并通过质疑课题,培养
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本课学习做准备。
二、读通文言文,感受语言特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通过学习单自学解决字音,聚焦难读、难学,全班互动解决。
(2)字词回归文本,出示难读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检查自学情况。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读出文言文节奏,激发学习兴趣。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范读,生自读、小组互读、小组展示读。
(2)读出节奏:师生承接读、生生承接读、变换格式读。
(3)熟读成诵:填空读、繁体字版本读。
【设计理念】通过初读,扫清字词障碍。充分尊重学情,一步步搭建读的阶
初中作文成长的烦恼梯,在喜闻乐见的诵读中读出文言文的韵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也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亡羊补牢教案三、理解文言文,体会文言经典
1.默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如看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理解文言文大意,不懂的提出质疑。
2.小组合作学习古文大意:先自说意思、接着你说我听猜一猜、小组合作串连说等。
3.小组分享展示说古文大意。
4.全班汇报交流,共同释疑。 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特点:
(1)课件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与“兔子跑得太快,撞到树桩上,撞断脖子死掉了”师生合作读,问:你发现了什么?
(2)生汇报,小结得出文言文特点:言简义丰、多为单音字等,了解按语义断句规则
5.同桌合作,尝试背诵课文。
【设计理念】唤醒学生已有方法结构,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质疑、组内探究、
组际交互,实现资源碰撞,多种形式从感性角度触摸文言文特点。
4、感悟寓言道理,得到故事启发
1.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谈一谈你的发现。
2.相机引出“耒”字从金文到篆书,再到楷体的字源演变,拓展含有“耒”字部的字,如“耕”,指导书写“耕”字。
3.你想对图中的农夫说什么?
4.通过学习这篇寓言,联系生活实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5.小结:看板书,结合单元“寓言”这一主题,归纳寓言特点。
【设计理念】以课文插图为载体,从“耒”字说开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
魅力;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感悟文章寓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后的体会,懂得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赶海的小姑娘舞蹈五、拓展类文阅读,强化结构意识 1.自读文言文《龟兔竞走》
思考:(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
(2)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2.同桌解疑。
3.全班交流。
运用方法结构读——解——悟,自学类文,由课内习得方法延伸课外学习相关小古文,实现“用结构”体系。
六、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生汇报,师相机引导,如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明白到的道理等
监考3.师总结:寓言的道理,往往最后告诉你,寓言的道理,不会直接告诉你,寓言的道理,要经历特定的事。
4.推荐阅读:课外阅读《小古文100篇(上册)》
【设计理念】语文课习得能力对学生是一项永恒的核心素养,语文课堂要致
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积累的学习意识。
附件1: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读———— 解————悟
看注释 一分耕耘
联系上下文 一份收获
联系生活
附件2:学习单
《守株待兔》学习单
班级:
学号:
姓名:
弱小1、下面字词,你会读的请打“√”,不会读的请教组员吧。
宋( ) 触( ) 释( ) 耒( ) 耕( ) 颈( )
二、以下句子,你能读懂的请打“√”。 宋人有耕者。( ) 田中有株。( )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三、请用自己的话跟同桌说说《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