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3、(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简单快乐的心态句子4、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5、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6、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中秋月圆图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5个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寓言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羊,后来羊圈破了,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赶紧修养圈,他不听。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于是他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这个人的羊是怎么丢的呢?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好。
商科专业小结: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如何?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读书观后感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紧把窟窿堵上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以后,他再也没丢羊。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描写养羊人语言、心理的句子。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①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能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a、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
b、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紧”一词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可惜,要读出劝的语气)
c、指名尝试读。
d、分角朗读,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心情。
②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字,能看出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再次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①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②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一词想象养羊人当时的心理。尝试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抓住“赶紧”“结结实实”这两个词来朗读。从这两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3)说说句子的不同。
出示句子:亡羊补牢教案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①说说这两个句子在用词上的不同。
②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词“赶紧”,写出了养羊人行动的迅速,强调了他知错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