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教案倒立水母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3.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难点: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了解寓意。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什么洗发水最好
1、导入
多媒体展示《守株待兔》和《亡羊补牢》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成语,然后归纳出寓言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表现谈话导入课题。
2、新课讲授
1.介绍列子
富民时装网
2.介绍《列子》
(1)读“忧”(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音频范读。让学生把有疑惑的字词圈画出来。
2.学生自由朗读。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3.字音检测。指生回答。
(亡、中伤、舍然、星宿、躇步跐蹈、充塞四虚)
(二)解“忧”(读通文意,理清情节)
1.小组讨论,结合课文注释把故事译成现代汉语。思考下列问题:(用原文回答)
(1)杞人所忧何事?(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2)忧成何状?(废寝食者)
(3)谁来解忧?(晓之者)
(4)如何解忧?
1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条形码申请2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5)是否解忧?(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字词检测
亡:通假字,同“无”,没有。
舍:通假字,同“释”,消除。
若:你。
奈何:为什么。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提示:人物+事件+结果)
杞人担心天地崩坠,没有容身之处,以至于寝食难安,通过别人的开导,最后消除了疑虑。
(三)悟“忧”(读懂寓意)
亡羊补牢教案
1.分角朗读,读出人物的性格和语气。(分组读----学生上台展示)
(1)杞人的语气应该是忧愁满腹。
(2)劝说者的语气应该是耐心细致。
2.  从“杞人忧天”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4.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3、课堂小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觉得遥不可及的忧虑大可不必,是因为那个时候认识水平不高。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防患未然的“深忧远虑”是必须的。我们学习寓言,既要走进去追根溯源,把握本意,又要走出来结合当今,获得新知。
4、作业
    杞人和晓者看到现代社会“环境恶化、人口急增、旱涝灾害、火灾频发、交通事故……”等现象,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长。当他们又一次相遇时,他们却共同诉起了各自的忧愁。请你展开你的想象,以《<杞人忧天>后传》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5、教学反思
长孙道生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特点。教学抓住体裁特点,可举一反三。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要增加对文本的疏通。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分成了三大部分:读“忧”、解“忧”和悟“忧”。
读“忧”是初步感知,以多样的朗读初识文本,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解“忧”是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悟“忧”是读懂寓意,得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课堂结束之后,细细思量,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读“忧”环节,结束太匆忙,没有给足学生时间去熟读课文。因为担心这个环节会挤占后面的教学时间,所以匆忙结束,导致后面的环节中,学生分角扮演的效果不尽人意。其次,设计的问题难度不适宜。我设计的一个问题是:你如何看待这个好心人的解释?“如何”二字,让学生不知该如何作答了。我总
结的原因如下:第一,这个问题我是口述的,没有展示在课件上,学生没听明白;第二,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不够,这样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因此,这也提醒了我:有些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
经过这一次的公开课,我的收获很多,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这再一次提醒我:问题的衔接要过渡自然,问题的难度要适应学生,要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避免形式大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