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
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自传》选自《老舍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老舍传》是编者根据资料编写的。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老舍自传》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老舍传》则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和评价了老舍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和艺术特及影响等。
读准字音
单音字
①失怙(hù) ②入塾(shú) ③嬉笑(xī)
④寄寓(yù) ⑤侮辱(wǔ rǔ) ⑥沦陷(lún xiàn)
2.一言辨异
⑤某生姓解(xiè),读书不求甚解(jiě),解(jiè)元出身,官至上大夫。
⑥单(shàn)东方教授著述甚丰,著作除单(dān)行本外,还有文集行世。
近义辨析
一只丑小鸭的悲剧抚养 扶养 赡养
填一填 | ①70岁的奶奶十多年来抚养孙子成长,懂事的孙子在奶奶的病榻旁精心地伺候。 ②法院审理后认为,合法夫妻有法定的相互扶养义务。 ③2014年7月1日,无锡北塘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赡养案。原告储某,是一位77岁的老太太,被告马某、朱某则是她的女儿、女婿。 |
辨一辨 | “赡养”侧重于“供养”,“抚养”侧重于“爱护、教养”,“扶养”侧重于“扶助”。 |
从使用范围来说,三者有明显区别。“赡养”只用于晚辈人对长辈人;“抚养”用于长辈人对晚辈人,也用于平辈人之间的哥哥、对弟弟、妹妹;“扶养”使用范围比较宽,既可用于长辈人对晚辈人,也可用于晚辈人对长辈人,还可用于平辈人之间。 | |
成语释义
1.词语理解
(1)一扫而空: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
(2)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3)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2.辨析正误
他不认真琢磨教练的指导,不求甚解教练的战术意图,结果导致了团体比赛的失利。
辨析:“不求甚解”后面不能跟宾语,一般只能说“对……不求甚解”。
一、阅读P79《老舍自传》,回答问题。
1.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参考答案:以时间为序交代自己的生平,按出生、3岁、志学之年、壮年等四个年龄段介绍自己的经历。
2.从老舍“喜养花”而又“不得其法”,虽然所养花“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从“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一个人?
参考答案:(1)热爱生活而又恬然自得之人;(2)坚守做人原则的人。
3.从自传来看,老舍是怎样一个人?
参考答案:质朴谦虚,甘于寒贱,勤勉认真,性格乐观,喜欢读书,喜欢养花。
二、阅读P79~P80《老舍传》,回答问题。
4.从《老舍传》可以看出,他的创作可以分三个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创作阶段 | 小说代表作 | 思想内容 |
早期创作:国外生涯 |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 | 作品在嬉笑怒骂中,充满了正义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虽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些流于浮泛和枝蔓,但已显示了作家的讽刺、幽默才能 |
第二时期:回国任教 |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短篇小说《月牙儿》等 | 标志着老舍先生的创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彩 |
第三时期:抗战爆发至逝世 |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和儿童剧《宝船》等 | 作者把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和对新社会的热情讴歌紧密结合起来 |
1.试分析《老舍自传》和《老舍传》中的“老舍”形象有什么不同,两篇传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提示:
篇目 | 形象 | 侧重点 |
《老舍自传》 | 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寥寥不足三百字,却展现出一个认真而又率性、可亲而又可敬、富有情趣而又不乏理趣的形象 | 侧重表现个性:热爱生活又恬然自得,如读书,教书,买奖券,写小说,闲时养花,教书做事,认真做人,往往吃亏亦不后悔,读书不求甚解,著书不求名利等 |
《老舍传》 | 文学家的形象 | 侧重表现文学家的特点:创作勤奋,才能突出,关注现实,作品生活气息浓等。叙述的侧重点在于他的创作经历、作品以及对作品的评价,重点突出,叙述客观 |
2.试从表现手法比较《老舍自传》与《老舍传》的区别。
提示:
取整数 | 叙述角度 | 材料选择 | 语言风格 |
《老舍自传》 | 内省回顾,自我剖析 | 个人经历,内心体验,日记信件等 | 反思自嘲,细腻真切 |
《老舍传》 | 整体把握,评价分析 | 书面资料,实地调查等 | 客观公允,理性冷静 |
1.《老舍自传》
以极为简洁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加以介绍:孝爱老母、教书为业,甘于寒贱,儿女可爱,喜读书写作,为人处世认真。文字简约,内涵丰富。寥寥几笔,如同大写意图画,将传主情态、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
2.《老舍传》
文字平实,态度冷静
《老舍传》系“他传”,是根据资料编写的一般性传记。该传以客观全面介绍传主的生平经历为旨归,内容以线性叙事为主,兼顾对传主的作品风格、内容进行评价。该传不注重传主的个性特点,而是着眼于传主的文学家身份,着重介绍传主的主要作品。文字平实,态度冷静,力求客观再现传主其人其事。
老舍1899年2月首乌粉3日出生于北京,在大杂院里度过童年生活,使老舍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
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这些都是他后来倾向于写作平民生活和长于话剧创作的生活基础。
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与生活”等相关的作文中。
1966年夏天,“”风暴呼啸而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顷刻间陷入一场空前浩劫。8月23日,老舍去北京文联“参加运动”,受到了“造反派”和“”的批斗。他们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老舍头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临到头上,老舍毫不犹豫,平静而坚定地选择了死亡。 8月24日,老舍来到德胜门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公园投湖自尽。
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士可杀不可辱”“生命的价值”等相关的作文中。
老舍的人生观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文学创作历时40年,堪称文学大家。
但他却这样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应用角度:为人要谦虚不自傲。
如何写《四世同堂》
老舍在重庆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老舍向胡絜青询问北平沦陷后的情景。胡一次又一次讲述了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这些真实的细节为老舍酝酿新作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1944年元旦,老舍开始写以沦陷了的北京为背景的百万字小说《四世同堂》。他说:“必须把它写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老舍的卧室兼客厅兼书房,夏天三面受阳光照射,到夜半热气还不肯散,老舍说:“墙上还可以烤面包。我睡不好,
睡眠不足,当然头昏。”晚育产假头昏和常患疟疾,到年底才写完第一部30万字的《惶惑》。1945年老舍在《八方风雨》中写道:三十四年,我的身体特别坏。这些病痛时常使我放下笔。本想用两年的工夫把《四世同堂》写完,可是到三十四年底,只写了三分之二。这简直不是写东西,而是玩命!
应用角度: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1.老舍名言
(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2)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许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5)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6)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支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
(7)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8)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
景区营销策划方案2.《四世同堂》简介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雪的图片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狠狠地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
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炉火纯青的小说技艺刻画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至今传读不衰,历久弥新……
3.《骆驼祥子》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
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而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灭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4.《茶馆》简介
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局面。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