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2010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General No.247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总第247期)
远瞩编者按:“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简称为“联校教社医研究论文奖计划”),原名为“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12所院校参与了该项计划。本刊开辟专栏对论文奖计划的相关活动及研究成果作连续介绍。有关该论文奖计划的详细资讯,请查阅http://wwwpe的相应专栏。
●“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专栏
·华东师范大学·2007
[论文题目]教学作为德性实践——
—价值多元
背景下的思考
[作者]王凯(博士)
[指导教师]杨小微(教授)
[内容提要]自古以来,我国教学承载着德育重任。先秦儒家已给“教”定下了“生德于中”的基调。由于历史的积淀与政治的影响,学校德育常常被思想政治教育所代替,教学被简化、窄化为传递或灌输道德价值的过程。在现实的价值多元背景下,学生道德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此,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应对方式,但是,他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指责,教学育德因而遭遇“多元之后该怎么办”的难题。本论文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为教学育德指明新路向。
首先,论文考察了价值多元背景,区分了“价值多元”与“价值相对主义”,提出了“理性多元论”的观点,即人们所持价值主张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不同的价值主张都有可能是合理的,并非相互排斥,不能因为某种价值而牺牲其他价值。不同价值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可能形成价值共识。因而,在价值多元背景下,德育需要关注学生在复杂性情境中对道德价值的体验、学生内在德性的生成,培养他们沟通道
德价值、形成价值共识的能力。教学需要应对这种新的挑战。
新年拜年祝福>放开三胎
基于上述价值多元的认识,论文分析教学实例、追溯教学历史,批判了其中明显存在的两种典型观念:其一是“教学即传递”,即教学的育德功能就是传递固定的道德价值观;其二是“教学即不作为”,也就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上保持价值中立,要么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置之不理,要么“统统有奖”。这两种观念分别以“价值一元”与“价值相对主义”为前提,采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看待道德价值问题。它们要么否定道德价值的丰富性,要么无视道德价值的可沟通性,而看不到在复杂性情境中生成道德的可能。它们最重要的共同之处,是都把教学看作与道德剥离开来的技术化过程,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如何有效地传递,或者如何避免教授道德价值。教学技术化是幻想教学客观规律和过度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后果。其实,教学实质上是一个道德概念。教学需要担当某些道义的责任,也不能损害学生的理智发展。教学应该在合乎道德的行动中生成德性,而这并非是简单的技术所能完成的,教学育德终究是复杂的实践问题。
文章继而论证教学是德性实践。我们认同的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在当代被麦金太尔所继承和发展的伦理型实践,它可以与传统儒家的“践行”相沟通。论文首先澄清了某些并非实践的“教学实践”,综述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实践传统,尤其是分析了麦金太尔的德性实践内涵。在此基础上,与西方若干观点展开论辩,论证教学应该是麦金太尔意义上的德性实践,并提出了德性内生于教学实践、德性在自主追求卓越中生成、教学实践内生道德标准等观点。巧克力系统
论文随后指出,教学作为德性实践不是停留
—95—
2010年第8期比较教育研究No.8,2010(总第247期)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General No.247
于理论层面的口号,它可以也应当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策略。论文从教学案例中归纳提炼出了“随机型生成”、“相关型生成”、“内涵型生成”等三种类型的教学实践展开逻辑与行动策略。
论文最后强调,为了应对作为德性实践的教学,教师需要在坚持“德品”养成、“德知”学习的同时,加强必要的“德能”修养。论文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教育伦理理论的研修和教学实践中的伦理反思等可能路径,养成值得重视的道德敏感、道德推理、道德宽容和道德信任等四种“德能”。
·华东师范大学·2007
[论文题目]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
命运之研究
[作者]杨大伟(博士)
[指导教师]杜成宪(教授)
[内容提要]在苏联和中国,凯洛夫《教育学》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然而,它却在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命运。在苏联,在其(指1948年版)出现后,仅仅8年就遭到批判,随后渐渐退出苏联的教育舞台;而在中国则影响深远,5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影子”。这就形成了一种教育理论在其诞生地影响短暂,在异国他乡影响长久的现象。我们姑且将其称作“凯洛夫《教育学》现象”。
论文以“凯洛夫《教育学》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凯洛夫《教育学》在苏联和中国的命运给予多向度的关注。不仅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将其在两国的存在状态进行了比较完整的研究,而且还把它在两国的不同命运进行比较。沙俄时期,俄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的具有人文主义彩的教育理论,并得到俄国学界的普遍认可。苏联成立后,教育理论仍是人文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结合体,并指导着苏联的教育实践。到了斯大林时期,意识形态主导一切,由此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凯洛夫《教育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被清除。当斯大林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消失之后,苏联的教育理论研究又回到传统的发展轨道,并形成了具有苏联特的共产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学》因此被抛弃。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凯洛夫《教育学》进入中国后,再加上其理念与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相似,故得以走红,并成为中国教育学的模板。“”结束后,中国多次反省、努力,然而终没能彻底摆脱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
论文详细分析了凯洛夫《教育学》在苏联影响短暂和在中国影响深远的原因,并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探讨,并对此现象进行扣问,引人深思。
·华侨大学·2007
教育学论文[论文题目]WTO-GATS规范与跨国高等教
育的质量保证和认证
[作者]许培源(青年教师)
[内容提要]近年来,跨国高等教育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和认证也成为各国政府、团体和高校关注的焦点。WTO的服务贸易协议(GATS)把教育作为服务产品纳入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框架中去规范。基于GATS条文的分析表明:目前规管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权利仍在各国政府手上,GATS无力规范各国有关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认证的实质内容,但它有强制力要求各国必须将其内部有关跨国高等教育运作的法规与程序加以公开,使各国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机制趋于透明化。这个结果是以前出现的各个层级的高等教育国际质量保证和认证机构所无法达到的。
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问题牵涉到各国的文化与传统,因而迄今还没有出现一个国际间认可且具有约
束力的认证机制。基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各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制的巨大差异,成为跨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愈越的障碍。在克服这一障碍过程中,形成了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四种模式——
—基于国家质量认证系统、基于双边或多边认证、基于后认证和基于国际质量认证的认证模式。纵观四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特殊的问题,基于双边或多边认证的模式发展最为迅速,而国际性的质量认证模式还不可能成为主流。
我们需要进行跨文化的质量保证及学位认可机制研究,才能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和汉语言文化的特选择和创新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认证模式,完善我国的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冷门好歌本栏目责编:晓洁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