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闻啼鸟,听见鸟叫。闻,听。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眠”的酣畅。在这温暖静谧的春夜里,诗人睡得真香,以至于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巧妙地流露出了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到处的意思,四面八方都是鸟叫。鸟儿喧闹于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正香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到处都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花儿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淡淡的喜悦之情浓缩于字里行间,耐人寻味。惜春其实也就是爱春,由此可见,喜悦才是全诗的感情基调。这首小诗有道是清新可爱,你看,春天来了,鸟语花香,一切都充满了新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力量,多么美丽的春天,多么美好的春光!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从听觉的角度写所闻、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着笔独到,很有情趣。
【原文】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轻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村居古诗原文⑶散学:放学。
⑷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⑸东风:春风。
妇女病普查【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定位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简析】
清代诗人高鼎,虽然并非大家,却凭着一首《村居》,清新隽永,直抒胸臆,在文学琼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诗人一开始,仅仅用了“草长莺飞二月天”七个字,就把读者引入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图里。绿草在生长,黄莺在飞翔,仔细品味,还仿佛看到了草尖的新绿,听见了雏莺婉转的歌喉,沐浴在二月明媚的春光里,这是一个似静实动的意境。
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诗人笔锋一转,动态的画面跃然纸上。堤岸上的柳树成林,枝条低垂,此时,迎面吹来轻风,嫩绿的枝叶在风中摇摆,仿若娉婷的少女晃动长袖拂拭着长堤,衬上河面升腾而起的丝丝雾蔼,多么沁人心脾的春之气息!沉浸在这氤氲宜人的场景之中,诗人醉了,于是他把一个“醉”字赋予了“杨柳”,这样的美景,谁人不醉,何物不醉呢?
就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在这早春的迷人背景里,一放学归来的孩子,奔跑着,嬉戏着,放起了漂亮的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结尾两句由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景致渲染的淋漓尽致。“纸鸢”,是风筝的别称,春季放风筝,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运动。如果说春为四季之始,那么儿童即为人生之初,河堤岸边,孩子们奔跑着放飞风筝,嬉戏玩闹,配上一派生机勃勃又如诗如画的景致,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情景!到了这里,诗人虽然没有写出来,其实已经点明题意:儿童是人生的春天,未来的希望,以此选材立意,更显得诗人匠心独具,别出心裁,从而成就了一曲春的佳作。
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村居》,描写的是早春二月江南乡村的迷人景致。全诗用词平实,不雕不琢,贴切自然,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春天风
景图,写出了一首充满盎然生机的春之歌,在许许多多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之中,可以称得上为佳作。
【原文】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知柏三子汤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原文】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处。惜:珍惜,爱惜。细流:细小的水流。
②照水:映照在水里。晴柔:晴天柔和美丽的风光。
③小荷:刚长出的嫩荷叶。尖尖角: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三七粉最佳吃法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简析】
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这首诗像是描绘初夏小池风光的一幅图画。那流入小池的细细泉水,那绿阴遮蔽的清清小池,那池中刚刚钻出水面的嫩嫩荷叶,还有那小荷尖尖角上久久立着的蜻蜓,画面简炼而细致,清幽而新奇。这
首诗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前两句中的一个“惜”字和一个“爱”字,最后一句中的“早”字,把诗人对小池风光的喜爱之情揉进景物中,使整个画面充溢着无限的情趣。这首诗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句,由于摄取的镜头非常新颖,又由于能给人以富有哲理的联想,所以成为名句。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上-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是南宋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历任京官和地方官,为人刚正廉明,遇事敢言。诗学江西诗派,后改学王安石及晚唐,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他的诗语言通俗明快,构思新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原文】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孝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原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