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复习资料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
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
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26’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是一条纬线,大约在北纬23°26’。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
太阳高度)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
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
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活动规律春
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秋
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冬
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
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
界线。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这一天
5年级语文这里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至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获得的热量最多,形成为热带。因此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并始终在北纬23°26’附近和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因此,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也是南温带、北温带与热带的
分界线;南极圈、北极圈则是90度减去回归线
的度数,是南温带、北温带与南寒带、北寒带的
分界线。
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时移到最南时
所在的纬线,其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大约在
南纬23°26’
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这一天,太
阳直射点南移至此,然后又向北移动。南半球南
回归线以北至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
次,获得的热量最多,形成为热带。因此南回归
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气温与气候
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气候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气候形成因素
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因而对于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辐射因素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
二、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可以归结到辐射因素上。地理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由于海洋和大陆具有不同的热力学特性,因而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大陆上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夏季大陆是热源,冬季海洋是热源
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按水平尺度大小,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中气候是指较小自然区域的气
候,如: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以及湖泊气候等;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如:贴地气层和小范围特殊地形下的气候(如一个山头或一个谷地)。
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气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比较难的成语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旱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凉热雨三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湿润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亚热带沙漠气候:基本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但冬季气温稍比热带沙漠气候低;
初一地理>下体黑亚热带草原气候: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似,但分布在亚热带;手表女表
2016浙江高考作文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年降水量季节分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冬季严寒,夏季酷暑,年温差大;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阔叶林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草原气候:夏暖冬寒;
温带沙漠气候:极端干旱,温差较大;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
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严寒。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