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
2.论据的分类对联的内容
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例如:
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
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在叙述事实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
其次,在叙述了事实之后,还要紧扣论点善于分析和推理。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
我的业余爱好作文第三,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切忌“以叙代议”。议论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设计方案英文
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取胜。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应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可信性原则。作为论据的依据,被引用的理论材料一定要确凿可信,不论是引用名人的原话,还是引用大意,首先应搞清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把孔子的话当做他人的话来引用。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对原文不要抄错;如果是引用大意,一定做到对原文内容能够正确概括,做到准确可信。
②针对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切不可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
③引申性原则。这是说在引用精当的材料作论据后,不能就此完事,不作分析,这样有引
无证,不能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引用理论材料之后,紧跟着就要对理论材料进行科学的推论,从中推导出新的含义,生发出新的思想,进而推动文章的论证。如:
外国有句俗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可以说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张伟《正视自己的缺陷》)
其中“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就是对引用的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进行解说,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的结论。
④简明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目的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如果引用过多的理论材料,以引代论,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论据的选择
1.阅读教材中尹方荣《论度量》,思考:
(1)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
(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
2.论据的来源:
①从生活中选择论据。每一个人都在现实中生活着,看着自然的山川河流,听着社会的奇闻轶事,感受着丰厚的风土民情,与不同的人打着交道,与不同的事发生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并且对自己的地位、名声、理想、愿望有着深刻的心理体验。这一切都能成为论述自己观点的论据资源。
②从阅读中选择论据。我们课本上,不乏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感人心魄的名人故事、奇特异样的域外文化、饶有趣味的科学发明等。此外,我们看报纸,听广播,进网络,各种信息丰富多彩,这些都可以成为论据资源。
3.选择论据的基本要求:议论文论据
(1)论据要紧扣论点,正确,有针对性。
论据要紧扣论点包含两层意思:
个人风格①论据必须与论点统一,与论点有密切关系。
②运用论据过程中切忌出现与证明论点无关的内容。
论据是用来支撑论点的依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必须为论点服务,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对论据提出的最起码的要求,即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应该能够充分证明论点,这是议论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算你的事实论据再典型,你的道理论据再精辟,也是没有价值的。
讨论1: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更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都倒得出水来。
②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绝招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讨论2:下面这段文字能否论证“勤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的观点?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然而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却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了回来。他痛苦至极,打算把书稿付之一炬,妻子却夺过书稿,给他鼓励,于是他毅然走向第16家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不但马上决定出版,而且还同凡尔纳签定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凡尔纳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2)论据要典型,有多样性,能从不同角度支撑观点。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获得以少胜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偶然性的个别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典型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名人到普通人,从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是只要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些学生连举一大串,而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所写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的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这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见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等。
讨论1:下面这段文字能否论证“才能来自勤奋学习”这个论点?
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讨论2:下面这段文字在论据的选择上有何特点?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黔首”,及其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