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任纵率真,一往而深——李煜词抒情特述略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动态
南唐末代帝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南唐后主李煜的生平及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学术热点,尤其是20世纪以来更是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研究成果或为单篇论文、或为专集,为数皆不少,可谓特别的全面和深入。
两宋时代,侧重于对李煜词“亡国之音”的体认;元明时代,逐步确立李煜“词之正宗”的地位;清至近代,在“正”“变”之争中,李煜词的艺术价值、词史地位得到深入揭示;二十世纪上半叶,研究扩展到其生平、年谱等各方面,艺术成就得到肯定;二十世纪下半叶,通过讨论,研究更加系统深入,确立了李煜的词史地位。“薄命君王”李煜反差极大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前后期词风大变,李煜词对词的发展在题材上有开拓之功,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创新之绩,对后世词家创作影响颇大,在词史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元代朱晞颜《跋周氏埙簇乐府引》:“若江南李后主、西川孟蜀王,号称雅制。观其忧幽隐恨,触物寓情,亡国之音思极矣。”明代董其昌《评注便读草堂诗余》:“(中主词)布景生思,因思得句,可人处不在多言。”
清末民初的部分学者,他们并非单独对某一词家作出批评,而是对词坛做出一个概论,因此他们对词家的评论,往往是短短数句,属于词话性质,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
20世纪以来,对李煜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如傅庚生说:“文学创作造诣之高者,必须能以有形之文字描刻无形之情愫,情景交融,浓淡兼宜,无损无益,无过无不及;所谓辞达,且入于化境也。”又说:“文学既有诉诸感情之能力,又以感情之无间新旧,是以文学创作能历百世而长新也。”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文章将李煜与其他词人进行比较,如唐圭璋的《屈原与李后主》、张文生的《李清照与李煜词的异同》、冯艳红的《李煜与晏几道词之比较》等等。其中唐圭璋的文章是最早将李煜和其他作家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所以对后人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文章中,作者从天性、情感、精神、生活、态度、思想等方面讨论了屈原和李煜的异
同。在最后总结到:“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屈原为最早之大诗人,李后主为后来之大词人,自思想性方面观察,后主自不能与屈原相提并论,但后主词纯以白描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其高超之艺术造诣,感染后来广大众,影响后来词学发展,此亦其不朽之处,似未可完全否定也。”
由此观之,时代发展至今,学界对李后主词的研究已日趋成熟,对李后主的词作及其艺术特等方面已做了较为完备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选题的意义和依据
1.意义
李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是因为他是个帝王,而是因为他是一位成功的文人,他的文学作品至今流传的并不多,但是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广为流传,有着他特有的魅力。特别是李煜词对词的发展在题材上有开拓之功,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创新之绩,对后世词家创作影响颇大。尤其是李煜词的抒情手法,在词史上更是不容忽视。纵观他的词,我们不难发现,他无论写什么样的情,皆一一有相应的典型景与之相协和,构成一种统一的情调,特有的意境。李煜在词作中将情景交融的抒情艺术手法的运用技巧达到了极至,且变化多端,信手拈来又处处合适。通过本文对其词抒情艺术手法及特点的研究,不仅可以充实并提高专业知识,更能走近南唐五代的历史、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李煜精妙的写作手法,这对我们阅读赏析文章、创新写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2.依据
选题与本专业学习一致,而且有相关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写作;
文章简历
选题范围适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题材,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相关文献资料较为充裕丰富,可作参考。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总述李煜词作诸多的艺术成就;
2.简述李煜对词抒情性特征的推进及其表现;
是非成语3.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阐述李煜词抒情手法的特征和具体体现:触物寓情,直抒胸臆,虚实相生,今昔对比。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结合历来对李煜艺术成就已有的描述和评价做出综合阐述;溜肝尖做法
2.通过阅读有关评价李煜词抒情性特征的文章,指出其对词的抒情性的推进作用;
3.通过深入品读李煜的词,对词中的“情”与“景”的关系分析,探究李煜词抒情手法的特点。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步骤
1、结合自己的兴趣,查阅相关书籍及刊物,确定选题;
2、搜集资料,阅读并整合资料(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并用);
3、完成开题报告;
4、根据平时做的读书笔记,撰写文献综述;
5、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与独特看法,撰写论文初稿,请指导教师
修改;
6、多次修改、完善后,完成论文定稿、外文文献翻译等内容。
(二)方法及措施
1、文献资料法:广泛阅读李煜传记、李煜词、李煜研究等相关文献;
2、典例研究法:结合李煜的词,分析其词的抒情特;
3、经验总结法:把阅读、研究过程中的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创新、再修改,归纳总结后再形成结论。
四、参考文献
[1]李煜.李煜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李璟、李煜.南唐二主词校订.北京.中华书局. 2007
[3]刘小川.李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4]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盲视力
[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况周颐.蕙风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9]吕慧娟.中国古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10]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11]谷英姿.论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2]张超.李煜词百年研究综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3]李锦煜.论李煜后期词的艺术特质.甘肃高师学报.2003.(4)李煜词
[14]刘广辉.小令能传家国恨不教词境囿<;花间>———李煜后期词作浅析.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4)
[15]范冬冬.李煜词的特分析.文学自由谈.2009.(10)
[16]许瑞蓉.随笔依情,单纯明净——李煜词艺术特述略.作家评论2009.(10)
[17]费柏仁.浅论李后主诗词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作家作品.2009.(8)
[18]周莱.朦胧淡月云来去——浅论李煜词的含蓄美.现代语文.2009.(10)
疯狂猜歌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