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教育
respects我理想的教育中,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不是把学生全部培养成职场的“操作工”,我希望社会能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与宽容的精神,使得我们的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去发展个性,追求真理。除了支持办学的充足教育投入外,我们的社会还应当宽容我们的学校在社会契约基本精神的框架内创新办学理念,尝试不同的办学形式;还应当宽容我们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宽容他们为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而花费的长久的时间和经费;社会还应当宽容我们的学生爱玩耍、爱尝试、爱探索的天性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社会各阶层和团体时常诟病我们的教育用无处不在的知识灌输、竞争机制等扼杀了我们的学生的天性,又“粗制滥造”,培养了一大批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殊不知我们的学校、教师甚至家长之所以变得如此“急功近利”和严苛,不过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和“缺乏宽容”在特定体上的投射罢了。我不追求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能够让教育“纯粹的生长”——教育本来就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如果社会完全和谐,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推动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教育本身存在的功能性也将被大大削弱。我们之所以重视教育,不正是因为其强大的社会功能吗?在这种有充足物质支持和社会宽容的“理想和状态下”我所期待的教育的目的首要是要促进人的发展,适应社会并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小数加减法我理想的教育中,学校与教师应秉承着上文提到的教育目的,树立学生的美德(追求真善美),教授知识,训练能力,其中最首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美德。曾有人说,没有知识能力但有美德,最坏也只是社
旅游景区管理steal会的“废品”,没有美德但满腹知识技能过人,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危险品”,可见个人美德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社会的精英阶层只被少数人占据,过人的知识与能力并非人人追求的目标,但若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公民都具有良好的德行,整体高水平的国民素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所提倡的“真善美”教育却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改变了本来的面貌。我依然无法忘记那张照片——一位上海市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不会让梨”时写道“我不会让梨”,结果卷面被
披上一个大大的红叉。我相信这样的情形不会是个别,在美德教育中我们为什么要对学生求全责备呢?为了追求美好的“善”而是学生丢弃了宝贵的“真”?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完全是“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作为一对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本身同生共存,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成为拥有美德的人时,我们除了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也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假恶丑”,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树立“理性精神”,能独立思考,能辨别是非。在教授知识训练技能方面,我依然认为教育评价是绝对有必要存在的,但考试虽不一定是绝对主导的评价方法。达尔文说“物竞天择”,虽然人类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不能完全将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应用于人类,但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因为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人为地将学生隔绝在竞争之外,毕竟教育本身并没有办法消除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竞争。
马尾辫图片我理想的教育中,学校教师应该来自社会的精英阶层并享有良好的社会待遇。我所谓精英,德才兼备。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国家民族的未来,要想造就优秀的下一代,必须要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而如
今的怪现象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优秀的教师,却少有人希望和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成为教师;公众认为高学历人才投身初级教育(幼儿园和小学)是人才的浪费;教师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我们不应当一方面渴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却没有给实施教育的教师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待遇。提高教师待遇,真正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才能吸引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才能让教师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
我理想的教育中,学生家长也应当承担起实施教育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将实施教育的希望寄托于学校教师,家庭教育的概念虽受人追捧,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不是教授孩子知识,而是锻炼孩子生活的能力和引导孩子树立美德,其魅力更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行动。这就要求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在家庭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的困惑有
时出现在:学校教师在学校教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但我们的家长驾车带孩子出游时遇到路上车少或者没有监控时就置交通规则与不顾……我相信我们的家长都能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屈从于与社会中的“生存法则”并把这些有悖于社会契约和普遍道德的思想行为带入家庭教育中。
理想是我理想的教育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自主权去玩耍、去尝试、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来自社会学
校老师家长的帮助与指导,发展个性,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会解决问题,最终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