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期(总第323期)
㊀㊀㊀㊀㊀㊀
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6ꎬ2022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Serial.No.323
环境社会学研究
吴㊀柳㊀芬
(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ꎬ南宁530003)
摘㊀要: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进行系统梳理ꎬ会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历经了发端
期㊁起步期㊁发展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的演进ꎬ整个制度变迁呈现出一定的制度裂变与生成㊁较强的路径依赖㊁制度拼图与权威层叠交互并存的特征ꎮ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复合型治理的制度格局和地方政府层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制度设计与实践ꎬ均说明这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一种 拼凑式 的治理样态ꎬ面临着治理无序㊁资源浪费㊁治理隔离和间隙等后果与风险ꎬ削弱了治理成效ꎮ这种后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制度变迁过程中旧制度局限的影响ꎬ应该在制度设计与实施环节中充分认识到制度与社会结构㊁行为之间的关系ꎬ进而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ꎮ
苏州园林叶圣陶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ꎻ农村人居环境ꎻ复合型环境治理ꎻ 拼凑式 样态
中图分类号:C9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2)06-0034-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西南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困境与机制创新研究 (19CSH030)ꎻ广西财经学院2019年科研课题 农村互动
式环境治理研究
作者简介:吴柳芬ꎬ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ꎬ社会学博士ꎮ
㊀㊀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㊁自上而下推进的特点ꎮ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在中央持续㊁切
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领域ꎬ也被提升到新的高度ꎬ进入全国性的公共政策议程:
2014年5月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ꎻ2018年2月ꎬ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 2020年)»ꎻ2021年ꎬ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 2025年)»ꎮ根据当前的政策要求来看ꎬ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治理阶段与治理格局ꎬ治理内容涵盖了农村生活垃圾㊁厕所粪污㊁生活污水㊁村容村貌提升以及治理长效机制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ꎬ逐步构建起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制度体系ꎬ并
进入实践阶段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制度体系历经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新构建的制度体系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㊁最大程度地提升治理的效能?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哪些局限?这些是本文要尝试探讨的问题ꎬ也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践面临的核心问题ꎮ㊀㊀一㊁研究回顾与分析视角
当前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实践㊁政策应对与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ꎬ已有研究中有专门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历史轨迹的梳理ꎮ曾晓丽将自然生态性㊁地域空间性和人文气息性等因素都视为农村人居环境的必要内容ꎬ把1949年至2018年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历程梳理为早期的稳定恢复期㊁之后的初步发展期㊁改革中缓步发展期㊁全面的快速发展期四个阶段[1]ꎮ张会吉㊁薛桂霞从政策变迁的角度ꎬ
利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方法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演变划分为政策空白㊁政策初创㊁政策提升和政策深化四个阶段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特征[2]ꎮ但更多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历程研究则将农村人居环境视为农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ꎬ其
43
治理行动是内嵌于中国农村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
历程中的ꎮ譬如金书秦㊁韩冬梅分析了我国农村
环境保护40年(1973 2013年)的问题表征和制
宠物狗排名度构建发展历程ꎬ他们强调正是20世纪90年代
以来的农村生活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国家政策对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关注[3]ꎻ杜焱强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70年(1949 2019)来农村环境治理经
历了政策空白㊁制度初创㊁领域开拓㊁全面加速和
总体深化五个阶段历程ꎬ而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
主要在领域开拓阶段凸显[4]ꎻ高新宇㊁吴尔基用间断 均衡理论模型和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将农村环境治理政策变迁总结为绿发展萌芽㊁全能政治主义㊁历史转折㊁治理转型到生态文明建设启动㊁发展六个阶段ꎬ他们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主要从治理转型时期开始[5]ꎮ
总体上看ꎬ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农村人居环
境治理在农村环境治理变迁走向中出现的时间大
体上是一致的ꎮ但具体而言ꎬ当前农村人居环境
治理的历程研究相对来说深度是不够的ꎬ主要表
现为:第一ꎬ农村人居环境概念界定差异导致对治
理历程划分存在差异ꎻ第二ꎬ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
分析仅仅体现在农村环境治理进程中的阶段性的
分析ꎬ系统性分析不足ꎻ第三ꎬ农村人居环境制度
以及农村环境治理历程与变迁的研究多侧重对制
度体系历史进程演变的分析ꎬ忽视了其现实的制
度建构以及实践的相关影响因素ꎮbcaa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概念以及治理历程的划分
问题ꎬ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明确的界定ꎮ学界目
前对农村人居环境的通常定义一般是在吴良镛定
义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特点以及自身学科
视角做出界定ꎬ大致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ꎮ第一
环境整治种含义是广义层面的解析ꎮ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
包括城镇人居环境和乡村人居环境ꎬ并将其划分
为居住系统㊁支持系统㊁人类系统㊁社会系统和自
然系统五大系统[6]ꎬ农村人居环境涵盖了农村人文环境㊁社会环境㊁地理空间环境㊁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等[7][8]ꎻ第二种含义是狭义层面的农村环境ꎬ即农村环境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整体环境ꎬ人居环境则特指与农民生活相关的部分居住环境ꎬ其范围包括以村民居住地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9]ꎮ在政策语境中ꎬ农村人居环境概念的意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的 村容整洁 上有所指向ꎮ另外ꎬ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围绕农村建设发展与环境治理推进的一系列治理行动都涉及农民生活相关居住环境的治理ꎮ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所涵盖的重点任务ꎬ即生活垃圾㊁厕所粪污㊁生活污水㊁村容村貌㊁村庄规划管理和管护机制六个方面ꎮ总体上看ꎬ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包含了生活在农村集镇以下农村居民点中的人们利用自然㊁改造自然所创造的环境ꎬ是由物质环境㊁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村落(社区)生活环境系统ꎮ由此可见ꎬ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既是人居环境在农村的延伸ꎬ也是农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同时还是农村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ꎬ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历程是涉及多领域㊁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演进与发展过程ꎮ
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历程研究缺乏系统性ꎬ且现实境况分析也不足ꎬ因此需要对其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进行重新审视ꎮ已有研究大部分都是按照 基本历程 预期走向 二维度或者 历史演变 转换逻辑 未来走向 三维度的分析框架[4]ꎬ基本上都沿用到了制度分析的视角和方法ꎬ例如公共政策变迁理论视角[2]㊁间断 均衡理论和政策文本分析方法[5]等ꎮ这些视角与分析框架基本上可以客观且全局性地把握农村
人居环境以及农村环境治理的变迁思路ꎬ但它们的关注点侧重于历史情境ꎬ忽视了制度与社会现实境况的关系ꎮ制度的构建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历史情境和现实境况中寻根据ꎬ而历史制度主义主张在一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中探寻制度的生成和变化的过程ꎬ这无疑为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历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系统与深入的分析视角ꎮ历史制度主义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复兴过程中的主要流派之一ꎬ主张以制度为中心来考察历史ꎬ探讨时间过程和事件如何影响制度的变迁(起源和转变)以及制度变迁本身对政治现象以及行动者行为的影响ꎮ在追溯历史制度主义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中ꎬ可以看到其
53
是在对旧制度主义㊁行为主义㊁集团理论㊁结构功
能主义㊁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等
重要流派观点不断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ꎬ逐渐形
成了一种兼具历史观和结构观分析框架的研究范
式[10]ꎮ其中ꎬ制度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分析视角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分析ꎬ具体的观点主要有:
一方面强调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ꎬ在政治领域
spil即前一阶段政策选择对后一阶段政策方案的影
响ꎬ实质上是将制度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视界来
展开分析ꎬ从事件变迁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中发掘
因果关系ꎻ另一方面该视角注意到制度变迁的不
同层次ꎮ其中ꎬ路径依赖体现的是制度存续 正
常时期 呈现的报酬递增效应和制度自我强化及
正反馈过程ꎬ制度与环境以及制度内部保持平衡ꎮ
制度断裂则是在旧制度因重大事件发生所形成的 关键性支节点 上产生新的制度ꎬ因打破了制度的平衡所体现出的制度变迁[11]ꎮ另外ꎬ制度创建的非同时性产生的 制度拼图 和权威的层叠结构形成的 交互并存 状态亦会导致渐进式制度变迁后果[12]ꎮ而结构观则继承了旧制度主义强调正式制度重要作用的观点并受到了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因果观的影响ꎮ该视角一方面强调制度的作用与能力ꎬ关注制度所带来的制度选择和制度后果的影响ꎻ另一方面将制度视为因变量ꎬ把制度看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因果链中的环节ꎮ
从以上分析来看ꎬ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或政
治活动视为随时间展开的结构化过程ꎬ除了关注
长时段㊁特定时间㊁关键支节点等时间现象ꎬ还强
调特定的政治㊁经济㊁社会结构对关键行动者行动
的影响ꎬ其优势在于它不仅将历史内化于其对因
果机制的追求ꎬ对历史从时间进程层面进行了详
细拆解ꎬ还尝试将历史置于弥合结构与能动性之
间的张力之中ꎮ新中国成立以来ꎬ农村人居环境
治理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历程ꎬ其相关制度的生
成㊁演化离不开各种变量的相互作用ꎬ运用历史制
度主义分析视角对其进行分析ꎬ可以为其间政策
的演进脉络以及具体实践中的约制要素提供更全
面㊁系统㊁深入和动态的分析ꎬ进而准确把握新历
史阶段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方向和路径ꎮ㊀㊀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演进脉络与特征如前所述ꎬ农村人居环境分别是人居环境建设㊁农村环境治理以及农村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治理过程中涉及的职能管理机构㊁相关的政策安排在历史制度主义范畴下都是重要的制度形式ꎮ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中ꎬ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治理严重滞后ꎬ 脏㊁乱㊁差 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农村人居环境的代名词ꎬ而最近几年来ꎬ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已经进入了集中化整治阶段ꎬ 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 已经成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新标签ꎮ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历程演变脉络进行系统描述ꎬ是对这一转变进行分析的前提ꎮ结合国家环境保护历程㊁农村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农村人居环境具体治理内容的发展历史ꎬ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演进大致可以梳理为四个阶段ꎮ
(一)发端:运动式治理(1952 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ꎬ由于长期战乱㊁医疗资源匮乏㊁卫生习惯差等原因ꎬ多种烈性传染病仍不同程度地发生ꎬ国家为改变城乡不卫生状况和传染病严重流行的现实在全国持续开展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ꎮ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于1952年ꎬ并持续至今ꎬ是一场由政府领导㊁多部门协作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众性卫生活动ꎮ其治理内容先后涵盖了除四害㊁讲卫生㊁整治环境的众性卫生运动ꎬ 两管㊁五改 行动ꎬ
五讲四美 等一系列工作内容ꎬ涉及人居环境的内容主要是垃圾清除㊁污水渠道清理㊁水改㊁厕改等ꎮ其中在农村地区开展的 两管五改 可以说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开端ꎬ也是 厕改水改 治理项目的起点ꎮ
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ꎬ中央防疫委员会(同年底改名为 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发布了«反细菌战指示»ꎬ提出要 保持室内外及厕所清洁 ꎮ1953年又提出要 改善饮水㊁合理处理粪便 ꎬ并通过爱国卫生突击运动将工作落到实处ꎮ1958年起草了«中央关于在全国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ꎬ在动员消灭四害的同时ꎬ全国各地为消除蚊蝇等滋生环境也普遍进行了清除垃圾粪便㊁修建和改良厕所等
63
工作ꎮ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ꎬ在农村形成了 两管五改 的管理项目ꎮ在 两管五改 中ꎬ
两管 指管水㊁管粪ꎬ 五改 是 两管 的具体操作内容ꎬ包括改良水井㊁改良厕所㊁改良畜厩㊁改良炉灶㊁改良环境ꎮ按照当时 两管五改 的要求ꎬ改良水井是为了饮用水达到卫生要求ꎬ避免传染病的发生ꎻ改良厕所㊁改良畜厩是为了管理好人畜粪便ꎬ通过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传染病㊁寄生虫病的传播ꎻ改良炉灶是为了保持室内环境卫生ꎻ改良环境则是其他4项改良项目综合效果的呈现ꎬ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清洁㊁整洁㊁绿化等方面ꎮ1973年5月14日«人民日报»社论中提出 搞好以 两管五改 为中心的基本
建设 ꎻ1974年国务院76号文指出要将农村 两管五改 工作长期坚持下去[13]ꎮ到目前为止ꎬ 两管五改 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一直持续开展ꎬ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 厕改水改 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ꎮ
农村地区的 两管五改 一开始虽然是源于爱国卫生运动针对传染病的防控ꎬ主要是以清除居住环境污秽ꎬ减少农村居住环境因 脏 的问题而导致的健康隐患ꎬ在持续的治理过程中却逐渐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ꎬ但这一时期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制度的体系构建几乎是空白ꎮ从政策文本上看ꎬ农村的卫生清洁㊁ 两管五改 等治理项目均没有专门的政策文件予以解释与规范ꎬ主要通过中央政府的一些行政指令㊁通知等形式下达ꎻ从管理和实施上看ꎬ在以重工业进行资本积累的情势下ꎬ政府对乡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支持极为有限ꎬ爱国卫生委员会作为各级政府中一个议事协调机构ꎬ较少涉及财政投资主导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ꎬ对农村人居环境整体的改造更多停留在表层的环境洁净维护ꎬ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和规范化的制度体系ꎮ
(二)起步:科层化治理(1978 2004年)
改革开放以来ꎬ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和行政分权以及财政包干制度改革背景下ꎬ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ꎮ其中ꎬ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率的激励机制ꎬ农民收入普遍提高ꎬ对人居条件和环境的需求普遍增加ꎬ农村兴起了 家家备料㊁村村动土 的自建房热潮ꎮ而行政分权和财政包干制度的实施则极大吸引和助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ꎬ促进经济的增长ꎬ也带动了村镇水源㊁电力㊁
通讯网络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ꎬ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的面貌ꎮ但这两种制度的改革只是部分地改变了经济制度环境ꎬ却未从实质上触及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ꎮ政治制度领域 乡政村治 的转型㊁从 政社合一 到村民自治的转变带来的专业化和科层化㊁村庄社会分化与原子化引发的人居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公共产品 公地悲剧 愈发严峻[14]ꎮ农业高投入化肥农药带来的面源污染㊁乡镇企业
三废 污染的点源扩散㊁城市生活垃圾流入以及村庄规划无序㊁垃圾污水缺乏治理等问题导致 屋内现代化ꎬ屋外脏乱差 有新房无新村 等现象成为当时大部分农村人居环境的写照ꎮ
针对这些问题ꎬ国家通过治理重心下移㊁设立 七站八所 及 条块结合 的管理体制实施对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科层化治理ꎮ在环境保护领域ꎬ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政策文件主要有: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及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ꎬ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主要关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水㊁农药及化肥污染问题ꎻ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乡镇㊁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以及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 坚决制止污染转嫁 ꎻ2001年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 十五 计划»明确提出 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㊁农村生活污染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ꎮ除了政策制定外ꎬ199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成立农村处作为农村环保专管部门ꎬ环保工作除了主要聚焦农业污染防治外ꎬ还分散于农村改水改厕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等单个领域ꎮ在村庄规划与管理领域ꎬ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ꎬ对村庄㊁集镇的规划㊁设计和
管理进行了规范ꎬ并强调了 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㊁环境卫生建设 的内容ꎬ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范与指导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序推进ꎮ另外ꎬ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ꎬ村庄与生活
73
环境相关的道路㊁供电㊁供水㊁改水改厕以及农村家庭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以农村 村村通 系统工程为基础展开ꎬ这些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涉及电力部㊁农业部㊁水利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ꎮ
在这一阶段ꎬ政府治理重心下移ꎬ通过设立相关主管及其外派管理机构ꎬ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ꎬ开启了农村人居环境的科层化治理进程ꎮ在这套规范化的治理体制下ꎬ政府对农村社会事务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为单一的供给主体㊁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和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模式ꎬ而在行政分权和财政包干的政治体制中ꎬ中央政府虽然下放了事权ꎬ但却没有给予地方相应的财权ꎬ反而使大多数乡镇财政陷入困境ꎮ在权㊁责㊁利不匹配的状态下ꎬ难免会促使遵照科层制规范与程序行使治理权力的村级组织采取选择性治理策略ꎬ往往将不纳入督办与考核范围的相对不重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事务置于治理末位ꎮ
(三)发展:项目化治理(2005 2013年)
面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造成了农民负担过重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科层化治理无法达到预期制度绩效的后果ꎬ2000年中央政府在安徽率先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ꎬ并于2005年相继减免完毕为标志ꎬ针对农村的公共治理逐渐形成了 多予㊁少取㊁放活 和 工业反哺农业㊁城市支持农村 的方针以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基本任务ꎬ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ꎮ在这个阶段ꎬ在几乎所有的建设和公共治理中所涉及的各级财政资金开始通过 专项 和 项目 的转移支付的方式向下分配ꎬ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项目化治理模式ꎬ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极快的发展ꎮ
从政策体系构建情况看ꎬ每一个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相关的主管部门与机构都掌握着形成项目的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支配权ꎬ这一时期的农村环境治理专项政策最为集中ꎮ2005年ꎬ发改委㊁水利部等部门开启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ꎻ2006年ꎬ中央投资25亿元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和财政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资金ꎬ农业部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ꎬ环保总局发布与实施«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ꎻ2008年ꎬ第一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ꎬ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ꎬ安排5亿元用于
以奖促治 政策的实施ꎻ2009年ꎬ全国爱卫会开展 农村改水改厕项目 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ꎻ环保部㊁财政部㊁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实行 以奖促治 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ꎻ2010年ꎬ环保部实施«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ꎻ2012年ꎬ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ꎬ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建设 美丽乡村 的奋斗目标ꎻ2013年ꎬ农业部正式启动 美丽乡村 创建活动ꎬ财政部在浙江㊁贵州㊁安徽㊁福建㊁广西㊁重庆㊁海南等省市启动 美丽乡村 建设试点ꎬ将 美丽乡村 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ꎬ涵盖农村污水治理㊁生态保护建设补助专项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㊁农房改造㊁现代农业发展㊁发展农家乐专项等资金项目ꎮ
在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可以看到ꎬ在项目制度框架内ꎬ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和调动地方资源的双重目标开展的专项化和项目化治理是一种非科层和非行政指令的竞争性授权ꎬ有效避免了过去村庄社会事务行政化的结构性困境ꎮ另外ꎬ项目化治理的目标针对性和有效性更为聚焦ꎬ控制更严格ꎬ管理更规范ꎬ更容易实现绩效合法性目标ꎬ从而减少资金使用分散㊁交叉㊁重复和挤占挪用等现象ꎮ
(四)深化:复合型治理(2014年至今)
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以来ꎬ2015年4月ꎬ中国首次以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ꎮ同年9月ꎬ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ꎻ2015年1月1日起被称为 史上最严 的环保法实施ꎮ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到ꎬ中国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正逐步完善㊁制度建设不断健全㊁执法监督力度空前ꎬ呈现出复合型环境治理的趋势和特点ꎬ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复合型环境治理格局中的一个面向ꎬ呈
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8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