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老年人高龄的诗句
【篇一:赞美老年人高龄的诗句】
中秋月明思故乡,
隔海游子念重阳,
菊月十三姥祖寿,
耋耄自古为仙相。
当年飒爽英才郎,
砥柱中流一栋梁,
齐家育子勤操劳,
不道辛苦恩情长。
沧桑变幻人不老,
福荫后辈永安康,
人间天伦阖家兴,
只愿年年摆寿堂。
外孙难尽膝下孝,
彼岸寿诗祝无疆,
松鹤难表吾辈心,
面东而跪拜夕阳。
【篇二:赞美老年人高龄的诗句】
原标题:高龄诗词女神 | 叶嘉莹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5年10月18日,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文学荣誉博士。2016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叶落归根,愿做诗词“摆渡人”
叶嘉莹是为诗歌而生的。她一辈子从事教育,除大学讲课,叶嘉莹更热衷于在中小学和幼儿园讲述古典诗词,她做了很多“清高”的诗人或学者不愿去做的事情。叶嘉莹曾说:“每讲到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我眼睛里面都是泪水,因为我不知道哪一年能够回到我的故乡。”
多年前,叶嘉莹为莲叶田田的南开马蹄湖写下过“莲实有心应不死”的诗句。她说,人生寒暑很容易就过去,但自己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在千年以后,自己结下的莲子还能开出莲花。
上世纪50年代在台大任教时为小朋友讲课
1
多难一生: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这是叶先生所写首诗里的开篇两句。
曾经有一个人,从姓名中解构出她的性格和命运,说她柔韧如水,受到外界束缚时,可以暂囿于杯中,解脱无拘时,亦可如大江大河般波涛滚滚一往向前。
1924年,叶先生出生于北京一个老四合院,是满族叶赫纳拉氏后裔。书香门第,父母都属于知识分子,诗礼传家的家庭氛围,让她从小接受到良好教育。
3岁开始识字背诗,6岁开始跟随家庭教师诵读《论语》,四书是她的开门读物。这些古籍,为她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之品性的养成,夯下了基础。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这是王国维的一句话。可以说,苦难伴随叶嘉莹的一生。
成长于战乱年代,国家风雨飘摇,她的父亲又因为当时的政策和工作原因,与家人聚少离多,直至后来失去联系,杳无音讯。
17岁,母亲身患肿瘤去天津开刀,最终因为病菌感染,在归途的火车上离世。
25岁,刚生完孩子,丈夫却以“匪谍”的莫须有罪名入狱,随后她又失去工作。
人到中年,白发人送黑发人,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双双殒命。
在访谈中,主持人跟她聊起对人生苦难的看法,回顾自己波澜一生,叶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
高磊鑫薛之谦
平静是好的,但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经历过挫折,都是过顺利的生活,不一定是好事。各种苦难,谁都不愿意发生,可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让你对人生有了另外一种体会。如果不把诗人的小我感情打破,就不会有更高更远的想法。
2
真实一生:未应磨染是初心
我之所以现在完全投注在诗词教学,不是说要成为学者、作家,有什么名望,都没这种考虑,只是因为喜欢诗词,诗词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诗词曾经在我的为人、品格、修养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便是叶先生的初心,清净淡泊,未染俗尘。
1945年,21岁的叶先生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走上讲台,开始从事诗词教学和研究工作。咽炎吃什么药最好效果
时光荏苒,岁月嬗替,从一个世纪跨入又一个世纪,叶先生的教学生涯长达70年。
从空间上来说,漂洋过海,天南地北,先后在北京、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普及中国古典诗词,给各个年龄阶段、不同肤的学生讲授诗词中的唯美世界。
清吧歌曲著名诗人席慕蓉,也是叶先生粉丝,回想起当年听课情形,她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听老师讲课时,觉得老师是个发光体。
1948年南下前与北京志成中学学生合影
在南开大学,有一个小院,院门旁的牌子上写着“迦陵学舍”。这所小院由诗词爱好者出资
赞美母亲的短诗为叶先生所建。迦陵,是她别号。院内一扇拱门两侧挂着一幅对联,是叶先生上学时期的诗作: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叶先生,就是一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士。
在学舍展览区域,白板上是一幅叶先生的简笔画像,清雅淡然,诗情画意。画像旁有一句话,当是她一生的写照:为应磨染是初心。
诗词是叶先生生活的全部。学生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亲人,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讲台和诗词。正如迦陵学舍中的一副对联:
师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
1962年台大中文系一年级师生合影
3
审美一生:美丽的先生,义气的士
在中国文学界,被世人尊称为先生的女性,我所知道的,除了杨绛,便是叶嘉莹。
有人说她是,现代社会硕果仅存的“士” 。
1993年春,叶嘉莹在哈佛大学远东系
士,在古代指读书人,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的统称。能够授予这一称号,我想,也是因为叶先生身上持续一生的简单、诗意、纯粹的美。
访谈节目中,九十高龄的叶先生,不论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依然显示出得体、美丽、优雅,思维敏捷而健谈。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情故事,经过叶先生自己的理解与钻研,可以讲解得美妙如星辰,对世间男欢女爱深彻懂得,也许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现实中,她的一生,从未谈过恋爱,也从未因为某个人而心有驿动。
大学时期,长相漂亮的叶先生,对爱情秉持着“不遇天人不目成”的心意。后来,她跟丈夫的结合,也并非因为爱情,而是出于义气。用她自己的话说,那种傻,是不同于现在聪明女孩子的。
虽然不是因为爱情,但也在围城内坚守一生,对婚姻厮守承诺。
当主持人问及,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当年,是否还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叶先生很坦诚、也很果断地给出回答:不会,但也很难说是否会遇到一个因为恋爱而结婚的人。毕竟,能够让她心动的人,是天人那般的所在啊。
有人说,叶先生站在那里,就是一首活生生的诗。好看的发型图片
叶先生自己说,她常常跟书本进行交流,尤其在苦难降临的时候,书和诗词给予她力量,抚慰她困于磨难的心灵,从而获得平静和定力。
有一次,在南开大学做讲座,讲到温庭筠的《菩萨蛮》时,她转过身,望着台下莘莘学子,说到:“古诗词这么美好的一份珍宝,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看见。”
对于现实的、物质的利害得失,叶先生从来不在乎,也不计较。因为,在她内心,有一个世界,完全被诗词充满,丰富而充盈,人生因此而获得完整和纯粹。正如她所言——
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心灵的一片清净洁白。
叶嘉莹诗词讲解二例
《无题》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诗词讲解
感谢父亲的作文
《无题》也是李商隐非常好的一首诗。
《无题》写的是个女孩子。如果说李太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写的是长江边现实的女孩子,那么李商隐现在写的这个女孩子,从八岁一直到十五岁,就是
一种象喻。中国古人向来把美女比作贤能的才士,屈原说“恐美人之迟暮”,就是借美人来比喻才德贤能的君子。女子爱美,男子也一样要爱惜自己,爱惜自己不是养尊处优,而是让自己通过锻炼、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是外表打扮得很漂亮,而是提高德行和才能。每个人生来都应该向这个方面去努力。
诗里这一个爱美的女子,象征一个追求美好才德的男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八岁的时候,她就懂得爱美了,家里大人不让她照镜子,她偷着照镜子。大人以为还没有到化妆的年龄,她就已经能够把眉毛画得这样修长而美丽。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踏青”是古代的风俗,清明上巳,女子便去踏青,斗草寻花。女孩子出去游春,要穿漂亮的衣服,她的裙子边上绣的都是芙蓉花。不只是追求自己身体衣饰的美好,屈原也将美丽的衣服比作美丽的品德。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想要真的有才能,十二岁就要学弹筝。“银甲”是戴在手指上用来弹筝的,因为用自己的手指去弹,指甲会断。银甲戴着不肯卸下来,代表她学习的勤奋。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女子一切都以七作为倍数,十四岁就算成年了,是谈论嫁娶的时候了,这时女子就不能够随便见人了。她躲在深闺中,大家看不到她,只是遥远地听说,他们家有个女孩子还没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