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登山的诗词名句
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一:写景揽胜
二:抒情遣兴
三:思乡送别
四、怀古伤今
五、明理言志
六、寻仙求隐
大概是诗人“性本爱山丘”的缘故吧,自古以来,诗人都爱登山,登上山峰,赏景、览物之际,总会逸兴遄飞,感慨万端,留下许多优美壮丽的诗篇。
《诗经》时代,虽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但已出现了完整的登山诗《陟岵》。一位
征人“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瞻望母兮”,“瞻望兄兮”。他登上山岭,遥望故乡,怀念起父母兄弟,进而产生联想:就在自己思乡怀亲的时候,家里人也正在惦念他,同情他,嘱咐他,希望他保重,盼望他回家。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厚,一唱三叹。开启了我国古典登山诗的先河。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历程中,多有登山的描述。如“朝发轫于苍梧兮,夕吾至乎县圃。”“朝吾将济乎白水兮,登阆峰而緤马。”“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兮。”“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离骚》)“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蚖之高巅。”(《悲回风》)这些诗句,通过登山的叙述,刻画出了一个为追求理想而行匆匆,只争朝夕,不断探索的奋斗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不懈追求的精神和理想破灭的痛苦。
综观古代登山诗,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所有的思想感情,都可以在登山之际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一、写景揽胜
很多登山诗用诗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寒山石径的苍茫景象和山中人家的幽妙风光,吸引得人们暮降临仍流连忘返。尤其是末句的比喻,点染出令人陶醉的火红一片的枫林霜叶,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生气勃勃清新刚健的艺术享受。
又如,梅尧臣的《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收,幽径行独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
这首诗起句写作者回到自然返朴归真的惬意,接着对鲁山景物进行入微的描绘。千姿百态的“好峰”,随着欣赏的角度不同,千变万化;回环往复的“幽径”,若隐若现,让人时行时迷。由于“与野情惬”,不顾山深路远,竟然来到了野兽出没的险境,看到了“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的图面。熊笨拙地爬树,震落遍地霜花,鹿出没于溪水旁,衬托出山林的空旷。在这密林深处,迷路人怎样才能到人家,走出森林呢?忽然“云外一声鸡”,真是柳暗花明,令人欣喜不已!全诗格调清新,意境幽深,一波三折,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欲行又迷,时而熊生险象,时而鸡传祥音。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活脱脱描绘出一幅野趣天然图。
诗人们在描绘山间美景的时候,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灵气和性情。如王质的《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这首诗,首联用拟人手法:碧空浮云忽聚忽散,是它们在商议天气阴晴的事宜。人们通常
所感受到的不测之风云,原来是它们早就商定的变化。把阴晴不定的自然现象写得十分生动。接下来就是阴晴不定的具体描绘。颔联写“阴”,作者以“雨”和“风”来体现。“雨”带荷香,“风”摇萍动,身沾一路细雨,手携两袖清风,令人心旷神怡。刚刚还是雨雾迷蒙,一会儿,雨过雾散。颈联自然转到写“晴”。随着浮云消散,红日当空,使得喜爱晴天的喜鹊欣喜若狂,发出阵阵喧闹。这一“喧”字,既写出了喜鹊的喜悦,也给清幽的山间增添了无限生机。而生性爱水的鸥鸟也趁这日出像调皮的儿童无拘无束地在水平如镜的池塘里尽情嬉戏。一“狎”字,生动地描绘了鸥鸟自由自在的可爱天性。以上两联二十个字,构成一幅幽美的山行图。图中有天象,有人物,有植物,有动物,和谐组合。尾联,看似平淡,其实造意奇特。尽人皆知,山本来就不会说话,诗人却偏要赘言——“山不言语”。仿佛这山本来是会说话的,只是此时不用说罢了。然而,即使山不说话,也能唤醒沉醉之人。这一拟人,既反衬出山的明净秀丽,又流露出诗人以山为友,彼此相亲相娱的喜悦心情。
以上诗篇主要描绘的是秀丽山,清代潘耒《天都峰》给我们展现的则是雄伟壮丽的图景:
黄山百千峰,兹何独称长?
deskmate
大巧不炫奇,尊严故无双。
中天开帝廷,万灵此朝飨。
肃穆垂冕旒,森严排甲仗。
梯空一万重,拔地九千丈。耳机模式在哪里关闭
烟云升及腰,日月行在掌。
excel加载项山自言尊,对之失气象。
钟馗简介譬如见真人,雄自头抢。
苍苍百里外,孤标已瞻仰。
即之如可亲,攀之莫能上。
石阙望峨峨,天桥瞩朗朗。
载肉无由升,徒然结遐想。
天都峰为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10米,在诸峰中最为雄伟险峻,被目为天神之都,故名天都。要把这天神之都的“形”与“神”展现出来,非大手笔不能为也。潘耒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奇妙的语言把这幅雄伟的画卷次第展开:
作者以设问入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天都峰称长于峰,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然后便从神之威严和形之奇峻两个方面进行着力描写。写它的“神”主要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它大巧若拙,庄严稳重,它耸立在天的中央,好象是天帝在开设天廷,万神都来这里向天帝朝拜、祝告。峰森然肃立拱卫着它。它戴着帝皇冠饰,庄重肃静,好象在检阅披甲执兵的仪仗队。而后又运用反衬的手法,写自夸尊贵的山,面对天都峰,就像臣拜谒真人(仙人,也可指帝王),顿时失去了庄严的气象,不得不卑躬屈膝,自惭形秽。即使在百里之外,也会领略到它独特的风貌。反衬出天都峰的卓立峰,威严无比。写它的“形”,主要运用夸张的手法。天都峰拔地而起九万丈,登山的阶梯凌空而上一万重,云烟只能飘升到它的半山腰,而日月的运行也好象是在它的掌中。“九千丈”、“一万重”,何其高峻陡峭!云不过腰,日月在掌,又是何其雄伟壮丽!石阙峨峨,天桥朗朗,即之可亲,攀之莫上。在写完了它的威严之“神”和险峻之“形”之后,作者不由发出无尽的赞叹。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天都峰的礼赞,它生动地描绘了天都峰雄伟奇峻的风姿和压倒山的磅礴气势,令人遐想景仰
不已。
二、抒情遣兴
纯粹写景的登山诗是没有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许多登山之作,都是抒情的佳构。
李白与山,似有不解之缘。他攀蜀道,登巫山,坐敬亭,上庐山……,即使在梦中也行游天姥。他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抒情杰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冷藏柜温度怎么调
该诗作于天宝年间,是作者受到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作。“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
相传南朝时曾有凤凰集于此山,后筑台,山和台也因之得名。首联写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王朝的兴盛,可是如今,自己登临此地,已是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早已一去不返,只有长江仍然不停地奔流,好象在告诉人们一个哲理——人事易逝,自然永恒。登凤凰台,怀凤凰游,叹凤凰去,“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触一下子被“凤凰”牵出。触景生情,十分自然。“情”既然被触发,就一发难收,于是颔联作者便思接吴晋。三国时的东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曾经是何等的繁华昌盛,可是现在呢?吴国的宫殿已经荒芜,东晋的风流人物也早已埋进古墓,一时的繁华和煊赫,都只是过眼云烟。这一联承接上联继续对“人事易逝,自然永恒”的哲理进行论证。既然这样,那么,就不要总是把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还是将目光投向奇瑰的大自然吧!纵目而望,三山仿佛从天而落,若隐若现;白鹭洲将江山一分为二,鹭舞浪飞,使得诗人陶然忘我。但是,诗人又怎能沉溺于自然的美景呢?他被朝廷流放,虽寄情于山水,寄情于诗酒,但怎能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尾联用比喻的方法,将“日”比皇帝,将“浮云”比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皇帝已被奸佞包围,长安已被阴霾笼罩,自己纵是才华横溢,也是报国无门啊!至此,诗人沉痛、悲愤、无奈的复杂感情已溢于言表。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容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该诗为明代民
族英雄于谦镇守山西,巡视太行山时所作。一、二句写景。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物——风、日、草、云、山、鸟,勾勒出了太行山一带苍茫寥廓、萧索凄凉的景象。三、四句抒情。尽管自己两鬓霜花,年事已高,但是,为了保卫国家,不辞千里辛劳,纵马再次登上太行山,表现了作者爽朗豪迈的气概。以景物烘托人物,更突显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有的登山诗以遣兴为主,表现出诗人的闲情逸致。如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月夜》: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钟鸣处,楼台深翠微。
诗一开头,就写了诗人被春山幽美的景所陶醉而至夜忘归,那么,山间到底有些什么“胜事”?这里,水中映月,野花飘香。颔联纤丽细巧,饶有情趣,一“掬”一“弄”,亲切活泼。明明掬起的是水,但由于泉水清澈,倒影出晶亮的月光;明明是用手在“弄”花,却满身
芬芳,更显出花香的程度。月让人在视觉上得到欣赏;野花又让人在触觉上得到满足,在嗅觉上得到愉悦。这时,诗人不光是在欣赏美景,而且已经融入自然,怎么会不“夜忘归”呢?颈联没有再去直接写景物,而是写自己的兴致。“无远近”足以表现兴致之高,同时也衬托出“胜事”之多。就在你将要离去的时候,对山间的一草一木又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感情。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晚风送来清脆的钟声,诗人极目南望,层层楼台隐没在一片苍翠的山之中。尾联又让人在听觉上得到回味。袅袅钟声在山间久久回荡,朦胧月在花草间默默流泻,诗人早已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三、思乡送别
文章开头提到的《陟岵》是我所读到的最早的登山思乡怀人之作。游子登山,极目远望,最容易牵动思乡怀人的情思。如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有关山的诗句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这首诗写作者出守宣城,路过三山所见的美丽景和回望建康城所引起的乡思深情。诗开头两句化用王粲《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和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的眷恋京师的诗句,以表达自己登上三山回望京邑的依恋之情,委婉而有韵味。接着写望中所见:参差错落的皇宫屋脊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其实也是进一步表达对京邑的依恋。以下四句,继续写望中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名句,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晚霞比作美丽的彩绸,而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则如一条白绢在微微飘动。傍晚,飞鸟归林,唧唧喳喳叫过不休,飞落、覆盖在充满春意的沙洲上,而各各样的鲜花布满了散发着芬芳气息的原野。这些景物描写,动静结合,清新明丽,如诗如画。第九句起,作者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向咏怀。景物虽好,但不是久留之地。自己
马上就要离开京邑,并且将长久地留在外地,这怎么不让人回忆起与朋友亲人欢乐的宴集。尤其是想起归期难卜,更是泪流如霰。诗写到这里,由望京而望乡,对京邑的留恋也进一步扩展到对故乡的怀念,并在最后用一反问句——“谁能鬓不变?”结束全诗,突出悲伤之极。全诗有化用古诗以增恋意,有乐景写哀以衬愁怀,有欢宴难再归期难卜以促悲伤,堪称典范的登山怀乡之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