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策略 篇1幸福味道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创新的热情激发起来。教师则要发挥好指挥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参与,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
  二、了解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6岁到11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
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些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识,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
  三、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离不开创造。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科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达到以读代讲,加深理解的教学目的,还能够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是课堂焕发出活力。
大学自主招生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所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许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了他们所传授、推行的阅读方法的正确。教师有必要从中撷取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小学生推荐,使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向学生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1.目标阅读法。
  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
行筛选,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2.快速阅读法。
中国修正主义  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3.以意逆志法。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就是说拿自己的“意”,即思想、知识、经验来推想作者的思想。小学课本中出现一些古诗、古代寓言故事以及一些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意义的作品,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加深理解。如林巧稚说“我们要得一百一十分”,其中“一百一十分”是什么意思?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的倔强性格、不甘歧视、目标动力、志气骨气等“意”来逆推作者的“志”。
大公无私的近义词
语文教育  4.十目一行法。
  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这是说精读之法。有的书要速读,那是为了快速摄取信息;有的书要精读,这是为了从内容到形式仔细地研究,做到剖析至微,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笔法、作者的旨趣。
  5.写写画画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随着阅读和思考,在书中写写画画,作各种各样的记号,并写下自己的随感。他认为这才是书籍的主人,这过程就是占有书籍的过程。小学生尤宜采用此法,凡是好词好句用一种符号圈出,作者的思路立意用另一种符号画出,疑难不解之处再用其他符号勾出。多读多思,勤画勤写,一定会取得成效。
  五、扩大学生阅读数量
  这里所称的数量一是指所读读物的数量,二是指阅读涉及学科的类型数量,亦即指通常所称的“阅读量”与“阅读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的社会,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接收去处理。所以小学生也有必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
的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尽可能多地撷取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则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能接触新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策略 篇2
  一、语文灵动课堂,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要更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是一个人追求成为思想家的第一个摇篮。”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让每节课都充满灵动的思想,让学生的思想充满智慧。
  课堂教学,教师要对课的目标把握精准,教学目标不能定位过大。对教材的挖掘要深透,
对知识的拓展,对方法的研究都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精彩巧妙的构思。然后,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往往对课的自我评价有纠结与不满,充分说明教师本身在成长、在成熟、在进步,教育思想在转变。如教师在课堂上对朗读教学的指导,让学生大胆模仿各种声音的读,声情并茂,体现灵动,所以学生朗读让人震撼;教师对识字教学的放手,让学生充分预习,生字的音、形、义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有课文的情感渲染的整体把握,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亲身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动态;有对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崭新尝试等,这都体现了灵动课堂的深入,这些足以说明教师在课堂上用心做教学,用心爱学生,用心把握教学脉搏,与学生心灵的不断碰撞,撞击出灵动的火花。
  二、小学语文灵动课堂,每节课都要落实
  苏霍姆林斯说过“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的内心,看看学生想要什么。
  教师要特别重视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课堂,对语
文课堂有浓厚的兴趣。语文情趣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从小抓起。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从低年级开始就有意进行提前写话的训练。结合语文课文的内容,不断渗透创设语言的训练场,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对读写有情趣,爱上读写。开始是一句话,后来是几句话,然后是写一段话,再写几段话的训练,达到多数学生对写话、看图作文、写日记,提前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比如,观察妈妈的一次微笑,爸爸的一次发怒,奶奶的一次关怀,邻居的一件趣事,大街上的行人,市场里的小贩,街道上的牌匾,等等。这都是灵动的语文,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好的途径。让语文走进孩子的生活,让语文渗透孩子的心灵,让语文与孩子们对话,让语文“回家”。
  三、小学语文灵动课堂,教育环节要灵活
  苏霍姆林斯说过“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平日的教学环节上注入灵动的因素。比如,在语文教学的朗读环节上,要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低年段朗读能力的形成关系到孩子一生的语感,朗读水平。比如,我在教学《老海龟的悲剧》一文的朗读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说说你喜欢哪个
人物,你适合读哪个人物的语言。你喜欢老海龟,就读老海龟的话,喜欢伶俐的小海鸥,就读小海鸥的话,我们师生讨论争辩人物的特点,从而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比如,老海龟年纪大了,声音应该是浑厚、老成,带着颤抖的音调;小海鸥聪明、机灵,所以它的话要读得活泼、生动。师生共同“做足功课”后,孩子们模仿起人物来真是活灵活现,教师也要乘机指导。学生语感到了,课堂更生动起来,学生对人物特点的把握,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更加深刻,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课堂气氛热烈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