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丁·伊登认识
杰克·伦敦个人主义的矛盾思想
摘要:对于杰克·伦敦的半自传性小说《马丁·伊登》,读者和评论界一直褒贬不一,尤其在对主人公马丁·伊登最后自杀的结局安排上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伦敦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创作背景、思想态度以及对马丁的详细解读与分析.指出:马丁·伊登是伦敦塑造的一个个人主义者,而杰克·伦敦对于个人主义是持有矛盾思想的。对于个人主义者战胜自然,伦敦是欣赏的;而对于他们反抗社会,伦敦持反对态度,但在无意识中又流露出对他们的偏爱。而这些造成了读者对其本来的创作意图进行了误读。
关键词:马丁·伊登;杰克·伦敦;个人主义;普通话技巧 矛盾思想
引言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一直深受全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
克·伦敦的自传。它取材于作者早期生活经历及其成名过程,因此,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但是唯独让读者感到困惑的是马丁成名后投海自杀的举动。杰克·伦敦在很多场合对马丁·伊登的死都解释为其是个个人主义者,从不考虑别人的需求。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许多人反而从马丁·伊登身上看到了个人的奋斗,进而对其欣赏。所以本文想通过分析马丁·伊登的个人主义思想形成和杰克·伦敦的创作意图等方面来分析马丁是否是一个个人主义者,而杰克·伦敦说他是个个人主义者而自杀的意图又何而来。由此分析得出杰克·伦敦对待个人主义的矛盾态度。
一、个人主义的定义及由来    2024巴黎奥运会
    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一般表现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式。个人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individuum,意为不可分的东西、个体。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做空是什么意思啊”的命题,是个人主义的一种重要表述方式。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如英国的T·霍布斯等,把个人主义普遍化为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使之成为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判
断善恶的重要标准。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F·W·尼采等人,进一步使个人主义的理论观点系统化,把个人作为价值的基础和评价社会的唯一标准。个人主义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一切从个人需要和个人幸福出发,反对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
    虽然个人主义精神在西方文化和社会历史中源远流长,但“个人主义”这一术语却出现在十九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而比较完善的个人主义思想则是出现在英国.代表人物是洛克。他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个人政治平等”的理论。洛克认为.个人先于社会。只有当个人试图使他们的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他们才通过自愿的组合组织成社会。组成社会的动机乃是个人利益,从这一点。产生了所谓功利个人主义。洛克的思想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利坚百科全书》认为,在英语世界里第一位使用“个人主义”一词的是美国哲学家爱默生。爱默生对个人主义大加渲染并倍加推崇。认为它有益于人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类精神。美国被认为是个人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在美国,个人主义是一种边疆文化遗产。“自己生活也让人生活”是他们这种个人主义的座右铭。边疆个人主义的特点就是强烈发展个人的愿望和对政治经济平等的民主要求。由此可见个人主义具有很多积极地意义.并不是人们常认为的自私自利主义。
2、介绍《马丁·伊登》及杰克·伦敦的个人传奇经历
 
一)主人公马丁·伊登的简单介绍
小说《马丁·伊登》写的是主人公马丁·伊登:一个出身卑微、才识浅陋的年轻水手,在一次偶然机会,马丁救了富家子弟阿瑟,由此结识了莫斯一家人,开始接触到上层社会并萌发了羡慕之心。爱上罗丝小后,马丁为了挤进上层社会,能和罗丝结婚,他做出了走笔耕之路的选择。从此他弃船从文,埋头读书写作,想靠当作家出人头地,赢得罗丝。马丁接受的正规教育很少,小学没念完就离开了学校;给罗丝初次见面交谈时,他满口土话,语病百出。然而,马丁认定自己具备从事文学创作的才能,他坚信,凭借自己刚强的性格,超强的意志,他一定能在文学这片神圣的领域里展示出自己的才能。马丁的奋斗是充满艰辛和痛苦的。在写作过程中,马丁连遭失败,退稿如山,罗丝也离他而去,可是马丁以超越常人的意志,忍受着贫穷、饥饿、挫折和失败的痛苦,顽强拼搏从不放弃写作。马丁没有低头向困难屈服,凭着自己超常的勇气顽强地和厄运抗争,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强者风范,完成了“一个可以克服一切障碍的超人”的人生价值。马丁有超人的毅力,他能在一连402019十一放假安排个小时没有吃一点东西刀绞般的饥饿的情况下,继续伏案苦读,奋笔疾书;为了
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把自己的睡眠时间一减再减,一夜只睡5个小时。在遭受一次次挫折和打击之后对自己的理想仍然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地追求。通过顽强的拼搏,马丁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终于从一个说话“语病百出”的普通水手一跃变成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的文学大师,一篇篇深刻细腻、引人人胜的文章从他的笔端倾泻而出,成了一位受人崇拜的脑力上的“强者”。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他都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因为他的心中有个梦,为了他的爱,为了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他可以以刚强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
(二)作者杰克·伦敦的个人传奇经历
这部作品的作者杰克·伦敦是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家庭,自幼即饱尝贫困之苦:十岁就开始上街卖报,十三岁小学毕业后就进了一家罐头厂当了童工。在罐头厂里他每天要工作1820个小时的活儿,为了省钱,下班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回家,十分辛苦。罐头厂的苦差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于是伦敦借钱买了一只“酩酊号”船,做起了“毛贼”来。他带着船员夜里去海湾中的私人养殖场偷取牡蛎,然后早晨在黑市上高价售出。这样一夜之间伦敦就可以赚到相当于罐头厂几个月的工资,但却要冒着被杀的危险。17岁时伦敦在一艘扑捉海豹的船上当水手,在太平洋上漂泊了7个多月。1893年伦敦加入到了去华盛顿请愿的失
业者队伍中,后因示威失败,伦敦成了流浪者,后又被关进了监狱。这些经历使伦敦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他看到了社会中最黑暗的一面,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1895年伦敦进入了奥克兰中学学习,他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仅用了16个月便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与次年考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可还不到一年,迫于生计,伦敦只好退学。此时,他一心想当个作家以脑力谋生。伦敦一边学习斯宾塞、达尔文等人的著作,一边大量阅读国内外著名作家,如吉卜林和史蒂文生等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1897年伦敦加入了涌往北方阿拉斯加的淘金大军,虽没有淘到一粒金子,此次经历却丰富了他以后的创作。
雪虎伦敦回到家后,发愤读书,在半饥饿状态中埋头写作,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899年,伦敦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在《大陆月刊》上发表。之后他又陆续发表了《狼之子》(1901)、《严寒中的孩子》(1902)以及长篇小说《野性的呼唤》(1903)。这些最初发表的小说,伦敦称之为“北方的故事”。1903年,伦敦发表了反映伦敦东区贫民窟里贫民悲惨生活的报告文学《深渊里的人们》,引起强烈反响,伦敦的声望不断提高。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06-1910年是杰克·伦敦创作上的高峰期,他发表了许多篇革命论文
及长、短篇小说,包括热爱生命》(1907)、《铁蹄》(1906)、《白牙》(1906)和《马丁·伊登》(1909)等。
伦敦的钱袋迅速地鼓了起来,之后他开始了挥金如土的生活。1907年,伦敦带着妻子登上了自己的豪华游艇到太平洋上航行。然而,这时伦敦打分债务在上升,文学名声下跌。1909年回到旧金山后,他又开始了突击写作,在重新挣到了大笔大笔钱的同时,伦敦也再次登上了文学高峰。
从太平洋回来后,伦敦开始兴建豪宅“狼舍”,这时,他对社会斗争已不再感兴趣,在次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天大亮》和《月谷》已明显的表现出消极的倾向。1913年,伦敦的“狼舍”刚竣工就遭火灾于一旦,从此伦敦一蹶不振。1916年,伦敦正式声明退出社会党,随后回到奥克兰郊区。这时的他经常是借酒浇愁,心情沮丧,彷徨不安。最后就像《马丁·伊登》的主人公跳海自杀一样,伦敦服用过量麻醉剂自杀,终年40岁,身后留下了50部著作和解不开的谜。
由于他本人传奇式的经历,他的短篇小说题材新颖,笔力雄浑,颇受读者欢迎。就其内涵而论,往往显示了人的野性本能,个人的自我奋斗。如他称之为《北方故事》中那篇最著
名的《热爱生命》,就是通过描述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上人兽搏斗的震撼人心的情景,表现主人公的那种无异于动物的求生本能。杰克·伦敦复杂的世界观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他既写出了反映伦敦东区贫民窟工人家庭悲惨生活的《深渊中的人们》和描写无产者参与社会主义运动及工人武装起义的政治幻想小说《铁蹄》,也创作了展示“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观念的狗变狼的《野性的呼喊》和狼变狗的《雪虎》这类动物寓言故事。当然,集中反映他创作思想中积极和消极这两方面因素的,还是他的代表作——发表于一九○九年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在这部带有自传彩的长篇小说中,克杰·伦敦不但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写下了自己如何在平庸的资产阶级鄙夷下含辛茹苦地读书和写作的经历,也尽情阐释了他个人的混杂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说的社会见解。人间天堂的意思
3、介绍马丁·伊登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
马丁·伊登原是一名出身卑微,才识浅陋的年轻水手。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救了富家子弟阿瑟,由此结识了露丝一家,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大学生,把她当成了理想的恋人。为了能挤上上层社会,和露丝结婚,他弃海从文,发奋读书写作,用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
想靠当作家来出人头地,赢得露丝。但事与愿违,马丁连遭失败,退稿如山。他的这种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生活上也潦倒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尽管时常饿得发昏,连外衣也典当了,他仍不顾一切地读书和写作。他的、房东和工人朋友虽然喜欢他和同情他,却不理解他,而那帮上层社会的绅士淑女,则对他百般嘲笑和揶揄,但他一往直前,坚持走自己的路。就他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论,是积极的。
正如杰克·伦敦本人一样,马丁·伊登由于出身贫寒和做苦工的经历,很自然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他对本阶级的劳苦大众有本能的感情和理解,对资产阶级的不学无术和骄奢淫逸也有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愤慨;并且相信,只要劳动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绝不会比那些富人们低劣。但他在阅读和钻研斯宾塞和尼采的哲学时,也接受了他们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一样有生存竞争,其结果将是优胜劣汰,最后统治芸芸众生的将是一些吃苦耐劳的“超人”。因此,在他的个人奋斗中就逐渐产生了爱默生式的那种积极的个人主义思想。
研究探索马丁的奋斗历程,可以肯定马丁具有超人思想,相信捷足先登、强者必胜的理论;同时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相信尼采的话,世界的主人是强者,这种强者是崇高的
人,他们不是在猪槽里打滚得猪猡。世界的主人是这些真正崇高的人,是这种伟大的金发野兽,是这些不肯妥协的人,是这些自己做主人的人。正是具有这种个人主义的哲学思想,马丁才能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顽强不屈地生存下来,成为生活的强者和超人。
4、对个人主义两面性的态度及作者结局安排意图分析
(一)对个人主义的积极态度
    在小说中,马丁具有很多优点:正直、诚实、善良、富有同情心;聪明、勇敢、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非凡毅力。在他对罗丝纯洁的爱的驱动下,他梦想依靠个人的奋斗取得成功,赢得自己的所爱。就这样凭借着非常人所及的毅力以及与困难做艰苦斗争的决心,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马丁从一个本来说话时都出现语法错误的水手,一跃成为了一个可以熟练驾驭语言的大师;从原来孔武有力式的超人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超人。在小说中,马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说到我自己.我是个个人主义者。我相信‘捷足先登,强者必胜。”马丁始终依靠自我,不顾他人的反对、嘲弄和各种磨难。马丁发现了自己“有不少意想不到的力量”。同时,他坚守信念,他曾直截了当地告诉罗丝,“资产阶级全是胆小鬼,他们害怕生活。资产阶级的教养和文化是建立在庸俗的基础上”。当提及美国的制度,马丁如是
评论,“我对这个国家什么指望也没有。我只指望那个强者,那个马背上的人,前来把国家从一事无成的腐败状态拯救出来”。正是心里有这种个人主义的信念,才让马丁可以克服重重的困难,最后走向了希望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