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之《诗》第十二内容简介+习题+原文
内容简介
诗的顶峰在唐朝。其实在唐以前,诗也经历了很长的演化过程。汉文帝设计了乐府这个机构,专门采集古时的歌谣和乐谱,后来乐谱渐渐失传只留下歌词,便形成了乐府诗。这些诗以叙事为主,多写社会故事和风俗,是五言诗的源头。到了建安年间,出了曹植这个大诗人,但真正奠定了五言诗基础的,则是魏代的阮籍,他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晋代的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渐渐千篇一律,但正是这种影响下,却孕育了陶渊明和谢灵运另个大诗人。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到了李、杜这两座高峰自是不必细说,大家都耳熟能详。李白因触犯杨贵妃而不能得志,纵情山水间,人称“天上谪仙人”;朱自清认为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李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也因此而影响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宋诗有了散文化的倾向,到了苏轼最为明显,他将禅学大量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
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歌谣和乐谱,教李延年作协律都尉,负责整理,以备传习唱奏,即“乐府诗”。
北宋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合乐的不合乐的歌谣及模拟之作,成《乐府诗集》。
沈约《宋书 乐志》称汉乐府为“古辞”。
汉乐府的声调采用了“楚声”和“新声”两种调子。新声出于西域和北狄的军歌。楚声里整齐的五言,如《白头吟》《梁甫吟》《怨歌行》成为五言诗的源头,汉乐府以叙事为主。
班固《咏史》是五言的拟作,未成熟。汉末五言最高成就就是《文选》所录《古诗十九首》,合于“温柔敦厚”的诗教。
三国魏阮籍是第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人,作《咏怀诗》八十多首。
晋代诗渐排偶化、典故化,左思《咏史诗》、郭璞《游仙诗》。玄言诗则孙绰、许洵是领袖,其下则陶谢。
齐武帝永明间,“声律”说大盛,四声的分别平仄的性质、双声叠韵的作用,一面讲究用典,
一面讲究声律,侧重技巧,到简文帝则专咏艳情,称为“宫体”。宋鲍照《行路难》十八首则开辟新路。
梁以来七言的发展,还跟着舞曲的路子,即宫体的谐调,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沈佺期、宋之问奠定了律诗的体制。
杜甫继往开来,将诗历史化、散文化,在“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沈着痛快”一派。
元稹、白居易新创谐调的七言叙事诗,所谓“长庆体”。
南宋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习题演练
一、综合题
请你参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诗词知识知多少)为了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同学们到了以下材料:
古体诗与近体诗区别一览表
古体诗 | 近体诗 | |
出现时间 | 春秋之前 | 唐朝 |
每句字数 |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 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
用韵要求 | 全首诗可以用一个韵,也可换韵。诗中每一句都可用韵,也可不用。 |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
1.请根据以上表格,判断下面这首诗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并说明理由。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是
理由一:
理由二:
2.(活动二:诗词节日我来猜)
从下面(甲)(乙)(丙)三首诗中任选一首猜猜诗里写的是什么节日,并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甲)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乙)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丙)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 ||
我认为 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诗写的是 节,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张家界自驾游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出郭相扶将
著我旧时裳
火伴皆惊忙
2.下面有关选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lucky的意思A.表现了家中欢乐的气氛。
B.表现了火伴见到木兰时戏剧性的场面。
C.表现了木兰情不自禁的喜悦。
D.表现了木兰对已逝岁月的感慨。
3.选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4.结尾一段以兔为喻有何妙处?
三、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地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始”字有什么好处?
(二)古诗文阅读
从军行①
唐•陈羽②
海③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④。
横笛⑤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⑥天山雪。
【注释】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 和将士生活。这首诗为作者早年任职边关幕府时所作。②陈羽:中唐诗人。 ③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④折:断。 ⑤横笛:一种横吹的笛子。⑥直上:一直向上、向前。
1.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风雪行军的诗歌,诗歌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B.本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巧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形成“此时有声胜无声”的效果,为下句详细描摹将士与敌人激战的场面做好铺垫。
C.“直上”的动态描写,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 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D.本诗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2.“抖音”是当今很火爆的微视频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
画外音乐 | 高亢的笛声 |
近镜头 | 熟读音① |
叶落枝断的梧桐 | |
远镜头 | 天山白雪 |
② | |
(三)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甲]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高考录取分数线2018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
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