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1)庆六一手抄报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精神病人管控措施 
梨俱吠陀3.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耳机声音小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久石让宫崎骏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17.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五)作文 
18.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 
19.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20.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现代散文诗
  [小记]:用红标注的内容都与语感训练相关联,要想真的做好这项训练看样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但只有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语感训练,才能取得相对来说更好的效果。语感训练如果只停留在浅层面的话,就简单易行,可是语感本身就包含了听说读写几个方面,不可能将其分割或是摒弃某一方面。而且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分别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所以不能简单武断地将任何一部分进行切割。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教程相关介绍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工具。小学一年级是小朋友学习语文的最初阶
段,它对以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学习能力和自觉能力等都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作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小学一年级语文呢?
  首先,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参与是小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而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除了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于激励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其次,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再次,打破常规,让学生在识字中享受快乐。小学一年级教师可以尝试打破归类识字的一般做法,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运用规律识字,把学生当作探求知识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其意义已超过了识字教学本身,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最后,引导创境,让学生巧记生字。有些生字字形复杂,或某些部件与熟字相近,小学一年级学生往往张冠李戴。教学中,老师可以出各部件的联系,或抓住容易错的地方,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进行联想,让他们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巧妙地记住字形,强化了识字效果。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朗读和默读。”可见,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指导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则说得更进一层:“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些都是强调多读的好处,对于理解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较强、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太困难。
但是对于刚从幼儿园上来的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很低,甚至连很多字都不认识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不纯粹是一种“阅读”的教学,不纯粹是一种只注重文本本身“多读”的教学,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先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渐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又说:“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可见,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可以说对于一个人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到一年级的学生身上,又要作何理解?如何实施呢?
    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读书歌:“小朋友
们,读书啦!读书啦!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左手轻轻按,右手慢慢移,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过目,按标点正确停顿。”这是最开始指导阅读的儿歌,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
    这第一步还只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起步,但这一步虽艰难却至关重要!
二、激发朗读兴趣多读以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每一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项一般都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导语、图片或创设相应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蜗牛学艺》,就可以通过一个“蜗牛”的谜语小故事导入:“小朋友们,这只小蜗牛本领可真大,可以背着屋子到处走呢。可是,这只小蜗牛,还嫌自己的本领不够大,于是,有一天,这只小蜗牛走出家门,拜师学艺去了”,这只小蜗牛
在学本领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呢?小朋友们,快去读一下课文,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吧。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很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然后在兴趣的激发下,去“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且读出声来,从视、听两个通道去感知阅读材料的内容。如果拼音不熟练,教师可以范读或领读,尤其是对于比较难读的字音或长句子,教师应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尽快读正确、读通顺,为有感情的阅读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通过同桌互读、男女生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在学生朗读中或朗读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从而保持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 教师当好指挥家,调动各种感官,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与自己的生活体验链接以后,便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讲,“有感情朗读”是读者情感外显的一种行为,
凭借读来抒发读者内心的情感。而一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有限,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来反映他们的内心体验。
1、教师要示范引导,以情带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最好的资源。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朗读的行列中来。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味”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无声胜有声”。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2、抓关键词句,感悟品读。
    在朗读时,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蜗牛学艺》一课,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兔子”的热情,可以通过老师范读中语音强调“兔子主动上门来”中的“主动”和“”这两个词来帮助学生体会兔子的热情。果然,老师这样读了之后,学生都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热情的兔子”就这样蹦出来了。先抓住重点词品读,然后连贯起来读句子,就能较顺利地读好课文,读出感情。
3、 创设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想读、爱读。
    教师要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图片、表演、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学习《棉花姑娘》一课指导朗读对话时,老师戴上头饰扮演燕子,全班同学做棉花姑娘,引导学生理解燕子想帮却帮不上忙时,教师可很为难地说:“听了你们这样请求,我特别想帮你们。可是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你们的忙。谁来教教我,我该怎么回答棉花姑娘?”学生听老师这么一说,有的摆手,有的摇头,有的叹气地教起老师来:“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学生读得非常投入,特别入情。剩下的两个并列段不用老师引导,学生就能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进入情境后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完全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