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功用及实施策略
宽广 阜沙中心小学 语文科 梁校华
[内容摘要] 儿童诗用简洁明朗的语言传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感触,启发儿童潜藏的诗意。儿童诗以其自身富含的美,担负起熏陶与启发儿童的任务:潜移默化地丰富着儿童的词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领儿童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儿童的这些能力,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加强词汇运用,在欣赏品悟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开启想象,在引导和鼓励下提升“美”感,以期让儿童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2020河南省一分一段表 [关键词]儿童诗 语文课堂 功用 怎么做泡菜实施策略
童年,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之地,是时光催我们临近夕暮,但想起生命的第一缕曙,宇宙依然辉煌的华年。童年是多彩的梦,梦里的参天大树是最慈祥的爷爷,天上的月亮是最温柔的;梦里的孩子会恣意地享受自然的乐趣,也会担心雪人弟弟的悄然消失。著名儿童诗人
金波曾经说过:“儿童诗就是要把一个有情的童年还给孩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儿童诗理应插上翅膀,带孩子们回到自己的秘密花园,享受有情的童年。
一、儿童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功用
儿童诗是专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其心理及审美特点的诗歌,它用简洁明朗的语言传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感触,启发儿童潜藏的诗意,带领儿童发现美,触摸美、感受美。由此可见,儿童诗本身应具有广泛的美感,优秀的儿童诗作具有语言的美、音乐的美、道德的美、情感的美、意境的美等丰富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儿童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至少有以下几个功用:
其一,丰富儿童词汇。诗歌以优美含蓄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儿童诗更以其清新自然、贴近儿童情感和心智的语言展示着世界的美妙。南斯拉夫的吉·马克西莫维奇的《珍珠》用秀美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静谧的夜之美,“叶子在露珠中醒来/寂静的夜晚创造出粒粒的珍珠/太阳用无限的柔情把他们捧起/穿成一串串的项链/一只只的指环。”再如金波的小诗《阳光洒在雪地上》,“阳光洒在雪地上/洒下呵护的温柔/轻轻地、静静地/给冬季注入一股暖流//雪,因幸福而融化/滋润着初春的绿芽/再向太阳开一朵小花/算作无声的
写信格式模板报答。”诗人以其灵巧的笔,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把优美的意象幻化成贴心的“人”,运用明朗精炼的词语为孩子绘制了一幅动静相间的春之景。诗的词汇之优美,在于它能描绘多姿多彩的画面,塑造动感的形象,也在于它留给读者丰富的遐想空间,展现特有的儿童情趣上,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特别是中年级段,正是学生作文起步之时,而儿童诗所特有的明朗干净、简洁优美的语言最易于孩子接受,当他们在把语言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储存的词汇,从而达到丰富语言,提高表达能力之功效。
其二,启发儿童想象。儿童诗创作离不开想象,正是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契合了儿童的思维和心理,于是儿童诗像磁石紧紧地吸住了孩子。“下雨了/妈妈说:/那雨像闪亮的银丝……/妈妈/那银丝从什么地方扯下来?/牵住它/会牵下一朵湿透的云么?/下雨了/爸爸说:/那雨像飘动的珠帘/爸爸/那珠帘从什么地方挂下来?/扯断它/会洒落一地彩珠么?/啊,妈妈/雨不是银丝/啊,爸爸/雨不是珠帘/我要攀着它/去寻被云藏起的阳光……”(高帆《雨》)雨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若平时写来,并不见美妙与新意。而若与幼儿心灵相通,再加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则会变得意境淳然,余味悠长。儿童诗想象新颖奇特,多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显得生动活泼、童趣盎然。诗人在创作中运用奇特的想象将自然万物的瑰丽神奇以优美纯真的意境传达给孩子,对于成长过程中
的小学生而言,刺激了他们的直觉思维和想象,引导孩子探索自然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培养孩子开放活泼的思维和健康向上的品质。
其三,培育儿童美感。儿童诗不一定有一个主角,但相当注重意境。所谓意境,是客观事物和主观感情的统一体,是外境与体验的交融。意境的美,不仅能触动人的审美兴趣,还能培养人的审美感觉。风,是一个无法言说的自然物,要将它以感性的形象呈现在儿童眼前,就要依靠诗的意境来完成。“我在楼上看见了风/请你一定相信——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踩出一溜清晰地脚印/风是一个胖子/钻进了对面的树林/挤得小树摇摇晃晃/树缝冒出它气喘的声音……/可是当我下楼去/却不见了它的踪影/草地平平,树林静静/不知风在哪里藏身……”诗人高帆将风的自由不羁、捉摸不定与儿童自由自在的本真状态结合在一起,捕捉到了风中那自在的童心与童趣,将抽象的风幻化成奇妙的意境,再与具体事物结合,展现了如风的童心,恣意地翱翔在童年的大地之上。在小学阶段阅读欣赏的儿童诗,需要引导者通过诗人营造的一个个醉人的意境,提升儿童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
综上所述,优秀的儿童诗从形式到内容都应具有语言的美、情感的美和意境的美,从而使这种体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发挥积极而全面的培育作用。
初一新生家长寄语二、儿童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儿童诗以其自身富含的美,担负起熏陶与启发儿童的任务:潜移默化地丰富着儿童的词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领儿童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丰富词汇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和应用能力,启发想象则是要培养活跃而开阔的思维,培育美感就要提升审美的能力及趣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儿童的这几种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加强运用。词汇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而词量的积累是周而复始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与儿童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与巩固。优秀的儿童诗拥有最明晰简洁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在理解感悟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要掌握的词汇归类(按照本年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类进行重点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例如:小学中年段学习的诗歌《听听,秋的声音》,诗中有拟声词的学习,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让学生自然说出生活中的拟声词,使得他们对这类词有初步了解,再通过对诗的学习进行理解、消化,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一些比赛巩固及运用拟声词;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在引导欣赏的基础上,
还可以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孩子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在《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的前两节的格式相同,句式相似,教师可以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抓住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的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秋日的风景和声音,编完诗歌还可以举行班内交流活动,让更多优美动人的词语丰富诗歌教学课堂,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词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其次,在欣赏品悟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儿童时代是想象的时代,而儿童诗的想象空间契合了儿童的本质特征,因此利用儿童诗的学习来开启孩子的想象之门是一条最佳之路。如关登瀛的《露珠》一篇:“太阳刚出山/露水珍珠圆/拿来针和线/准能穿一串/拿来针和线/露珠早不见/花儿笑着说/太阳借去玩/明早就送还。”太阳出来,露珠就会被蒸发,这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现象,诗人关注生活,发挥想象,从两物共生的角度出发,让太阳和露珠友好相处,写出了贴切而富有表现力的诗篇。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普遍的自然现象出发,启发孩子进行联想想象,例举相类似的现象,甚至可以入诗,将这种现象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代儿童诗多表现自然之物的想象,将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任意联想和交叉而表现出的艺术想象,如高洪波的《狐狸打赌》,突破真实性转而以开放形势较构造了一个多维的想象空间,这势必会给儿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天马行空
般的想象,抹去了现实中的残酷争夺和凶猛本性,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的爱和机智的本性,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一种动物为主,延伸展开,采取“一人一句编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讲出心里的动物形象,以激活思维,发展心智。
幼儿园工作反思再次,在引导和鼓励下提升“美”感。发现美要靠审美兴趣,欣赏美要靠审美能力,创造美要靠审美趣味。儿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要激起他们读诗的兴趣可以把是个融合到其他活动中去,比如利用“唱诗”、“说诗”、“演诗”等形式让孩子接触诗歌,激起兴趣。而对审美能力和趣味的提升则可以依靠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金波的《流萤》叙述了在瑰丽的黄昏中观看和捕捉流萤的情景:“……快看,天边飞来几只流萤,/一会儿灭,一会儿明/像一颗星,两颗星……/像一颗颗长着翅膀的繁星。/我从菜园里拔一根葱管,/好放进几只流萤,/让它闪出柔和的光吧,/孩子,送你一盏翠绿的灯。/放萤火在你的枕边,/我再编一个童话给你听:/说在夏天的夜里,/有一个翠绿的梦……”如此优美纯净的意境会给孩子展现一幅美妙的图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主要的景物,让学生用笔把美妙的诗句“画”出来,感受璀璨的诗意美。并且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但对于“美”还不会表述,当他读诗时有了“创作”的热情,教师可以点化他的情绪,引导他质朴的爱的感觉,在语言、形式方面加以训练,鼓励他创作,这个创作过程是孩子审美能力和趣味的体现,反过
来又促进这些能力的发展。
从语言到审美,儿童诗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应有的并且是巨大的功用,在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使得儿童诗成为润泽孩子心灵、成长和生命的优美课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