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崇尚劳动光荣——记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度劳动模范千难万难 干就不难
近日,笔者到锦华房地产公司项目工地上,对该公司经理任新联进行了采访。问及他主要工作内容时,他说:“年初,就工程进度、年度各证件手续及招标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将工作细分到月、到个人。严格落实‘日清单、周计划’管理。同时,与施工、监理三方共同制订可行的年度、月度工程进度计划,落实责任,严格目标管理,坚持每天召开建设、施工、监理三方晨会,讨论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现场进行检查落实,有力保证各项施工各项工作的开展。”当问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会如何处理时,他说:“一句话,千难万难,干就不难!”2020年,金家园9栋楼先后5次开盘。每次开盘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对开盘现场布置效果、银行工作衔接、现场秩序维护等进行详细布置安排。为保证开盘效果,锦华公司全体人员放弃休息时间,不怕千难万难,想尽千方百计,加班加点、团结一致,每次开盘,现场均人满为患。
目前,任新联还兼任豫光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大量对外协调工作。白
加黑,五加二,加班加点,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自己要想到做到。他还多次到市委市政府玉川集聚区及有关局委协调,不讲客观条件完成各项工作。自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开工以来,协调办理熔炼主厂房等30栋厂房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取得莲东铁矿采矿证。 (屈联西)挺身领跑的“破风手”
电脑开机音乐豫光集团董事长杨安国,曾以骑自行车来比喻经营的秘诀:“越慢越容易摔,只有不断加速,才会行稳致远。”新时代的今天,在全球顶级自行车团队赛事中,越来越重视发挥核心专业人才——“破风手”的作用。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和技能,充当领头雁,帮助队伍补齐短板,为团队的最终胜利保驾护航。在豫光集团的能源管理赛道上,赵迎峰绝对是担任“破风手”的最佳人选。“我最高兴的事,是从2015年直供电改革以来,我们累计为公司节约电费支出超2亿元。最高的一年我们节约了8千多万元的用电成本。”谈到自己的工作,赵迎峰很是自豪。2014年,豫光被列为河南省首批直供电市场化改革试点单位。作为豫光的一名电力“交易员”,赵迎峰把如何吃透电力交易政策,摸透发电企业情况,通过讨价还价在用电市场上降低成本,买出效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和每家发电厂或售电公司签订合同前,赵迎峰都要仔细查阅、问询相关合作方所有信息,必要时直接去实地考察,以确保万无一失。即使价格实在不能降,也还要尝试再谈谈。讨价还价中,赵迎峰和他的同事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公司的用电效益,实现最大化。
“是公司目前绿低碳的行业领先地位,以及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低碳发展的绿发展理念,为我们的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和后盾。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低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绿能量。”面对豫光劳模的荣誉,赵迎峰这样说。 (李元元)
任新联赵迎峰
“干”字当头书写出彩华章“作为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中的项目建设者,工作上的成绩,都只是不折不扣地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而已。”吴会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94年,20岁的吴会杰自冶金工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参与了公司金银铅三期扩建工程建设,从一名工程管理员干起,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电气工段长、副厂长、工程指挥部电仪处处长、项目部副部长,27年工作历程,虽然,他的职位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出丰富的扩建经验,让他在日后水电仪安装管理中站得住、立得稳,走得实、行得远。2017年,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奠基开工建设,推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两化融合”的种子也在吴会杰的真抓实干中生根发芽。1095个日夜里,333078平方米的玉川大地上,他用脚印丈量,实现了工业控制网、工艺监控网、消防数字网、货物物流网、办公环保通信网的五大计算机信息网络规划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创了新形势下“两化融合”的新篇章。豫光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是河南省、济源市重点工程,是豫光的壹号工程。当试产的日子确定,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只有三个字——不可能。为此,吴会杰针对各施工作业面施工进度现场布控一一核查,推行“标段分包”法,在不足3个月安装期里,高质量完成给排水、仪表自动化、电力、水力、消防、气象六大专业的工程建设任务。
吴会杰认为,劳模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压力、是责任、更是不断为公司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动力! (王丽华)“安环”红线守护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合全厂长这样评价:“胡凤杰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刚到我厂时就直接担任中水站副操,并主动请缨担任实验员,其专业、高效的化验能力为中水站的运行参数精准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胡凤杰认真学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先后督促完成了制酸尾气臭氧脱硝、双氧水脱硫项目、环境集气脱硫设施改造项目、岗位烟气深度治理项目;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远低于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环保税减免80万元。胡凤杰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案,坚持每天3次统计排放量,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对公司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严的新《固废法》实施。胡凤杰组织各单位厂长、工段长、班长等人员进行新《固废法》的培训学习,积极组织参加济源示范区生态环境局组织的新《固废法》知识竞赛,荣获二等奖;参与修订公司固废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职责、危险废物转移流程,提升了公司固废管理水平。2020年,豫光集团投资最大的再生铅综合利用搬迁项目完工、试产。胡凤杰联合集团公司成立的1个督察组和7个专业小组,对所有岗位的安全防护设施、环保设施等进行了严格的检查验收,对查出的近百项问题全部跟踪落实,实现了搬迁项
目安全环保试产。
严守“安环”红线,敬畏法律法规,胡凤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韩升民)
吴会杰胡凤杰
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如果说豫光是一个庞大的“舰队”,那么公司各个板块、各个单位就是这个“舰队”中的一艘艘“舰艇”。进出口部部长杨新,是众多“舰艇”中的“船长”。
对于自己的成绩,杨新很谦虚地说自己不过是一个居中协调、上传下达的“中间人”而已。但他的工作当然不止于此。2020年,根据公司下达的采购目标,进出口部圆满完成进口任务,采购原料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虽自谦为“中间人”,但其实他应为中流砥柱。
善于谋划者,早已经提前分析了风险、制定好了预案,把各种问题提前解决在萌芽中。杨新的工作也是如此,他总是提前谋划布局,因势利导。
公司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技改项目克服疫情影响,加快了建设进度,对原料采购的时间、质量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购不能过早,过早了占用公司太多资金;也不能太晚,太晚了怕影响试产。如何解决?杨新也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提前排计划,及时沟通。”2020年,国外矿山大幅减产的情况下,由于公司及时的沟通联系,进口原料未受到影响,满足了新项目试产和日常生产的需求。日常,他努力做好“买”的工作,注重加工费和价格变化,及时向领导反馈市场信息,积极进行价格管理,降低到货成本。以往,公司只有在连云港进出口,杨新努力沟通,开发出了多个港口可供选择,在港口相互的竞争下,公司铅锌铜原料进口运费下降,仅此一项,每年可以降低近千万元的成本。2020年全年,金、银、铜等产品的出口,进出口部也提前编排出口计划,通盘考虑,在价格高于成本价格时,直接点价或者先在期货进行保值,锁定利润。如今,又是一年春来到。“其实,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在今年会有新的挑战。”杨新说。
他望向远方,目光坚定。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段高高)以青春执笔 用实干答卷2013年7月至今,先后获得公司标兵、河南省技术能手、济源示范区第六批技能拔尖人才、公司劳模等称号,他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高,步步稳。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冶炼一厂的工艺员——1992年出生的葛兵兵,用自己的实力和成绩证明,无奋斗,不青春。2019年12月3日,豫光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建设进入攻坚阶段,葛兵兵作为第一批先期人员进入,看着这片尚在建设中的土地,他内心激动不已,这是豫光的第五次铅冶炼革命啊,在这个响亮的名字背后肯定有未知的艰难和探索,葛兵兵想,我一定要俯下身去,贴近我的梦想,成就豫光的梦想。2020年试产时正值盛夏,骄
阳似火,葛兵兵的心里也燃着一团火。试产前15天的时间内,他仅仅回了4次家,炉前,成了他去的最多的地方。试产期间,对讲机的声音此起彼伏,六七个工作里的信息源源不断,有时候一句话,他就会匆匆跑向现场。炉,是前所未有的大,有很多未知因素,渣温高、渣难堵,跑渣,有时候四五个工人才能堵住汹涌而出的渣流。
试产稳定后,葛兵兵并没有停下脚步,平均每天的步数能到两万步左右。“绝知此事要躬行”,葛兵兵用实际行动诠释成功的注脚。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这一年也恰好是葛兵兵入党10年的时间。他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话印象颇深。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 (李玲霞)
杨新葛兵兵
星光不负赶路人
作为从生产一线一点点实践,从工段管理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青年标兵,他充分发挥了科班出身的优势,在提收率、增效益、创标杆等工作中做出较为显著的成绩——他就是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玉川冶炼厂生产科副科长李丕强。工艺是本,他却从不故步自封。一次大学生座谈会上,他作为学生代表发自肺腑地感慨道:“作为学生,开始不要只专注工艺,一定要在设备方面加强学习。因为,工艺换汤不换药,不会日新月异,但新的设备发展,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工艺变革,是学无止境的、必须紧跟步伐。”
2020年,
玉川冶炼厂多项工艺指标实现突破。能取得这些成绩,李丕强功不可没。从工段到生产科,从火法管理到系统生产,他通过多方交流、现场互动,上下联动等,一步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使整个生产系统一盘棋,能够统筹管理。特别是实现大数据管理以来,面对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他总是第一时间根据异常数据进行现场调整解决,变疲于应付为主动出击,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保证系统生产稳定进行。qq如何禁言
李丕强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获豫光集团科技成果一等奖、济源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中国有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星光不负赶路人,行走在有行业最前沿的新工艺道路上,他探寻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笃实却敢勇,坚定而有力——愿以后,他的每一分努力都将绚丽成花。(都艳梅)技术流的“智管”经
2020年,河南豫光锌业一厂一系统连续运行150余天,打破连续运行126天的历史纪录。二系统大修周期延长至18个月,作业率达99.08%,较计划提高6.87%,创行业标杆。这一连串让人热血沸腾的数字,和锌业一厂副厂长张纪红的“智管”有莫大关联。他以“提标、创标、强技、增能”为主线,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智能化、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作业人员的专业化。他推进巡检达人向优秀点检员转变,改变目视、手摸等粗放点检,借助专业仪器进行精确点检。推进数据库的建立,通过引导、规范、监管,完成了对重点设备的温度、振动数据化管理,提升了职工对运行数据的关注及敏感度。他提出的故障性维修向预防性维修转变思路,改变了以往设备故障半夜“突然袭击”现象。通过做方案、定职责、定人员、定方法、定程序、定时间,协调一切因素,在不停机的情况下,2020年,锌业一厂共完成8次不停车精准维修,有效确保了系统的连续生产。培养专工,张纪红喜欢“授之以渔”。每当出现问题,他总会带领专工们边学习边解决问题。那次,厂里更换厂家新换一台给水泵,但安装试用过程发现泵进出口压力波动较大,进口有异响。他带领专工查资料,通过监测设备,故障排除,数据
婚宴致辞比对分析,最终确定了气蚀余量不符带来的故障。经过协调,获得厂家的全额赔偿。
2020年,他创新开展天文单位
“人人当讲师”活动。50多岁的设备专工原胜利说:“以前遇到问题光是自己查资料,很多一知半解。现在通过交流学习,不但了解了以前认识上的误区,而且学习得更加深入透彻。”
“事”管出了效率,“人”管出了士气。张纪红是学习型干部,也是智慧型领导,“智管”之下,他解决了瓶颈,取得了成效,也获得了荣誉。 (
党春艳)
李丕强张纪红
坚定信念 方能致远
2005年,初出校门的卢新涛结缘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磅礴的电解车间带给他深深的震撼,“一定要在豫光扎下根”,他暗下决心。2007年他成功竞聘为锌业三厂电二副工段长。当时电二日产量落后电一20吨,他暗自较劲,分析后发现阳极板状态差是主因,反馈公司论证后更换,果然产能与电一持平。2008年锌业二期投产,电二工段划归锌业二厂。恰逢锌锭国标调整,0#锌含杂要求更低。他每天紧盯现场,细化系列操作规范要求,同年率先产出新国标0#锌,次年末又率先将0#产出率提升至100%。满满的成就感让他走技术创新扎根豫光的思维更加清晰。2011年任净液副工段长期间,钴车间投产初期钴精矿品位低,他跟班观察,不断摸索调控,成功将品位提高至行业先进水平,并力推三班二十四
制,产量任务挂钩工资,破解钴渣积压难题,职工至今仍竖指称赞。2017年末,他历经生产科副科长履新后再次回归电解车间主持工作。为摆脱职工四季衣衫湿透人工装槽的窘境,他自主设计,实现国内首家插接式锌电积行车装槽。2019年末,
音频的英文卢新涛获聘锌二生产科长。刚上任便遭遇新冠疫情,一线人员告急,他独挑生产科重任,发动生产科人员支援一线。受疫情影响,年度生产任务捉襟见肘,他结合分厂建立系列生产管理制度及不同条件下生产模式,保障系统运行稳定化、产能最大化;细化生产竞赛等执行清单百余项并跟踪督办,逐周通报……2020年该厂逆势而上,主副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10个技术指标创历史最优,铅泥含锌创行业标杆指标……
“只要心里装着工作,用心工作,就一定能将工作做好。”卢新涛坦然地说。(李超)外地董郎铸楷模2003年,公司扩建,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通过竞聘,董凯被调入10万吨电锌工程项目三部。这里是董凯成长最快的地方。设备招标,现场安装调试,以前虽没干过,但董凯不露怯。图纸看不懂,就问,还看不懂,就查资料,查了资料弄明白了就跑现场。一点一滴,他硬是把图纸学得通透。董凯的工作经验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丰盈,技术知识、业务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也拔穗见长。2018年春天,董凯通过竞聘,成为锌业五厂的副厂长。
粼粼是什么意思大家都说董厂长的脑袋是台“电脑”,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库存量、销售订单,他全部记得清清楚楚。
即使一天合计生产转产几次,他都有条不紊,应对自如。据了解,五厂的生产是根据客户提货需求以及锌皮量生产,因客户多,产品种类不同,不确定性大,每天调整生产计划是常有的事。董凯根据订单要求及提货轻重缓急,合理统筹安排转产,既做到客户不投诉,也保证低成本高劳效的均衡生产。三车间为子母炉配置,设计产能为3万吨,随着豫光锌合金客户的增多,产出满足不了客户需求。董凯带领人员通过技改,将母炉功率提高,合金产能得到扩充。之后,他又对合金3#子炉进行一炉多用的改造,既可生产压铸合金,又可生产锌
铝镁合金和热镀锌合金。不仅提高了炉子的利用率,降低了保温成本,实现锌铝镁合金的生产规模化。且在压铸合金和锌铝镁合金均不生产时,可用于热镀合金的生产,进一步提升了热镀合金产能。 (党春艳)
卢新涛董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