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单
【预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鲁迅及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微笑向暖 安之若素3、初读文章,体会文中写景的句子的妙趣
一、文学常识
 1、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身份)。著作有杂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通读文章至少两遍,注意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字词,标注字音和释义,然后完成以下词语练习。
1、字音
确凿(    )  菜畦(    )  斑蝥(  )  攒(      )  敛(      )  脑髓(    )  秕(    )谷  蝉蜕(      )  书塾(    )  宿儒(      )  倜(    )傥(      )  窦(      ) 桑椹(    ) 油蛉(    )  斑蝥(    )缠络(        ) 攒(  )  豁(    )      敛(    )    脑髓(    ) 陌生(    )    鉴赏(      ) 人迹罕至(    )  觅食(    )  竹筛(    )  秕谷(    )
2、解释下列词语
确凿:
人迹罕至:
渊博:   
消释:
宿儒:
人声鼎沸:
三、预习初步感知思考:
1、熟读整篇课文,在文章中划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地方,多读几遍,感受下这些描写性的语言有什么妙处?
2、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鲁迅的童年生活,那么你小时候有没有什么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呢?
五、我的疑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和方法:
蛇的资料
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品味文章中写景状物的部分,提高描写的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二、作家作品简介(预习校对)
 1、鲁迅简介  (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3、《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 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
4、《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
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积累下列字词: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záo)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líng)  斑蝥(máo)缠络(chán luò) 攒(cuán)  豁(huō) 敛(liǎn)    脑髓( suǐ) 陌生(mò)鉴赏(jiàn) 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  竹筛(shāi)  秕谷(bǐ)
(2)解释下列词语:
确凿:确实无误。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到。罕:稀少。至:到。
渊博:(学识)精深广博。    消释:消融,熔化。
宿儒: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宿: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是什么)写百草园的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
(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怎么样)从“从……到……”可以看出文章空间的顺序写的。
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周长计算方法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1—7段)
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9—23段)
过渡段:(9段)
3、小结
从标题来看,本文写了两个时段的生活,一是小时候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二是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五、研读赏析:
(一)默读1—7段 
(二)探讨下列问题:
1、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
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朗读第2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①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出相关内容)
形:高大、肥胖、臃肿、小球
声:长吟、低唱、弹琴
: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性xx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②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分析写景的顺序)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学生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④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
相关语句。)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
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⑤“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不必说数学12道题要做,也不必说英语20个单词得默,单是语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个多
小时的时间,您想,我得什么时候睡觉呀!”此句是说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由此看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之多。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
3、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三)学生默读3-6段:
韩国新娘发型图片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形象生动)。
2、提问:文章先介绍了百草园的春夏秋景,但是并未紧接着写冬天而是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样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
明确:不多于。作者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彩,丰富了乐园的乐趣。
(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7-8两段(默读、朗读等),了解百草园的冬天。
1、用课文内容填空:
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拍雪人和塑雪罗汉)的不相宜,突出雪地捕鸟的无穷趣味。
2、学生复述捕鸟的全过程,注意所用动词的准确性,感受作者捕鸟时的兴奋和惊喜。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六、总结
学习了百草园这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百草园的生活是何等的欢乐、天真,充满童真和童趣,充分表现出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感。
七、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段,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试着将两种生活进行比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各自回忆了一些生活片段。那么这两处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二、分析“三味书屋”部分:
(一)快速浏览第二部分,思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明确:
百草园      自由快乐
三味书屋    枯燥乏味
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种种表现——
1.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询问怪哉”才知道做学生的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就行。
韦的拼音
2.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而“后园寻趣”,园虽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花坛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生活比较单调;静悄悄却饶有趣味,更反衬了读书生活的单调枯燥。
4.“师生读书”片段,四个“有念”和一个“疑心”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内容陈腐、艰深、脱离儿童实际。
5.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做戏画画”,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所学内容引不起儿童的兴趣。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