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案1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案1  教学目的:
㈠知识和才能目的:
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进步描写的才能;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梨花节
㈡过程和方法目的:
通过合作与交流,讨论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
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理解写景的根本原那么和常用手法;
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
教学难点:
绍兴东湖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有些难解的词语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讲解: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机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二、稳固根底知识
1.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____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____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____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____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___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解释以下词语的含义
人迹罕至确凿
人声鼎沸轻盈
鉴赏倜傥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题解: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a)“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说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b)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c)说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探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为何,哪一段又是过渡段,请讨论
明确:(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段)过渡段,辞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2.两个生活片段中各写了哪些好玩的事情?百草园:
替古人担忧[1]有趣的动植物
既 又
[2]神奇的传说
[3]雪地捕鸟三味书屋: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问“怪哉”虫——充满好奇心;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玩耍;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
六、布置作业,学生活动
1、阅读1—8段,以“一个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个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
2、阅读10—24段,以“的读书经历”说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感悟讨论:
研读学习第一部分
1.齐读1—8自然段
指导与考虑:
①用一句话归纳这一部分的内容
②勾划出风光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段落
③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2.根据上面的“指导与考虑”分析^p    第一部分
①明确:写“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1)有趣的景物;
鱼豆腐怎么做好吃(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