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10篇
  蜀道难教案
你的味道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蜀道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作品描述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难点重点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述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历史上,以前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是谁?(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貌的呢?我们这天一齐来学习一下。
  2、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如课文注解(1)有人(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3、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即唐玄宗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情绪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潦倒的一生。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l)读书漫游(42岁以前,701-742)(2)长安三年(42-44岁,742-744)(3)再度漫游(44-55岁,745-755)(4)身经战乱(55-62岁,755-762)。
  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4、简介文体知识鱼缸养鱼
  本诗是一首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之后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好处: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5、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资料,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
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6、朗读课文。
  ⑴教师范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音。
漫画卡通人物
  ⑵自由朗读
  ⑶众朗读
  7、翻译课文。
  (1)学生根据注解自行翻译,记下疑难之处。
  (2)教师点拨重难点字、词、句。
  8、归纳文言知识。
我们都是坏孩子1
网易邮箱126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资料。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明白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好处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能够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