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导游词鉴赏古诗文 激发爱国心
要:时代在前进,改革在发展。本文作者与时俱进,从以身作则、联系背景、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养;教育;爱国;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五月天文章编号:1003-2851抽奖活动方案策划医务科工作总结2012浅谈企业文化-12-0100-01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达成的重要目标,而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文言文的教学的平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升华爱国主义情操。笔者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摸索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学的有效办法。
一、以身作则,提升教师的文言文素养
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科学文化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更加具有艺术特性。讲究课堂效益的今天,教师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可谓名师出高徒。作为课堂主导者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假如教师自身没有充分理解文言文中作者要表达的爱国精神的实质性内容,那就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譬如,教师在执教杜甫的《春望》一诗时,首先要了解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直坚守着“仕不可不弘毅”的传统的士人精神;面对“安史之乱”,作者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患,并以国家为己任。因此,当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会“济时敢爱死”,立志“再使风俗纯”。可见,教师务必在深刻理解杜甫的爱国意识基础上,才能明白作者与三春花、鸟移情共感的人文背景,感动自己,从而引导学生领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惊心动魄,凄呛销魂。当然,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诗句,体会作者既因国事而忧,也为国事而乐的完整爱国情怀。总之,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感染学生人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