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
《红楼梦》中薛宝琴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2014级 阙川(顶岗实习)2014050501167
健步走活动指导教师 何亮
摘要:薛宝琴被冯育栋先生认为是“谜一般的人物”[1],她在《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上虎头蛇尾,前八十回中,宝琴的描写占有不少篇幅,而在最后四十回,对于宝琴的描写皆为一笔带过。而薛宝琴的存在在《红楼梦》中历来被认为是“看客”,而本篇旨在分析薛宝琴的人物形象及命运归宿来看薛宝琴的“看客”身份。
关键字:薛宝琴,人物形象,看客,命运归宿
前言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主旨之一是想写一“小才微善”女子的颂歌和挽歌,在众女儿“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剧中,宝琴算是悲剧彩很淡的一个,作者有意为之安排了“丰衣足食”的美满结局,即便是在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凉时刻,也独有“白雪红梅”仍
在。但薛宝钗的描写在塑造形象上虎头蛇尾。她才貌出众,钗黛在她面前也要逊几分,这份存在感令人无法忽视,全书中共有29回提到了宝琴。在前八十回中有14回,在后四十回中,则有15回。但是,非常明显的区别是,前八十回中,宝琴每一回的出场都占据了不小的篇幅,如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芦雪广争联即景诗、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等情节,都不留遗力地塑造宝琴的才貌双全;而后四十回中,宝琴的出场却往往只是一笔带过,如第85 回:“薛姨妈见里头丫头传进话去,更骇得面如土,即忙起身,带着宝琴,别了一声,即刻上车回去了。”第91回:“薛姨妈慌了手脚,便哭得死去活来。宝琴扶着劝薛姨妈。”这种区别,使不少评论家质疑起宝琴这个角。冯育栋先生说,宝琴是“谜一般的人物”[2]。周五纯先生说:“《红楼梦》文字有没有不得力之处?有,比如写宝琴。花了不少的功夫,但宝琴还是如纸糊的美人儿,没有什么生气。”[3]
一、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薛宝琴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于人物的外貌描写可谓独具匠心。《红楼梦》中美女如云。描写林黛玉曾说:“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
如西子胜三分。”描写史湘云采用的并不是直接描写,而是用了间接的描写:“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湘云之态,则俨然是个娇态女儿,可爱。真是人人俱尽,个个活跳。飘逸的发丝,白净的肤,娇憨的睡态,将一个稚气(年仅十六岁)、天真、抚媚娇美的可爱少女模样描述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然而曹雪芹在描写薛宝琴时更多的也是采用间接描写,不直接进行正面描写,借用他人的口将其的美丽动人之处写出来。对于她究竟美到何等惊人的程度,作品也未着一字,然而在书中薛宝琴一出场就引发了轰动效应,而且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芦雪庵争联即景诗”、“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寿怡红芳开夜宴”等等这些重要场景,无论座次及才情都有重要表现。薛宝琴的艳压芳,单是宝玉也惊诧不已,忙忙来赞叹道:“你们还不去看人去!谁知宝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你们成日家只说宝是绝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探春对此亦有评价“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并这些人总不及他。”关键是连一向心高气傲的晴雯,也不由大加赞叹:“你快去瞧瞧去!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尤其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节,在一片粉妆银砌之中,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身后丫环抱着一瓶红梅,成就了一种冰清玉
洁、超凡脱俗的至美意境。宝琴竟然超过了芳之冠宝钗,所以贾母一见就“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并且给了她一件金翠辉煌的凫靥裘。宝钗说:“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 ”连最豁达大度的宝钗都开玩笑地流露了妒意。对于宝琴的美貌,任何人都丝毫不怀疑,因为在她出场之前,作品已精细描摹了那么多各具特、独具风韵的美貌女儿,而所有这些人的外形都不及宝琴,那么她的美貌显而易见了。
二、聪慧机敏的薛宝琴
薛宝琴“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脂砚斋有如下评论:“凡野史中所云才貌双全佳人者,细细通审之,只得一个粗知笔墨之女子耳。此书凡云知书识字者,便是上等才女,不信时只看她通部行为及诗词诙谐皆可知。”在大观园里,宝钗温润优雅,黛玉风流柔婉,湘云豪放豁达。三个人在大观园诗坛,各有输赢,不分轩轾,别的女子甘当陪衬。自宝琴一入大观园,三人雄踞地位便被打破。曹公在此处竭力表现宝琴的才华横溢。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宝琴初展才气,她与钗、黛共战湘云,妙句迭出,毫不怯场。这次联诗单凭捷才而论,宝琴已压倒钗黛,联诗到最后,湘云也在和宝琴的对抢中才穷力尽。联诗70句当中,宝琴占13句,黛玉11句,宝钗只5句。而其中,宝琴也不乏诸多佳句,“绮袖笼金貂”的
华贵典雅,“吟鞭指灞桥” 的豪壮,“伏象千峰凸” 的雄伟,届气势不凡。随后她吟咏的《红梅花诗》:“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相差。”技压李纹、岫烟,被公推为三首之最。“宝玉见其年纪最小,才又敏捷,深为奇异”,就连黛玉、湘云也对宝琴的才情表示佩服,“斟酒齐贺之”。众人猜灯谜时,宝琴又显示出了自己的聪慧,猜出了李琦的“萤”字谜,为众人佩服。曹雪琴将玲珑巧思给了宝琴,使其愈发臻于完美,足见宝琴在曹雪芹心中的地位。
三、薛宝琴的地位
(一) “看客”“虚陪”角
薛宝琴直到第四十九回才出场,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几乎已快一半了。而她一露面,书中就把她描写成一个超轶伦的人物。薛宝琴如此绝奇才,书中又写她“年轻心热”等许多优点,几乎成了《红楼梦》中第一完人。确实,黛玉身体不好,常闹“小性儿”,宝钗世故,湘云有口无心,也发过“经济酸论”,探春对生母的态度惹人讥评,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哪一个能象宝琴那样完美无缺呢? 薛宝琴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确实是奇特的。有人说她当
十二金钗入“金陵十二钗”副册? 谁不感到有点别扭呢? 难道宝琴反不如“懦小”迎春? 反不如“矢孤介”的惜春? 连钗、黛、湘、探尚且不如她,她怎么会是副册中人呢? 正册中没有宝琴,那就是说宝琴根本就不是簿命司中的人物。关于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合出妙玉时,有双行夹批中提到“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实际上是夹批者主观漫拟,不足为据。因为紧接着就有署名畸笏的批语对这种说法进行驳斥,指出“副册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薛宝琴早已许配给梅翰林之子,因而书中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文字,写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可是“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这里用谐音暗示之意是很明显的。薛宝琴之“薛”正是白雪之“雪”,梅翰林之“梅”正是红梅之“梅”。“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也正是一种“引文”,暗伏薛宝琴命运独好,将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后,独有“白雪红梅”仍在也。[4]
(二) 对宝琴浓墨重彩的用意
贾母一向安富尊荣,看不出她对贾家未来有多少担忧。她表面似对一切都不太在意,唯一在意的就是宝玉。但她在意的也并非他的仕途经济,而是他的婚姻大事。本来,她对宝黛
暗含了期许,但薛家进京使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宝钗主动亮出金锁,求玉之配;莺儿密织缨络,以求一网打进;元春端午赐礼,以分轻重之别。当然元妃赐的是红麝串,因麝香有避孕之用,以此物赠一个未出阁的小,又让人对元妃的赏赐不得其意。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围绕宝玉的婚事各方力量激烈角逐,且宝钗暂时占得了上风。此种情势之下,贾母不得已借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提亲,亮出了观点,“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重要的是“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此事虽然做了暂时的抵挡,但仍未完全封口。因此,待宝琴一出现,贾母便有了借琴击钗之意。于是,细问宝琴的生辰,薛姨妈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了这孩子没福!...... 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贾母虽未明说,偏巧凤配合,“我正要做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儿笑道:“老祖宗别管。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家,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等于凤儿说出了贾母之意。其实,贾母刚刚宣明“等大一大儿再说”,但薛宝琴前脚刚到,对其还不可能有太深的了解,就急于要把她说给宝玉,这种突兀不太合乎情理。唯一可能的解释是,贾母其实已经知道宝琴许配了人家,正因有了人家,反对其表现出兴趣,表面上有意宝琴,实际上等于婉拒了宝钗。但肯定了宝琴,又等于肯定了薛家,薛家也不太好回应。贾母对此事的处理,还是显示出了一定的老道。
贾母不中意宝钗,通过书中描写看,蛛丝马迹很多。比如,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去了黛玉的潇湘馆,去了探春的秋爽斋。刘姥姥评价林黛玉及潇湘馆“更比大的越发整齐了。满屋子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探春的秋爽斋三间屋子并不隔断,陈设典雅,华丽中透着大方。贾母在潇湘馆发现那纱窗旧了,命人用大家都不认识的料子“软烟萝”糊在窗户上。在秋爽斋,只出一个毛病,就是“后廊檐下的梧桐”太细了,还没长成。可是,在薛宝钗的蘅芜苑,贾母一进房几乎吓了一跳,“雪洞一般,一的玩器全无。案上止有—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在蘅芜院外围花溆萝港,看到两滩上衰草残菱,贾母就已经觉得阴森透骨,这时又看到屋内的陈设,贾母便止不住摇头,“年轻的姑娘们,屋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些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所以宝琴这个人物的出现,既是曹雪芹“间”法描写手段的运用,借以丰富书中各个不同的女性形象,也给宝玉婚事的描写增加了百折曲回的意味。这也决定了宝琴无论多么聪慧,多么有才华,但却不能归入十二正钗,终成陪客。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合出妙玉时,脂砚有双行夹批“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大约在八十回后宝琴的地位并无变化,她可能在四大家族败落后充当一个“见证”历史盛衰的角。
四、茶与书法薛宝琴的结局
至于宝琴的命运结局,按“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设计,也不应太好。她从小儿流浪,八岁时跟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就接触过真真国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的洋女子,并藏得有那女子的墨宝,而且能凭记忆向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背出一首那真真国美人所写的五律诗。“他跟他的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这一省逛一年,次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如今父亲辞世了,母亲又得了痰症,不得已跟着哥哥薛蝌到京城求嫁,但却不成想梅家又出了外任,这样婚事就搁置了下来。《红楼梦》最后也没有点明雪琴的最终归宿。
节水歌谣薛宝琴作过十首怀古诗,其中有一首《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还有一首柳絮词《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因“不在梅边在柳边”,刘心武先生据此推断,她最后应是嫁了柳湘莲。刘心武先生还认为“她那十首怀古诗的最后一首恰是说她自己的:‘不在梅边在柳边’,也就是说,她最后的归宿,竟是与柳湘莲结合了。”但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已截发随
平房设计疯道士出家而去,未必还俗。笔者也认同这首诗是讲她自己的,但是“不在梅边在柳边”中的“柳”未必是在姓氏上作文章。古人习俗,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不在梅边在柳边”,应该意谓宝琴出嫁后与丈夫常处于离别的境况,在柳边盼“留”。再看“个中谁拾画婵娟”句,意谓只能对画相思;而“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则把久离难聚之意点得更清楚。那么,就算薛小妹最终是嫁给了梅翰林之子,但未必能够长日厮守。再把怀古诗第十首和《西江月》一起看,“离人恨重”意呼之欲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