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转”、“又”字,抒发了对日月轮回、人生短暂的感伤,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通过问月来表达年事渐高、无可奈何的情感。
C.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借喻手法表达铲除朝廷中投降派的决心。
D. 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借月咏怀,语言蕴藉而又不失明快。
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鉴定怎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年立秋后热吗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3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词人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作者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怎么去越南
D.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4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6题。(6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为赠友之作,标题“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交代写作时间、酬赠对象。
B.开篇以金波四射的转轮和重新磨光的飞镜比喻月亮,描写了月满中秋的美景。
C.“直下看”指目光一直往下看,这看似简单的口语化表达增加了词作的趣味。
遥远反义词是什么词D.本词运用嫦娥奔月、砍斫桂树等典故,让表达的意思直白、抒发的情感直露。
6.词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后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7.阅读上阕,说说作者是如何写清溪之“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生活活动(五)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一词,完成9-10题。(6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是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数,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9.赏析“浮天水送无穷数,带雨云埋一半山”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词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gm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1.A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错。这是一首富于浪漫主义彩的词,其感情基调并非悲苦感伤。
2.用了想象,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3.B【解析】 词句“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的意思是: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应该怎么办呢?故B项中所说的“作者向嫦娥劝酒”理解有误。故答案为B。
4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词中展开了奇妙的想象: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教如何对付白发的欺侮,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比喻和想象各举两例)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6题。(6分)
5.(3分)D (“意思直白”“情感直露”错。)
6.(3分)从“被白发”的惆怅,(1分)到俯视大好山河的渴盼,(1分)最后是誓为人间带来更多清光的激昂(感奋)。(1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7.运用衬托或侧面描写手法。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衬托(侧面描写)溪水的清澈透明的。天、白云和人影都一一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的特点。
8.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清音”,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寂寥。一生力主抗金,但和者甚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却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五)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一词,完成9-10题。(6分)
9.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翘首远望,描绘一幅水天空阔,烟笼雾锁的彩黯淡的画面(1分),烘托词人和朋友分别之际的黯然与惆怅(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1分);为下文“江头未是风波恶”做铺垫。
10.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壮志难酬的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