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第一部分 形容优雅的成语 课文解读
内容解读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境遇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依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对“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
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第1~2段):赞秋
北国秋感:“清”“静”“悲凉”     
江南秋感:慢、润、淡
第二部分(第3~12段):绘秋
(第3~11段)“小院秋晨” 
“秋槐落蕊” 
“闲话秋凉” 
“秋果胜景” 
(第12段)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第三部分(第13~14段):恋秋
南国之秋:味不如北国之秋浓。“我”减少寿命也要挽留,抒发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
语言特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文本语言的特”泛指文本语言使用的风格和技法。“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用来抒写自己情感的。作者不同,表现情感的特质不同,文本语言呈现出来的风格也是不同的。因《故都的秋》表现的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郁”双重情感,所以作者在用词造句、运用技法时也表现出其独特性。
首先,文章在句式的使用上能够把长短句(多以短句为主)、整散句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参差错落的形式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如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的五个偏正短语的整饬的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的概括;文章后半部分,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
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得到的”。接着用多种句式速写“南国之秋”的特。文章正是把整散句有机结合,才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语言风格。
其次,文章调动多种使用语言的技法,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综观全文,除了大量的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国的秋与北方的秋相对照,烘云托月地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如把南北方秋的姿、、味和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馍当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不浓。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豪放而不矜持。当然,就本文语言技法的使用而言,除了上面提及的内容而外,作者还注重音节的搭配,以形成一种“平仄相间”的音乐美。
再如,作者是很注意动词与形容词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取与搭配这些词语的,但却令读者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南
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
第二部分  教案示例夏凉被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教学重点
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所传达的淡淡的忧郁、悲凉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语成谶的意思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金鱼为什么不能吃二、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曾化名赵廉,浙江富阳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1913年9月到日本留学,次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后弃医从文。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发起组织创造社,。回国后从事新文学创作,担任《创造季刊》等的主编。1930年加入左联。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文艺副刊》,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新加坡陷落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队杀害。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并写下该文。
郁达夫是抗日时期文艺界抗敌御侮斗争中的翘楚。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民族解放殉难烈士”。在中国民政部公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一批英烈名单中,郁达夫的名字赫然在列。著有《达夫全集》共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日记集》等。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等。
三、检查预习
请学生给下列生字注音。 
凋(diāo)敝 混沌(hùndùn)    潭柘(zhè)寺    一椽(chuán)破屋
喇(lǎ)叭  疏(shū)落  落蕊(ruǐ)  细腻(nì)  夹(jiá)袄
平仄(zè)  歧(qí)韵  橄(gǎn)榄  颓(túi)废  散文钞(chāo)
萧(xiāo)索  普陀(tuó)山  馍(mó)  鲈(lú)鱼  驯(xùn)鸽
房檩(lǐn)    槐(huái)树
四、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2段):赞秋
北国秋感:“清”“静”“悲凉”     
江南秋感:慢、润、淡
第二部分(第3~12段):绘秋
(第3~11段)“小院秋晨” 
“秋槐落蕊” 
“闲话秋凉” 
“秋果胜景” 
(第12段)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第三部分(第13~14段):恋秋
南国之秋:味不如北国之秋浓。“我”减少寿命也要挽留,抒发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
五、分层研读、鉴赏文本
(一)学习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学生齐读1、2自然段,并具体分析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选举结果的报告明确: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信息筛选
提问: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明确:具体写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
合作探究
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并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小结:小院秋晨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体现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完成课后文本赏读2。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是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
故都秋景图
景物
角度
秋晨小院
破屋、碧绿的天,青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牵牛花的蓝朵,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视觉、听觉
秋槐落蕊
落蕊铺得满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有些落寞
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秋蝉残鸣
衰弱的残声、无处不在的秋蝉啼唱
听觉
秋雨话凉
灰沉沉的天,凉风,息列索落的秋雨,着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缓慢悠闲的声调话秋凉
视觉、听觉、感觉
秋日胜果
淡绿微黄的秋枣
视觉
二、分层研读、鉴赏文本
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声、秋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
: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清)冷调。用青蓝、暗灰和灰白调绘出一幅冷的画面。
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味:破墙,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凉风,微叹,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
小结:声、、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