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人对话”主题阅读五
山高水长范仲淹
一、人物生平简介及主要阶段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经典故事
1、范仲淹罢宴范仲淹担任邠(bīn)州知州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就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现场气氛十分忧伤。范仲淹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断齑(jī)划粥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后衍生成一成语为:断齑划粥。
3、举贤任能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二十一岁时谒见范仲淹,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作为将领实在屈才,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劝他读《中庸》,后来张载遍观释老,无所得反而求六经,后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学关学的创始人,一代大儒。富弼少年时,好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说:“王佐才也。”并把他的文章给王曾、晏殊看,晏殊把女儿嫁给富弼,
后宋仁宗复制科,范仲淹告诉富弼说:“子当以是进。”举茂材等,从此进入官场,后成为一代名相。
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惟有苏麟,因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城里,未得提拔。于是,苏麟就向范仲淹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升迁。
4、设立义庄范仲淹自己生活节俭,但非常热心公益,晚年捐献出大部分积蓄,在家乡苏州购置良田千亩,设立义庄(古代的一项慈善举措,捐赠者购买相当数量的田地,所收田租用于慈善事业,主要用以赡养族人中的老人,供养家境贫寒的读书人等。义庄设有义宅,供族人中的流浪者借居)。在他的影响下,子孙们都遵从父训,在义庄慈善事业上不断投入钱财和精力,完善义庄规矩。范仲淹去世后,儿子范纯仁还将他所定的义庄规矩刻在石碑上,立于范仲淹祠堂之侧,
要求“子子孙孙遵承勿替”,可以说是父子同德,心意相通。
范氏后人对义庄也多有捐献,直到清末宣统年间,义庄仍然有田产五千多亩,运作良好。范仲淹开创的义庄,前后运作八百多年,生命力之强令人惊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怀抱,通过这一义举代代相传。
5、三光风范范仲淹忧国忧民,不图个人荣华富贵,从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到五十五岁主持新政,在漫
长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关心政治,每遇国家大事,总是慷慨直言,由于他直言敢为,曾在八九年间里三次被贬:1029年,范仲淹因谏言太后还政,被贬;接着又在废郭皇后上二次被贬;1035年,范仲淹上《百官图》第三次被贬。他曾说:“宁鸣而生,不默而生。”
静静的近义词在这几次事件中,范仲淹都是重要的策动者,尤其后两次,成为影响庆历士风构建的两个重要事件,获得了北宋士人的人格认同。据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
其他轶事典故:龙图老子、宽厚仁爱、严谨治学、只弹履霜、教子扶危等。
三、名作赏析积累信访工作汇报材料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简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苏幕遮·碧云天
君组词语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1]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简析】词抒写乡思旅愁,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
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家长留言大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简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
界。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简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四、名言集粹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3、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4、好乐当年开口笑,此心无事愧重霄。
5、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6、君子求友,恬淡为上。唯德是依,因心而友。每定交而不杂,必推义而为上。
7、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chuāng yi)十万民。
8、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9、宁鸣而生,不默而生。
10、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
五、听名人读名人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梁衡
范公祠位于青州城西。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如同情人的信物,这井成了后人怀念时装秀解说词
范公的依托。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范仲淹字希文)昔日心。”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可知这祠的久远。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
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愤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他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被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周恩来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不是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皇祐三年,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
样的焦虑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民生疾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上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范公将他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成这句名言,化为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的长河中又迈入了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地享受这满院春光。(有删节)
三位古人与一个西湖/董利荣
在杭州的历史天空中,有三颗巨星光耀古今。他们与西湖的故事,千古流芳。
杭州有幸。曾经拥有三位杰出的"老市长"。他们的名字宛如西湖山水,不朽于天地之间。他们便是白居易、范仲淹和苏轼。
表格自动填充
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人未必是官员,但官员往往是诗人。白居易是唐朝最顶尖的三大诗人之一,
又是一个出的官员。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调离京城出任杭州刺史(相当于今市长)。这位年少时便因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一举成名的大诗人,主政杭州时已年过半百。他的到任,让濒临湮没的西湖"春风吹又生"。白公在杭仅仅三年时间,却做了许多福泽百姓之事,因而深受爱戴。他离任之时受到杭城百姓夹道欢送的场景,堪称官民鱼水深情的经典写照。西湖不仅成了白居易最爱最忆杭州的寄托:"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也是他精心保护治理后留给杭州人民的一份最佳最厚礼物:"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正因为如此,后人将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之堤称为白公堤。如今,白堤如同白居易脍炙人口的诗行,镌刻在西湖湖面上,更镌刻在杭州人的心坎上。
星转斗移,世移事迁。白居易离开杭州的二百余年之后,北宋名臣范仲淹于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从邓州调往杭州任知州(也相当于今市长)。这一年范公已届花甲,可他依然充满激情,勇于担当。范公在《杭州谢上表》中云:"江海上游,东南巨屏,所寄至重,为荣极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范公在杭州西湖尽管没有留下范堤,但他首创的"荒政三策",却是中国救荒史上的一道大堤。
范仲淹主政杭州的第二年,两浙爆发大饥荒,杭州灾情尤重。范公一改开仓济民的常规办法,而是一来抬高粮价,吸纳各地粮食纷纷运入,反使杭城粮价大跌;二来下令大兴公私土木之役,广招民工,以工代赈;三来更大胆的是纵民竞渡,休闲游湖。范仲淹亲自带头每天坐着画舫出游宴请于西湖之上。
范公此举不但没有引来非议,反而引得有钱人纷纷效仿,慷慨解囊,钱物流通,消费顺畅。三策多管齐下,收效明显。史载"是岁两浙惟杭州民不流徙"。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此事给予"荒政之施,莫此为大"的高度评价。范仲淹"荒政三策",无疑在西湖之畔矗立起一座先忧后乐的丰碑。
时隔二十余年之后,与范仲淹同时代而年岁略小的北宋大文豪苏轼曾两度任职杭州,前一次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并无太多建树。后一次正是范仲淹到任杭州的整整四十年之后,即公元1089年(宋仁宗元祐四年),已年逾半百的苏轼出任杭州知州。故地重返,苏轼对主政地杭州有了更深的情感与更多的投入。他钟情于西湖的明眸善睐。他迷恋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的西子湖。他更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西湖的疏浚治理之中,成为古代治水的典范。他也为后人留下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不朽风景和"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古往今来,正因为有白居易、范仲淹、苏轼及无数名人雅士为西湖增添的人文光芒,西湖,才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吸引全球的目光。(有删节)
六、写作适用角度勤学正直直言胸怀天下先忧后乐仁义爱民
勤政惠民治学严谨家风传承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