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0.7-8
•初中工作室采风
本版编辑/佩 兰
一、温故启思
得分英语师:
我们已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早读时大家进行了诵读巩固,并默写了其中的名句,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众所周知,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文化底蕴,抒发理想抱负。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登“楼”赏“亭”,比较阅读两篇名作,看看是否会有新的收获。
二、比读知新1.多元探究觅共性。
师:
首先来看这两篇佳作有哪些相同之处?可以从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文体、写法、主题等方面去探究。
生:
这两篇文章的文体都是“记”,类似于记叙文。生:
南瓜的营养不对,《核舟记》就是一篇说明文!师:
射人先射马有争鸣,就有思考。“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绘景等,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这五种表达方式都可以融合运用。“记”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者议论文,只是写成记叙文的占大多数。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生:
我注意到了写作时间,《岳阳楼记》中提到“庆历四年春”“越明年”“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醉翁亭记》
的预习提示里说“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到任以后,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本文就写于这一时期”。可见,这两篇“记”写作于同一时期。历史书上有关于宋仁宗年间庆历新政的介绍,范仲淹是推行者之一,欧阳修也支持他。失败后,他们都被贬了,范仲淹被贬到邓州,欧阳修被贬到滁州。这两篇“记”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基本一致。
师:
你读书读得很仔细,文史贯通,有理有据,这种思维的方式值得同学们借鉴。
生:
老师常说“知人论世”,范仲淹和欧阳修不仅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而且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很相似。他们都是在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考取了功名,在朝为官。欧阳修的母
温饱的反义词亲曾“画荻教子”,这个故事就在这一课的练习册上。讲这个故事时老师提到范仲淹“断齑画粥”,说勤奋成就理想,我做了批注。我想,相似的人生经历,或许是他们志同道合的基础。
师:
可见,做批注是学习的好方法。知识迁移是拓展思维的途径之一。你所言颇有道理。
生:
从主题上来讲,这两篇文章都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指出“古仁人”的高尚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和好友滕子京也是这样忧国忧民的人。这和欧阳修“与民共乐”的思想境界其实是一致的。
生:
我认为《醉翁亭记》中只有“乐”,没有“忧”,全文一个和“忧”相关的字都没有呀。
生:
行程问题欧阳修能“与民同乐”,肯定也忧国忧民,为老百姓考虑,才能把滁州治理得那样好。所以,我觉得他被贬后虽然以醉忘忧,但依然心系百姓。
师:
理不辩不明。你们俩能立足文本展开思考,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同学们再想想,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和“乐”贯穿始终,通篇以“太守”自称,游山玩水喝酒设宴,轻轻松松就把滁州治理得政通人和,老百姓安居乐业。当时,这篇文章一问世,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足见受欢迎的程度。换个角度
想,欧阳修用这篇“记”告诉宋仁宗,也告诉朝廷,自己被贬之后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不以己悲”,积极从政,把滁州这个小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说,《醉翁亭记》中滁州人民安居乐业也是欧阳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具体表现,只是他含蓄深沉,极力表现自然与社会、官与民的和谐喜乐。《岳阳楼记》则对“忧与乐”进行了反复探讨,忧患之感更沉郁。所以,“忧国忧民”这一点可以作为这两篇文章的共性。
2.立足写法论差异。
生:
这两篇“记”都是古代散文名篇,景物描写《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文阅读课堂实录
◎田 玲
(宝鸡市高新中学,陕西 宝鸡 721013)
成果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