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滋味 作文
西游记》与神话文化的关系
――分析术数”三”及”第三”的文化内涵
《西游记》是我国最著名的神话小说。玄奘门徒慧立、彦琮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为了神化玄奘,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启发了后来的作者创造出更多的有关取经的神话。到南宋时,《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再到吴承恩的《西游记》,他将取经故事改造成为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时代特征的神话小说,赋予了神话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1从神话文化角度来解读《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应该说是恰到好处的。但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神话文化的术数角度来解读《西游记》,杜贵晨教授写了《<;西游记>数理机制论要――从神秘数字出发的文学批评》,指出“《西游记》文本有典型的数理机制,框架取譬于‘一元’之数,主体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序,表现为‘一’以贯之,‘二’以变之和‘三’以成立、‘七’以成之等等。进而深入看来,以<;易经>‘天地之数’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神秘数字在<;西游记>中几乎都有所运用,从而<;西游记>的形象体系几乎是一种‘数字化存在’;数理的原则决定了<;西游记>文本的秩序与比例等,配合并凸显了全书因道成佛,证‘无’成‘空’的基本倾向。”2《西游记》中相关术数也很多。杜贵晨3、桑东辉等人研究了《西游记》中的”七”认为数字”七”是一个受到世界各民族普遍尊崇的神秘数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学上的母题意蕴。4笔者试着选取最典型的术数”三”及”第三”来分析其文化内涵。
一、术数“三”及“第三”的文化内涵
孔乙己续写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也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在文字产生之前先出现了数字概念。《易·系辞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后来出现了数字。据考古发
物理学家的故事难忘的1  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103-107
烤牛肉2杜贵晨. 《西游记》数理机制论要--从神秘数字出发的文学批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1
3杜贵晨. 《西游记》的“七子”模式[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桑东辉·数字“七”的文化意蕴与《西游记》的“七子”,平原大学学报.2006.4
现,在半坡遗址、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甲骨中都出现了数字。”5中国术数中的”数”是对事物的量的规定。但在中国古代,”数”,皆术。术之定义功能,在合。如万物皆圆,万物皆理,万物皆数,以术合之,形可由圆而方或方而圆演绎,理可合见也可分见。中国历史,是可以演义者,因有数术。数既可排序定位,也可加减乘除。在易学中,用数式为三五,如三皇五帝。三,为天数(天以三为数,指循环,也含天象分三:气象、力象、星象);五,为地数,人用五三(地以五为数,指稳定,且具地质归五:金木水火土)。
“道生一”,道为“无”,“一”为“有”之始。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宇宙初生之混沌状态,太极即为“一”。“一
都市小说排行榜2013前十名生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二者,即是两仪,“一生二”亦即太极生两仪。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两仪”体现了现代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对称性”乃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宇宙和谐和美的源泉。从理论上说,对称性意味着守恒,但对称双方一旦出现偏离、悬殊,守恒便无法再保持平衡。真正的和谐统一在“二”的对称性上最终不能持久。这就需要“负阴而抱阳”,形成一种“和”的“冲气”,即“三”。“三”就是当“二”的对称性不能守恒或为了真正保持和谐统一的状态,自发对称性破缺。这种破缺是为了更好将简单对抗的“二”统一起来,保持持久的平衡。试想,如果宇宙仅仅是按照“二”的机械对称来演化:一分为二,二生四、四生八……宇宙就只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宇宙,甚至会因为“物质——反物质”的对称而湮灭于无形。宇宙能向复杂化方向发展达到今天,就是因为突破了这个框框,产生了自发对称性破缺。简而言之,对称性破缺是宇宙复杂性的根源,所以说“三生万物”。由对称生出不对称,正是自然界由简单而复杂的变异机制。由“三”生万物,体现的就是一种发展的宇宙观,并且不是简单机械的对称性发展,而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的发展。“三”能生万物,喻示的是世界的发展趋于一种无限性。世界发展到今天,日新月异,丰富多彩,重在发展变化,而不要拘泥于形式。
“第三”就是负阴抱阳而生的冲气,而这种“冲气”的本质表现为“和”。即“第三”将“第一”、“第二”辩证统一起来,打破“一”与“二”所保持的简单机械的对称状态,力求避免那种因对称的某一方一旦出现匮乏就必然使原来的对抗失去平衡,进而造成某种灾害。“第三”既是超越“一”“二”的存在体,又
5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