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怎么做到精读的技巧方法
精读速读一本书的方法
速读精读技巧一、浏览全书
浏览全书是精读的前奏,其目的在于大致了解阅读物的主要内容。浏览范围包括封面信息、内容提要、目录、序言和后记。每本书都有其主题和重点,浏览就是要抓住重点,弄清结构,以形成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精读奠定基础。
1.查看封面信息
拿到一本书,首先看的就是它的封面,封面上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十分重要,分别是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2.查阅内容提要和目录
内容提要,即指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提炼全书的主旨,指明全书的主要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简洁文字。内容提要虽然从篇幅上说,往往只有三言两语,但可以帮助阅读者判
断该书内容上的取舍。如果从提要上发现该书与自己关系不大或是自己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就可以不必阅读;如果认为只需要泛泛地了解,那就可以粗略浏览;如果认为其中某一方面的知识是自己目前需要了解的,就要有针对性地重点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假如读完内容提要还不能判断该书的阅读价值,就需要阅读目录。目录是全书内容的纲目,比起内容提要来,更具体。更详尽,包含着更大的信息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学问是知识的储蓄,倒不如说是在书海中到所需知识的本领,而目录正是寻求学问的入门之径。
阅读目录有三种好处。第一,目录是书中知识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通过阅读目录能提纲挈领地了解全书的主旨和各部分内容。第二,阅读目录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布局,清楚地了解全书与各章节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能体察作者写作该书的思想和行文脉络。第三,根据目录,可以从客观表达和主观需要两方面来判断该书的价值。从客观表达方面来说,书中介绍的知识,哪些是主要和重点部分,哪些是次要和粗略部分,都会在目录中得以体现;从主观需要来说,阅读者可以从目录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就可以更好地进行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和自己急需了解的章节上。
3.查阅序言和后记
一般的书籍都有序言,但不同的书籍往往有不同的说法,可称为序、序文、编者的话、出版说明等。序言有的是编者所作,有的是请知名人士代写,有的是出版单位代作。其作用是介绍该书适应的阅读对象、书籍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编写体例等。所以,在正式进入阅读过程之前,需要先阅读序言。具体说来,阅读序言有这样几点作用:其一,了解该书的读者对象,判断是否适合自己阅读;其二,了解作者写作的缘由、背景和目的,以理解全书的主旨;其三,了解该书的主要内容,以抓住重点和难点;其四,部分序言(主要是指非该书作者所写的序言,如出版说明、译者的话等)往往包含着对全书内容的概括性评价,便于阅读者了解该书的优缺点。
速读精读技巧二、扫读一章
扫读一章是真正介人一本书的实质内容的开始。扫读全章时,重点要抓住关键词、摘要、标题、讨论、图表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一章的起首段和结尾段也是扫读的重点,因为这两端文字一般均是概括性的信息,而扫读的价值就在于,把握住全章的概括性内容,比如,主题、重点、逻辑结构等。
速读精读技巧三、逐节详读
共享网 把握住全章的概括性内容之后,就要将全章分成若干节,对各节逐一详读。逐节详读是精读的关键一步,它分为四个步骤:提问、细读、思考、复述。
1.提问
对一节内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进一步的细读。试着将标题转换成问题。如,标题是学习的时间分配,可转换成问题怎样分配学习时间提出一个个问题可以促使自己寻答案。
2.细读
细读是精读的关键阶段,精读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收获。细读一定不要贪多求快,须仔仔细细从认真真地读,一个字,一句话,乃至一个标点都不要轻易放过,一定要把其中的准确含义琢磨清楚,然后通过思索把作者的观点和文中的实质内容抓出来。
3.思考
路由器怎么恢复出厂设置 阅读时,对阅读内容难免有怀疑的地方。对这些疑点加以标示与处理,也是精读时应该注意的方面。阅读时遇到疑点,首先应把问题标记出来,此后,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求解。
①查阅书末索引。看看在同书的其他章节内是否有详细解释。书末的索引有名词与人名索引等多种。上述两种索引分别将同一名词或同一人名在本书内出现的地方(页码)都列在一起。假如索引中只列出你发现问题处的一个页码,那就确定本书内不到另外的解释。
②与他人一起探讨。譬如,阅读的时间是在老师讲解之前,则须对怀疑的地方特别注意,也许经讲授之后,疑问自然消失,如果不能消除怀疑,就需要与他人一同探讨。
鳗鱼苗 ③利用参考资料寻答案。比如到图书馆,查阅同类性质或性质相近的其它专著。此外,还可以借助词典、百科全书之类的资料,去寻答案。
除借助外部资料进行思考外,阅读者还可以联系自己头脑中的资料进行联想思考。
那么,阅读该从哪些方面展开联想呢
①要善于联想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将我们从书本上看到的概念转变成具体的表象。
②要联想以往学过的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理解。
③要注意在抽象的概念、原理和形象的图形、物体间展开联想。
丰富的联想是思维活跃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有在阅读时展开更多、更丰富的联想,才能更有效地增强阅读效果。
4.复述
复述是对阅读物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基本读懂的基础上,阅读者须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读过的内容准确叙述出来。复述具有调节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阅读者将分散零碎的资料整理成系统的知识。
在一节读完之后,必须合上书本,自问自答进行一个完整的复述。可以借助节中的关键词、重要的图表及公式等列出一个简单的复述提纲。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复述应该达到如下标准。
①能清楚了解本节的主题是什么。
②能看出作者从哪几个层面来分析讨论这个主题。
③能认识到每个层面中有哪些重要观念(要点所在)。
④能对本节的讨论作出概要的结论。
速读精读技巧四、小结一章
一章通常就是一个大主题。详读的单元是节,但各节读完之后,印象仍是分散的。所以阅读一章完毕,必须小结。小结时,可以采用摘录笔记,摘录一章中重要的概括性的原始材料。比如,可摘录问题的论证和结论,也可摘录主要问题、中心思想、重要公式图表、实验程序和方法等。
速读精读技巧五、总结全书
阅读一本书就是循环执行第二步到第四步的过程,但一本书阅读完毕,还须再做一个工作:总结全书。唯有此,才能实现书本的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的螺旋上升。
1.由薄到厚
所谓由薄到厚,就是要求阅读者在读书时多思考,多发问。对一些重点知识反复思考,将心得体会、疑问或评论、注解和补充参考材料、笔记等放在一起,就会明显感到书本更厚了。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即是不断发问的过程,也是对材料不断进行理解加工的过程。华罗庚曾说: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一本书的某一章节,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应该看到书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隘,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而且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还没有作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
爱学习手抄报 2.由厚到薄
所谓由厚到薄的过程,就是把握书的要点,掌握精神实质的过程。厚厚的一本书,读懂了,理解了,抓住了重点和中心内容,精神实质和重点仅用不多的语言就能表达出来,你就会感到书变薄了。华罗庚说:如果说前一步的工作可以叫支解的工作,那么,第二步我们就需要做综合的工作。这就是说,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
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串全书的精神实质。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这并不是学的知识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可以借助各种笔记,如提要笔记、心得笔记,总结全书,以实现由厚到薄的转化。
书如何精读
我爱我的祖国手抄报内容 联系实际,精选书籍,苦读硬啃。彻底消化几本书,强如把几百本书放在嘴里不咽下去。比如,你是干铁路的,就要精选几本和当今铁路发展联系紧密的书来读。
提要钩玄,抓住重点,掌握精华。韩愈强调,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爱因斯坦指出,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即使是读一本书,也要抓住书中的重点章节。郑板桥曾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故读《史记》,应抓住此重点。读其他书,亦是如此。
对口升学录取分数线 重复阅读,反复思考,悟出新意。曾有人讲,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三国时董遇说,每本
书读上百遍,就能懂得意思了。所以,对于一些经典著作,要反复阅读,不放过任何一处不明白之处,要记住书中基本观点,甚至熟背重要章节和重要段落,以获精华,进而形成自己之观点,正所谓好学深思,必知其意。
边读边记,摘抄整理,付诸实践。凡读书,应像列宁那样,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应像那样,作细致的批注。还有,书是否读懂了、读精了,拿什么来检验呢那就是看你会不会把学到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精读是学习,运用也是学习。鲁迅先生说得好,读书要心到、口到、眼到、耳到、手到。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朱海燕善于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实际工作中去,不然,他怎会写出近1000万字的新闻作品又怎能成为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呢
常有人把读书比喻成补钙健脑或充电。无论是哪种比喻,都强调了读书之重要。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在新的形势下,让精读书、勤学习在7万多公里铁路线上蔚然成风,以进一步提高铁路职工素质,加快铁路改革和发展。
这里提倡高效读书,须走好五个步骤。
想要把一本书读得透彻,不能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地读,而应有步骤、有层次地读,因为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值得精读的书,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不下一番苦功,细致地解剖,深入地研究,是无法读懂的。有步骤、有层次地读书既符合书本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又符合人们认识发展的规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