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
题西林壁
作者:***
金牛座女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的描绘之中。告诉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开篇明义,《题西林壁》一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在游赏庐山时,题写在庐山脚下的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道出了深邃的审美境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
1084年三月,身在黄州的苏轼接到新的任命书,到汝州任团练副使。四月,苏轼离开黄州到汝州赴任,途经江西九江的时候,他游览了庐山,一来是寄情山水,二来是借山水消除因工作为他带来的疲劳。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矗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古已有之。这里冈峦环列,山峰连绵,云雾翻卷,烟雨蒙蒙。历代文人游历此地,莫不被其奇幻瑰丽的山倾倒,且留下了吟咏赞叹庐山的华丽篇章。
唐代诗人钱起就曾赞叹庐山:“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在众多诗人眼里,最使人感觉奇幻骇异的是庐山的风云雾霭,以为是它造就了此山的神奇莫测。
苏轼刚到庐山时,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是山谷奇异而秀丽,这样奇异的景是他平生从未看到过的,接踵而至的山形和景让他的两眼几乎是应接不暇。匡庐七峰的奇险壮丽、变幻莫测引起诗人勃勃兴致,他笔耕不辍,为这座名山共写下七首诗。
口才训练的基本方法而这首《题西林壁》,是他和他在西林寺僧人的陪同下游玩庐山脚下的西林寺,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一首诗。该诗可以说是苏轼对此次庐山之行的一个总结,也是七首咏庐诗之中的精品佳作。作文我的语文老师
苏轼尽情地游览了庐山,饱览了庐山的秀丽风光,真切淋漓地道出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眼中的庐山,从正面看,它是一道连绵不绝的山梁;从侧面看,它又成为一座耸立峭拔的山峰。当你再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高度去看它的时候,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又是各式各样互不相同的形象。
庐山三面环水,西临陆地,深壑高岩,千姿百态,壮观无比。不管是横看、远看、高看,还是侧看、近看、低看,都可欣赏到庐山美景:横向看过去,庐山是层层叠叠的山岭;从侧面端详,庐山是由一座座相连的奇峰组成的。
为什么从横向的角度和从侧面的角度看庐山,会有完全不一致的视觉体验呢?这首先是因为视觉角度不同,映射出的形象就必然不同。其次就是参照物的不同造成映象感受不同。
因为远看、横看时,有其它的事物作参照物,形成对比,就觉得小、不怎么高;而近看、侧看时,情景截然不同,由于山势浑然一体,站在山脚下往上看,必然会觉庐山高大、雄伟。
在这里,诗人已经不是普通的观景者了,他很自觉地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探索自然奥秘、思考哲学问题的智者位置。面对庐山的绮丽景致,诗人并未只沉浸于对美景的赏玩感叹,而是清醒地观察、理智地思索,透过庐山迷雾看透其本相与实质。
诗人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万千异态只是庐山局部景致,而并非其本来的、完全的面目。因为游人不管处于何处、以何种角度欣赏庐山,都身在山间,只在其间流连,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局,一览总貌,自然难睹庐山真容本相。
庐山的景象虽然令人难以捉摸,但不胜感慨的诗人还是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大意是说: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形象,就是因为身在此山之中,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
这其实是诗人的议论,也是以理入情的诗歌创作手法。它无疑是在启示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受到局限而流于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
从排篇布局来看,这首诗前两句是言景,后两句则是在说理。诗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方面观察庐山,其观感均不相同,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诗人为了认识庐山的本来面貌,往来于山的上下左右,或远或近,或仰望或俯瞰,不断地探视,不断地思考。
由此不难看出,苏轼通过对庐山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与总结,揭示了自己悟到的哲理:对世间万物也应像对庐山,必得做全面观察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切忌片面性,谨防以偏概全,更不可被事物局部现象迷惑,犯以偏概全的错误。2021最火结婚祝福语>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
诗人以议论对之前的庐山胜境描述升华到理性的思考层面,指出人们之所以把握不住庐山全貌、看不清它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其中,不能对其多方全面观察。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理的眼光从中得出的对真理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的语言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鲜明的感性与光辉的理性交织一起,成为一首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的好诗。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邈远,使历代读者百读不厌,激起人们无限咀嚼回味和遐想深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