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课题
4.古诗三首
授课时间
年月日社会热点问题
学习目标:
1.会认“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并能默写古诗。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生1:老师,我知道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2: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千古流传,朗朗上口,我最喜欢了。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可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秋天的古诗,看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3.我们先来看第一首古诗《山行》,《山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呢?题目的意思就是在山上行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5.助学资料。
课件出示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枫林:长了许多枫树的林子。
6.质疑课题,看到古诗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 作者为什么要去山里行走?
(2)他都看到了什么?
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入手,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学生诵读学习古诗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是给予学生课前预习的肯定和鼓励,也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的作用。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寒 径 斜 霜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的结构,你有什么
好方法记忆生字?
(3)指导书写。   
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左部细长,右部稍宽。它的读音强调是jìng,而不是jīng。
寒:上下结构,宝盖稍宽,中间三横紧凑,撇捺舒展。
霜:上下结构,书写“霜”时“雨”扁宽,下部“木”“目”等分。
(4)用形近字区分生字的写法。
如:寒—塞,径—行—经。
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生1:斜:我会用顺口溜记忆这个字,一斗有余,就是不正。
生2:看到“斜”我脑海里就出现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的样子,所以我明白“斜”的意思就是弯曲不直。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能用多种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山行》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看插图,读完后和同桌交流。
1.品读第一、二句。(课件出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我们跟随诗人来到山上,首先看到了什么呢?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2)为什么称山为“寒山”?“远”这个字写出了什么?
(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天气比较寒冷,所以诗人说“寒山”。“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暗示了山的高大。)
(3)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听到有人家这几个字,我仿佛看到山间炊烟缭绕,鸡鸣犬吠的情景,让我感觉寒山不寒,反而充满生机。
(4)诗意:登上深秋的山,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
云缭绕在深山之间,隐约看到山中有几户人家。
2.品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读第三、四句,看看图,想象画面。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2)诗人为什么停下车子不走了?你能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停车坐爱枫林晚)
(教师点拨:“坐”是“因为”的意思。“枫林晚”指深秋的枫林景。)
看图说说这枫叶红得怎样?
教师点拨:“红于”的意思就是比……还要红。
(3)小拓展:
梨花白于腊月雪。(对学生不做强求,也可以用现代句子。)
(4)你喜欢这样的枫林吗?喜欢火红的枫叶吗?通过朗读把自己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5)诗意: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虽然是深秋,但是作者却向我们展示了白云生处的人家和比二月花还红的霜叶,让人感觉生机盎然,给人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3.背诵古诗。
师:你会用什么方法背诵这首诗?(课件出示)
生1:《山行》这首诗可以抓住“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这几个词语进行背诵。
生2:我觉得这首诗朗朗上口,容易背诵。
生3:我用划分节奏的方法诵读古诗,读着读着就能背诵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复习内容。
1.齐背古诗《山行》
2.上节课我们通过看主题图片、教师讲解等方法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秋天的确是美丽的季节,在诗人眼中秋天充满了诗情画意,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赠刘景文》。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其擅长墨竹、怪石、枯木等。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赠 刘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生1:“赠”偏旁是“贝”,就是钱的意思,就是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赠”是左窄右宽结构的字,右部上宽下窄。
生2:我认真观察了“刘”这个字,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文”,书写“文”时的最后一捺要写成一点,它是一个姓,我的同桌就姓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记忆会更牢固一些。同学们真棒!你们看“橙”字,这个字笔画比较多,记忆的时候可以分开分析,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木”,书写时木的最后一捺要写成一点,右边是登山的“登”。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有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刘景文与他谈得甚欢,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二句。
1.品读第一、二句。(课件出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语、句意。
(2)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荷尽:荷花凋谢。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在诗中指的是荷叶。
菊残:菊花开败了,一看就知道是深秋季节。(出示残荷和快要凋谢的菊花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1:我家旁边就是荷花池,所以荷尽的情景我看到过,我很容易理解。还有,我在网上也搜索了残荷的图片,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过。
生2:“擎”这个字我用动作表示更容易理解,我来做一下。
(3)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听到“傲霜枝”我仿佛看到深秋季节,虽然菊花都开败了,但它的枝条还在霜雪中挺立。
(4)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经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寒的枝条挺立。
(5)你体会到了菊花什么样的精神?
(指名再读古诗并回答:不畏严寒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它的赞美。)
2.品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诗人又带领我们领略了怎样的风光?自由读第三、四句诗,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2)“君”指的是刘景文。在这个深秋季节,金黄的橙子和青绿的橘子已经挂在枝头了。
(3)指导朗读。(朗读时,要读出快乐与喜爱之情。)
朗读节奏划分:(课件出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第三课时
五雀六燕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秋天是美丽的,在诗人眼中也是悲凉的,秋天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愁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古诗——《夜书所见》。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在夜里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2.回想一下前面两首古诗的学习方法,先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南宋诗人。著有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送 挑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2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理解记忆这2个生字?
生1:“送”半包围结构,“送来”的意思。写这个字的时候走之底的最后一笔要写长一些,包围住“关”。
生2:“挑”,我会做“挑”的动作。它是个多音字,读tiǎo和tiāo。
挑战一下吧。填上合适的音节:(课件出示)
我的小弟最挑(    )食了,这个习惯可不好。
我要挑(    )战自己,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争取进步几名。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4.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学。
(1)练习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2.思考:从哪里能看出作者思乡的愁绪。
(1)品读第一、二句。(课件出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节奏划分:课件出示(播放比较低沉的背景音乐)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②观察课文插图,读第一、二句,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为什么说自己是“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萧萧”形容风声。诗人看到梧桐树叶,树叶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萧萧”的声音。(播放风吹树叶萧萧的声音,大概三十秒)
“客”,是因为诗人身在异乡。
③秋风吹着梧桐树叶和江面,在这样的夜晚,假如你一个人身在外地,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因为独孤寂寞,你会想到什么呢?
④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1:我能感受到诗人站在江边,深秋的凉风吹在他身上,诗人感到很孤独。
⑤诗意: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小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乡的古诗?(课件出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2)品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挑”就是捉的意思。“篱落”就是篱笆。
③指导朗读。(朗读时,要读出诗人的孤独寂寞,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④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突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⑤感悟作者的心情:看到夜晚篱笆旁的灯光,想起了小时候自己捉蟋蟀的场景,内心充满了亲切感。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课题
5.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违纪学习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4.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会写“金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难点: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水洼 脚印 凌乱
雨靴 增添 棕
1.学生开火车认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一下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水泥道很美丽。
生2:这是一条富有诗意的道路,谁看到谁都会喜欢的。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自然段,出描写季节和天气的词语读一读。
②一哪个词语说明秋雨下的时间很长。
(2)小组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生1:“秋风”“秋雨”交代了季节和天气。
生2:从“一夜”这个词语体会到秋雨下的时间长。
2.小组交流,学习第2~9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②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③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水泥道的美丽?
④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体现了什么?
(2)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①课件出示: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出示晴朗天气的图片)
“明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生1:我知道明朗的意思,就是光线充足,明亮。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生2:用查字典的方法很方便啊,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还能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明白明朗的意思。明朗—晴朗。
师:从“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生1:从这几个词语的描述中我能知道水洼清澈,都能把蓝天映到水洼里了。这么可爱美丽的水洼,镶嵌在水泥道上,也让水泥道更美了。(课件出示课文情景:水泥道上有着亮晶晶的水洼映着蓝天的图片)
师:你还能出体现水泥道美丽的词语吗?
②读词语想象画面。
生1:这是一条多么美丽的水泥道啊,“金黄金黄”展现了梧桐树叶颜美,“闪着雨珠的叶子”让我们感受到梧桐树叶的勃勃生机。
生2:“金的小巴掌”体现了梧桐叶的姿态美,而“凌乱”体现了梧桐树叶排列的不规则美。
③出文中的比喻句,谈谈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的小巴掌。
我穿着一双棕红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④指导朗读:朗读时,语调要优美,用欣赏的语气,语速可略慢。
师:说一说这些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把“水泥道”比喻成“彩的地毯”和“印着图案的地毯”,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让我忍不住爱上这条道路。
生2:把“梧桐树叶”比喻成了“小巴掌”,多可爱的比喻,我都想去摸摸这个小巴掌了。
⑤抄写自己喜欢的比喻句。
⑥你也尝试着写一写比喻句吧。
⑦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指名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走得很慢?
生:因为这条路太美了,“我”舍不得走太快。但还是怕迟到,所以赶着去上学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学习、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3.指导学习第10~11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重复“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1)教师指名读第10~11自然段。
(2)首尾呼应,再次强调这是秋日美景。
三、运用方法,仿写练习。
1.“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丽的发现啊!你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景呢?试着写一写吧,不需要写太长,几句话就行。
2.学生仿写。例文展示:
师小结:本文描写了秋日铺满金梧桐落叶的水泥道,表达
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课题
6.秋天的雨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生字;通过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的意思。
2.认识总起句,能出课文中描写秋雨的3个总起句,尝试迁移运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关注文中有特点、难懂的词语,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学习表达。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总起句,能出课文中描写秋雨的3个总起句,尝试迁移运用。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关注文中有特点、难懂的词语,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下雨,那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雨呢?(课件出示各种下雨的图片,选择动态图最好)
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2.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关于秋天的礼物:秋天的雨景。(课件出示秋雨的图片)
师:是啊,秋天的雨就是如诗如画,就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秋雨的文章:《秋天的雨》。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课件出示课前搜集的作者简介。
5.课件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呢?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月度工作总结模板颜、料、票、飘、争、仙、闻、梨、勾、油、曲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淡、仙。
左右同宽:颜、料、飘。
(4)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飘”的右部“风”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一捺。
(5)学生练写。
争:上部不要过大,中横要长一些,竖钩居中要写直。
料:书写要紧凑,左部“米”最后一笔是点。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句子抄下来。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如借助图片、动作演示、再现生活情景等掌握了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从每个自然段中一两句话来概括。
2.引导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回答。
第1自然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第2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3自然段: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第4自然段:秋天的雨,吹起了金的小喇叭。
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雨的?
(缤纷的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物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开火车认读,学生领读。
课件出示
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一下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彩缤纷的季节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出重点词语画一画。
②你能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吗?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小组交流汇报。
2.指名朗读课文,学习第2~4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指名朗读课文,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思考:秋雨的特点是什么?
(4)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①师:读第2自然段,出这一段中的关键词,并出中心句。
2)读第3自然段,出关键词和中心句。
师:秋天的雨不但有多彩的颜,还有好闻的气味呢。一好闻的气味有哪些?
3)师: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吧,那些小动物和植物是怎么过冬的呢?
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想一想“小喇叭”是什么意思?
4.你能把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连起来读一读吗?课件出示:(加背景音乐,钢琴曲《月光》或另外一首轻缓抒情的钢琴曲)
5.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
第2自然段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下面的句子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可以按照“黄—银杏树,红—枫叶,金黄—田野,橙红—果树,菊花得到的颜就更多了”这个思路去背。
6.小拓展:秋天的雨还会给谁?
课件出示
它把黄给了鸭梨,黄黄的鸭梨像一个个黄灯笼,晃啊晃啊,晃来了阵阵梨香。
它把红给了冬枣,红红的冬枣,笑啊笑啊,笑出了最美的秋天。
师小结:本文以秋天为线索,把秋天的景物巧妙地联系起来,从整体描绘了一个美丽、丰收、欢快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反思
信海阔天空吉他谱集  体  备  课
个人备课
7.听听,秋的声音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学习目标:
1.会认“抖、蟋、蟀、振、韵”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3.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2. 感悟作者对秋天声音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师:现在正是秋季,秋天的景真迷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多出示几张秋天的图片)
秋天不仅美丽,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呢,听——(播放各种声音,比如:蛐蛐的叫声,雨水滴落的声音,大雁南飞的叫声,小朋友啃苹果的声音等)
2.师:在作者毕国瑛的眼中,秋天有哪些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毕国瑛,山东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少年报》编辑。当代诗人、作家。
5.课件出示课前预习的资料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
抖、蟋、蟀、振、韵、掠、吟、辽、阔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
(3)指导识字,在词语情景中识字。
抖动、蟋蟀、振动、韵味、掠过、吟唱、辽阔
(4)归类指导,“抖、振、掠”都有相同的偏旁“扌”,都是表示动作的生字。
“蟋蟀”的偏旁是“虫”,和昆虫有关系。
学生认读,开火车读,领读。
5.圈画本课难理解的词语。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用多种方法识记,如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利用生活情景理解词语等方法掌握了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4小节。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4节。
②诗歌中介绍了哪些声音?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语言训练:仿照第一句的形式将诗歌内容换个表达方式。
课件出示
秋天的声音,是________的_______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
(4)与同桌合作,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自学为主,教师点拨。师: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2.小组交流,学习第5、6节。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歌,这次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
2.通过对这两节诗的学习,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3.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读给同桌听。
4.文中用了什么修辞?这样的修辞有什么好处?
5.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2)小组合作交流。(3)小练笔:
通过抓住重点词去体会,展开想象,让诗歌不仅是一首动听的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
(4)师小结: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让我们不由地爱上秋天,爱上秋天的声音。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二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学习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有关秋天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2.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生交流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刚才你们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换词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去理解词语。
二、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1.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
2.小组交流,组长记录。
3.教师评议,推荐积累。
课件出示
2.师: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的表现。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分小组合作交流,看能用什么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
3.小组派代表发言,互相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评议并小结。
(1)查字典理解词语。
憧憬: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指心里七上八下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的表现。
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如“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的表现”,然后再思考“憧憬”的意思,就能领会“憧憬”在这里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的意思了。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指心里七上八下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的表现。
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如“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的表现”,然后再思考“憧憬”的意思,就能领会“憧憬”在这里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的意思了。
(3)运用查字典和组合法理解词语。
三、板块三:书写提示。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生字的笔画、笔顺。
2.学生按照提示“横平竖直”的规则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笔画要写规范、正确和整洁。
(2)字的大小要适中。
四、板块四:日积月累。
1.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2.以上词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成语?(秋天的成语)
3.理解词语意思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气候凉。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透
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金桂飘香:金桂,是桂花的一种,颜是黄,所以称“金桂”。而桂花开在九月,也就是秋季,所以“金桂飘香的季节”就代指秋季,“金桂飘香”就象征着秋天。
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
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地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4.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板块五 习作
一、绘本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朋友——绘本。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播放视频绘本《蚯蚓的日记》,欣赏画面。(视频内容只要是《蚯蚓的日记》的内容就行,时间大概50秒)
3.说一说小蚯蚓的日记内容,并说一说这些内容带给你什么感受。
二、参考例文,学习方法。
指名读例文。
思考:这篇日记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
1.写了自己掉牙的一件事。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第2自然段写了妈妈把“我”这颗牙洗干净并且收起来了。
2.再读例文,讨论: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
课件出示
提示:日记不能记流水账。要选择重点的记录。如例文中,牙由更松到被晃动掉的过程写得具体,还写了自己的感受。此外还描写了小作者的动作“左摇右晃、忍不住又去晃动”,让人印象深刻。
温馨小提示:日记的内容也是每一个自然段前面空两格
三、练习写日记。
1.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有什么值得你写下来的。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互相提醒。
2.提示:自己做过的、自己看到的、自己想到的、自己听到的都可以作为日记内容。
注意要用第一人称来写。
四、尝试修改,分享快乐。
1.怎样修改日记呢?
小组讨论汇报。
课件出示:   
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正文表达是否明白;三看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抓住重点来表达。
注意不要忘记修改错别字。
2.练习写日记。